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单位盗窃犯罪

时间:2022-09-04 11:16:39

浅议单位盗窃犯罪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位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越来越多,为此,我国现行刑法首次明确规定了单位犯罪有效地打击了单位犯罪行为。但是,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许多由单位实施的盗窃行为无法适用单位犯罪制度,一定程度上放纵了犯罪分子。该文试就单位盗窃本身的分析来寻求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来更好的保护法益。

【关键词】 单位犯罪;盗窃罪;罪责自负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065-01

一、肯定单位盗窃的合理性分析

我国刑法总则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单位实施的盗窃行为能否认定为犯罪关键看刑法分则的规定,但我国刑法分则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中并未规定单位主体也能构成。单位实施的盗窃行为在实质上能否认定为单位犯罪?首先,此种行为必然是盗窃行为,肯定能认定为盗窃罪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能否构成单位犯罪。因此,我们要从单位犯罪的本质进行分析。

单位实施的盗窃行为在本质上是符合单位犯罪的特征的。所以应当在刑法中把单位盗窃认定为单位犯罪。一、将单位盗窃认定为单位犯罪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单位主体实施的盗窃是由单位整体意志决定,并且由单位整体受益,如果只对直接负责人和有关人员以自然人盗窃罪处罚则使受益的单位逃脱了刑事责任,造成罪责刑不相适应的状态。二、单位盗窃认定为单位犯罪也是罪责自负原则的要求。自然人和单位都是独立的行为主体,自然人因其生物性而成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兼具的人,单位因具有独立的财产而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但他们都是法律意义的“人”。简言之,自然人承担的是一种个人责任,单位承担的是一种整体责任。单位作为独立的一类犯罪主体应当对单位本身实施的犯罪行为负担刑事责任。如果单位整体实施的犯罪行为只由直接负责人和有关人员承担刑事责任则违背了罪责自负原则的。三、现行刑法将单位犯罪规定在总则中,它就应当和共同犯罪、犯罪未完成制度一样全面指导分则内容,不应排斥盗窃罪。现行刑法将单位犯罪纳入总则规定之中。它对分则关于单位犯罪具体罪名的规定应当具有全面指导作用。

二、单位盗窃刑法规定的重新构建

单位犯罪制度应当在总则之中对单位犯罪概念予以详细表述,而取消在分则中具体罪名的的逐一规定。一方面,在总则中要对单位犯罪进行重新设计,应当充实单位犯罪的概念,可以把第三十条改为:“依法成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单位成员,在单位意志支配下,以单位的名义和为了单位的利益,故意或过失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单位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将单位犯罪在总则中做详细的规定,司法者和广大公民便可以通过单位犯罪概念中的构成要素来认定某一犯罪行为是否构成单位犯罪,就如同总则中关于共同犯罪、犯罪未完成形态等制度一样,不辅助于分则的具体规定便能认定单位犯罪从而进行处罚实现社会正义。并且,在单位犯罪概念中删除“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这一表述,因为作为公法的刑法罪行法定原则是其首要基本原则,单位犯罪本应当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才能予以处罚,法律规定当然包括总则中的规定。依照总则中单位犯罪的概念所表述的特征能够构成单位犯罪的予以处罚本身就体现了罪行法定,没有必要再规定“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句。当初规定这一表述是为了适应分则的具体规定,也就是“刑法分则”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在笔者重新构建的单位犯罪制度设计中是取消了分则中的具体规定的,所以在总则单位犯罪定义中也没有必要再如此表述了。

另一方面,取消在分则具体罪名中单独对单位犯罪的规定。如上所述,在总则中对单位犯罪进行详细表述后便可以对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进行认定,并且总则完全可以指导概括分则的具体规范,没有必要在分则中再逐一进行规定。采取分则逐一规定必然会出现挂一漏万的问题难以做到严密完善,不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单位犯罪体系。有些学者认为既然不能在分则中进行逐一规定,那么就在分则中进行逐一排除,把一些只有自然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予以逐个排除就可以避免单位犯罪的遗漏问题了。所以,解决单位盗窃的法律规定问题其实并不是单独一个单位盗窃的问题,它涉及到单位犯罪制度的重新构建。笔者的基本思路就是在总则中对单位犯罪重新进行详细规定,取消在分则中逐一规定的模式。

单位实施的盗窃行为完全符合单位犯罪的本质特征,应当将其认定为单位犯罪。由于我国现行刑法中单位犯罪的设计模式并不能解决单位盗窃等类似犯罪行为,所以应当对现有的单位犯罪制度重新进行设计,将对单位犯罪行为的规制收回到刑法总则中来,将总则中的单位犯罪概念进行充实,这样便能更好的解决所有的单位犯罪问题。

参考文献:

[1]高西江.新刑法的修订与适用[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

[2]何秉松.刑法教科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

[3]高铭暄.刑法学[M].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包雯,翟海峰,王涛.刑法总论专题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上一篇:建立我国警察证人制度的构想 下一篇:历史课堂教学突现人本理念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