香格里拉的诱惑

时间:2022-09-04 11:40:39

我们一踏上香格里拉的土地,霏霏细雨就给了我们一个,晾喜。翠绿的山峦,细柔的草甸,像罩上细纱的美丽少女,在雨雾中轻歌曼舞,时而梦幻飘缈,时而芳容再现,使我们还没来得及在这块土地上落脚,就已有些许醉意。

那天,是丽江机场的国师傅开车将我们送到香格里拉的。一路上,国师傅开车很专注,但他仍不时地给我们讲述一些有关香格里拉的故事。我们听得很入迷很开心,随着国师傅讲述的故事,我们不时将视线向远方延伸,那飘摇的经幡、不规格石块垒起的嘛呢堆、萦绕紫烟的佛塔、曾被人误为导弹发射架的青稞架、散落在山峦脚下草甸中间的藏族民居,还有那悠闲的牛群、摇拽的菜花和嬉戏的藏族姑娘,这一切透过车窗,走进了我们的视线,也走进我们的话题。

香格里拉是极富有诱惑力的。从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问世,人们就一直在寻觅着这个被詹姆斯・希尔顿描写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世外桃源。经过大半个世纪的踏足,终于,中外学者将香格里拉的美名定格在眼前这片奇妙的土地上,从此,中甸县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她如同一位深藏在闺阁里的靓女,终于向我们款款走来。

我们到达香格里拉县城已是下午五点钟,此时,在宾馆里迎候我们的香格里拉机场的张主任早已为我们订好了房间。我们放下行李,也顾不上与张主任寒喧,就向古城深处奔去。

古城既是香格里拉县城,也是云南省迪庆自治帅俯所在地。它被群山环抱,像一块绣花地毯,舒展在海拔踢3300多米的高原平地之上。古城不大,站在宾馆楼顶上居高临下,古城全景尽收眼底。我们沿着一条宽敞笔直的街道边走边感受这座古城的风彩。大街上并不喧闹,来往车辆也不密集,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街道两边多为商家店铺,所不同的是,贩卖藏药的小店特别多,而且生意也很红火,虽然临近黄昏,但药店内顾客并不少见。香格里拉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我们漫步在大街上,与那些身着五颜六色服装的藏民擦肩而过,相互投以淡淡的微笑,将我们的陌生无声地淡出,然后留下一种感觉,甚至是一种难以忘怀的感觉。古城中更具特色的是那一栋栋五颜六色的楼房,它同藏民服装一样,让古城神秘浪漫,让古城格外鲜艳夺目。国师傅告诉我们,原来的古城很破旧,后来到古城旅游的人多了,当地政府对古城进行了改造和维修,才使古城亮丽起来。国师傅实话实说,我们对此并不在意,不管是古城硼日也好,亮丽也好,它的内涵会给你以无比的震憾,那就是古城的文化,古城人的豪情与亲和。

七月的香格里拉,如同家乡的初冬季节,凉风嗖嗖,寒气逼人,香格里拉人仍是厚装裹身,我们却短袖短衫,一个个冻得牙齿打颤。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打道回府。

第二天的行程是从游览硕都湖开始的。硕都湖是香格里拉县境内三大高原湖泊之一,离县城很近。可能是司机考虑我们要欣赏沿途风光的缘故,我们的车速不是太快,20多公里路程行驶了40分钟。硕都湖地处一个盆地之间,由一大一小两个湖泊组成,湖水清澈透底,湖面柔情多姿,周围的群山倒影在湖泊之中,形成山水一色,给人以诗天画地的感觉。在两湖之间的草坪上,一群牦牛嘻戏其间,为硕都湖顿添生机。在湖边,一位名叫卓玛央宗的藏族姑娘守候在一间挂满藏族服饰的木板屋旁,她见我们过来,立即笑脸相迎,招呼我们过去,穿上她的藏族服装照张相留个影。藏族姑娘在陌生人面前一点也不羞涩,她听说我们来自湖北,立即自我介绍她曾在武汉打过工,并明显地对我们表露出早已相逢的亲切。我们离开木板屋的时候,她一再邀请我们再到硕都湖。她说,硕都湖最好的景色是秋天,满山遍野,一片金黄,那时的硕都湖,真是水光十色,美丽极了。望着这位藏族姑娘,我们想象着金秋时节的硕都湖。

吃过午饭,我们驱车走进了纳帕海草原。蓝天、白云、骏马、牧歌,是我们对草原勾画的一幅立体图,是我们对藏区最有象征性生活的一种渴望。来到纳帕海草原,除了因天气原因见不到蓝天外,眼前的一切比想象中的纳帕海还要鲜活与俊美。辽阔的平川像是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成群的牦牛结伴而行,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亲吻。在草原深处,身着藏族服装的姑娘们和妇女们,采摘着她们需要的绿叶或鲜草,她们像散落在蓝天中的彩虹和星星,用她们的质朴和娇艳点缀着这块迷人的土地。在草原的入口处,拴着一排高大肥壮的骏马,马背上配戴着马鞍。骏马前,坐着一溜藏族男女。我们的到来,让他们一阵兴奋。他们微笑着向我们招手示意,让我们骑上骏马驰骋草原,过一把草原骑士的瘾。我要拍摄草原风光照片,自然放弃了骏马飞奔的机会,而同伴们则跃身登上马鞍,在藏胞兄妹的牵引与保护下,向草原深处飞奔而去。骏马后边腾起一缕烟雾,同伴们的欢笑声和清脆的马蹄声渐渐远去,我的眼前浮现出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那片旷古秘境和丰灿乐土。我想,这不正是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绝妙境地吗?

在香格里拉,最让我们兴奋的是那天的夜晚。按照导游的安排,晚餐在藏民家品尝烤全牛,观看藏民家庭演出。走进藏民家庭,这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事,更何况还要在藏民家吃饭看戏。按约定进藏民家中的时间是下午七点,但是,我们怎样也抑制不住那种渴望,不到六点我们就来到了藏民顿珠的家。

我们的坐车刚在门口停稳,主人家四女两男便步出大门,一字排开,男的弹起吉他,女的则高声歌唱,一边为我们献上哈哒,一边举起酒杯,向我们敬酒祝福,将我们迎进院内。

我们穿过主楼的一层,踏着宽绰厚实的木板梯,上到主楼二层。这是一间很大的楼上大厅。大厅正前方有一樽佛像,佛像四周酥油灯光闪闪。佛像正对的另一方则有一堆燃烧正旺的木柴火坑,火坑上面悬吊着一把三罐连为一体的水壶和煮锅。火坑四周置放着两排长凳,内侧的长凳上摆放着青稞面粉、白糖、青稞粒和青稞酒。我们围坐在火坑周围,一边啃吃着烤全牛,一边痛饮着青稞酒,感觉着藏民的浪漫生活。这时,女主人走过来,为我们斟满酒杯后,教我们如何吃青稞面。她取了一个小碗,舀了一勺青稞面,再放上一些白糖,然后:中上白开水,接着用手搅拌揉捏,将半碗青稞面一下子捏成形如泥饼,这就是青稞面饼。我们照着女主人的做法,但怎么也无法用手去搅拌揉捏,最后还是一位同伴想了一个办法,将牛排的骨头当筷子,将青稞面拌成糊状边搅拌边吃。我们一起效仿,将这顿丰盛的藏族晚餐经过我们的一些汉化,再融合成另一种饮食文化。

晚餐之后,又有几批客人相继来到大楼。不过,他们不是来吃牛排品青稞面的,而是来观看藏民家庭演出的。我们围坐在大楼四周,每位客人面前摆放着酥油灯和青稞粒、青稞酒,让我们感受着主人家的热情与好客。演出在我们的欢笑声中开始,女主人主持节目激越高亢,活泼洒脱节目由女主人的儿子、儿媳和侄儿、侄媳以及女主人的表妹包揽,全部是藏歌藏舞。全台节目近两个小时,我们的情绪在欢乐中奔放,时而越过高原雪山,时而驰骋于茫茫草原,时而走进了牦牛帐篷,时而又漫行于寺寨烟火之中。

这天晚上,当我们走出那栋歌声犹存、欢乐犹存的民居时,高原一片宁静,只有我们胸前的哈达随风飘荡,飘荡在这片绝妙的世界。

上一篇:旅游路上赏风车 下一篇:记忆深处的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