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办企业财务监管障碍与策略

时间:2022-09-04 10:34:17

校办企业财务监管障碍与策略

校办企业是由各级学校举办的、以便于学生从事就业准备和进行生产劳动技术教育为目的的企业。目前校办企业的主要形式是工厂和农场。既培养人又出产品,这是校办企业与社会企业的根本区别,也是校办企业的主要任务。中国把办好校办企业看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高校企业是由学校单独出资或吸收社会资金合作兴办的,由学校直接委派或选择人员进行经营管理的企业。它在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上都与高校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校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它的创立、成长、壮大都离不开高校的参与和支持。它的经济活动体现了高校的特色。

一、当前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战略定位模糊。高校校办企业很多都是由80年代的校办实习工厂发展而来的,由最初的学生实验、实习的基地发展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高科技技术水平的重要阵地。少数高校校办企业改制上市后迅速发展成为海内外的知名企业。但是大部分企业和学校还是行政隶属关系,企业倒闭了职工仍然回到学校,缺乏战略规划,没有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企业发展过程中急功近利,受行政行为影响明显,短期行为过多,有时使企业在发展中蒙受重大损失,如果不能有效化解,甚至会使企业受到长期乃至永久的影响。

(二)战略执行不力。高校校办企业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企业做很好的进行分析和规划,很多企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都是为了例行公事,在客观上造成战略执行的困难。另外,在目前的情势下,校方也没有过多的插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造成监管上的真空,企业的发展战略执行不力,一些决策贯彻不下去也不了了之。战略的执行不力使得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反映迟钝,不仅容易错失发展的良机,也使得企业的危机刚刚出现时候不能及时应对,放任危机由小到大,最终酿成不能逆转的结果。

(三)战略评价实效。战略的实施不是在短期里就可以完成的,也就不可能在短期里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企业战略实施的效果应该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评价。现在校办企业的战略评价过分注重强调短期的财务指标,如投资回报率、产值增长率等,忽视中长期发展的指标评价。战略评价不科学、不准确、不客观,反而弱化企业的发展战略,严重时会致使企业误入迷途。

(四)缺乏严格有效的财务监控。由于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得力,高校领导层对校办企业财务运作,普遍存在监控不力的现象。尽管设置了一些监督职能,也制定了一些监督制度,但因监督者没有掌握校办企业财务资金情况的必要信息和手段,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形同虚设。相当多的校办企业在重大财务事项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缺乏科学的论证和严格的审批程序,导致不必要的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再加上部分高校领导忽视或缺乏财务约束机制,没有及时建立一套权责明确、相互牵制的财务监督制度,致使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漏洞百出。

(五)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企业的资金管理观念差,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存在多头开户的现象,资金管理失控;投资决策随意性大,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盲目投资,热衷于铺新摊子,投资失误多、损失严重,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资金沉淀严重,占用不尽合理,货款拖欠居高不下,周转缓慢,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

二、加强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一)产权明晰,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工作的基础。高校要划清经营和非经营资产,剔除不良资产,要理顺校办企业产权关系,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独立承担有限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同时担负起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依法保护学校合法权益。

(二)对现有全资和集体企业进行全面的改制,依法组建国有独资企业性质的高校资产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学校不应再成立新的全资企业,现有全资和集体企业应进行全面改制,全部改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按照“非改即撤”的原则,制定学校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总体规划。依法组建高校资产公司,管理学校的经营性资产,其组织形式可以是《公司法》规定的国有独资公司或法人独资公司。这一新型的管理方法是规避学校直接经营企业经济和法律风险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学校所有的经营性资产都要进入资产公司,由其负责经营和管理,确保国有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对学校投资企业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的监督与管理,代表学校履行学校资产公司出资人职责,行使资产公司股东权限。

(三)制定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制订相应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如资本收益率、资产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通过这些评价指标明确管理人员的责权利,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促使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

(四)以资产保值增值为重点,完善资产的管理。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企业应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领用、盘点等环节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财产物资的关键点进行控制监督,有效防止各种损失浪费;对债权要尽量采用预收货款、定期对账等措施加速货款的回笼,减少资金占用,保证充足的现金流量。平时要密切跟踪客户财务状况变化,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对应收款进行管理,有利于与客户业务往来时,避免潜在的财务风险。

(五)建立企业内控制度。企业要根据目前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水平,制订规范的业务处理流程和互为牵制的组织结构的内控制度;对企业的成本实行预算管理,制订成本定额控制制度,如材料消耗定额、成本费用定额、工时定额等预算管理办法,对预算管理可采取动态的管理,正确核算企业的成本,对超出定额控制的材料或成本应及时查找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避免不应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从而正确计算企业的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规范有序。

(六)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多渠道吸纳社会投资。校办企业的发展壮大,要以人才资源为契机,加强与资本的合作,拓宽校办企业融资渠道,建立产业资本与人力资源、知识资本最优配置的多种产、学、研长期合作模式。首先通过公司制改造,可以扩大校办企业与社会优势企业的强势联合,优势互补,这样一方面弥补了校办企业资金不足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另一方面弥补了社会企业在技术上的不足,是实现双赢的结合。其次,介入资本市场有助于高校校办企业引进全新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为高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此外,通过资本市场解决后续融资能力问题,高校产业可以形成持续开发、持续获益的良性循环。最后,由于高校产业一般来说都是一些优质资产,进入资本市场之后将有利于提高整个市场的资产质量。

上一篇:城市林业状态及应对方法 下一篇:亚太地区外汇市场有效性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