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张口就是蔡元培

时间:2022-09-04 08:16:29

“北大已经不是过去的北大了。”北大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这句话就会被广泛转载,并伴以对蔡元培、胡适时代的怀旧。这句话的流行程度在2012年年初达到了高潮,原因是二十五楼与二十六楼被拆除,而在其原址上,将会建起新闻与传播学院大楼。

怀旧不是坏事,但是要分得清什么是该保护的文物。这两栋并不算古老的楼,建筑上的价值也不高,原本的楼房结构也在十年前的抗震改造中做了不少变动。它们未被拆除时可能也没多少人在意,如果它们不是在北大的南门之内,就算被拆了也无人问津。但是因为“北大”二字,突然让它们身价倍增,在某些怀旧人士眼中,甚至成了北大精神的象征。在以讹传讹中,还被安上梁思成、林徽因的设计作品之名。

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实际上,大楼与大师并不矛盾。大学最重要的固然是大师,但遍观世界一流大学,哪一所不是拥有最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

北大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不能无限地向周围扩张,许多学院的教学办公楼已经建在了原有校园之外,距离学生宿舍和生活区甚为遥远,来去不便。而北大的校园环境也注定了不能使用校车等交通工具。同时,为了维护与原有建筑群的协调,北大鲜有高层建筑,横向与纵向的发展空间都已被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将校园内的部分老楼拆除,学校还能怎么办?二十五和二十六两楼内部破烂不堪,是可以装修,但并不合算。

现有北大校区的硬件本就较为陈旧,每年夏天要求安装空调之声更是响亮;上百个社团,都没有自己的活动地点,只能使用教学楼,又与上自习的空间有冲突。

当年博雅塔的建立,目的便是服务师生、方便取水,日后渐成地标;燕园本就出自美国建筑师之手,初成之时,也被批为“不中不西,不伦不类”,但今日却成为北大的象征。如今拆二十五楼和二十六楼,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大楼,用于教学和学生的新闻实践,这符合师生利益,并无不妥。同时,在目前的校园新建建筑设计中,均会注意与原有建筑风格的统一,虽未臻完美,但已让人看见了设计者的诚意和努力。

北大就算真的是全国人民的北大,在被全国人民议论的同时,也首先是北大师生的北大,因为这些人与这片校园息息相关、血脉相连,“历史”和“精神”,用多了是会贬值的,捧着过去的历史和不知何谓的精神,来限制今天北大师生的生活和发展,也是真正违背蔡、胡二位先生精神的。

过去的北大究竟如何,我们也只能从文献、影像中了解只鳞片羽。大部分人不过是人云亦云的传播者,这些北大拆一栋楼、砍一棵树就要张口蔡元培闭口胡适的人,究竟有多少真正了解“过去的北大”?了解真正的“北大精神”?他们是否想过,北大从建国后,就已然搬离了蔡元培、胡适工作过的沙滩红楼。如果拆了一栋楼就能认为“北大已经不是过去的北大”,“北大已经倒掉”,那么搬离了原校园的北大在建国之初就彻底倒掉了,拆除了二校门的清华大学,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已是废墟一片。

退一步说,那个众人念兹在兹的“过去的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当年倡导维新变革以适应时展的胡适先生,要是看见今天的北大还是“过去的北大”,怕也是不开心的吧。

如此喧嚣,不知道北大是否忍够了。

【原载2012年3月20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标题有改动】

上一篇:关于爱的渴望及其他 下一篇:挨骂是北大的另一种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