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留学生的汉字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04 05:45:07

对日留学生的汉字教学策略

摘要: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针对日本留学生学习汉字的重点与难点,提出了针对日本留学生的汉字教学策略,以期对外汉语教学今后可以具有明确的学生对象性。

关键词:日本留学生;汉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09-01

1前言

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留学生汉字学习的水平影响汉语读写听说等技能的提高,进而关系到学生汉语水平的全面提高。但同时,对外汉字教学一直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与其他汉语技能教学相比,汉字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随着留学生数量的与日俱增,对外汉字教学又面临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对不同母语背景的留学生实行有差别的汉字教学。

2教师的教授策略

汉字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准确地描述日本学生的汉字习得过程和规律,但经过许多教师的多年教学经验和学者的广泛实验研究,有不少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汉字水平。

2.1观念偏颇,首当正视。

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汉字心理态度。如有些学生的动机即学习目的就与汉字无关,他们只要求自己可以听懂即可,会不会阅读写作没有关系,有些学生用轻视的眼光看待汉字,认为已经有足够的汉字基础,可以轻易地学会汉字。但事实情况是只听不会认或只写不会读都不是全面的汉语学习,只得一技之长,这样融入汉语环境也是比较困难的。

2.2语音难点,分段突破。

对汉字发音的学习,日本学生有不少有利条件。日语中对汉字的"音读",本身就是对汉语发音的模仿,与汉语的发音非常近似。而其它一些音读,虽与现代汉语的发音存在或大或小的区别,但两种语音中还是有联系的,对日本学生记忆汉字语音来说无疑是很有利的,但因为日本留学生一般都已是在母语环境生活过一段很长的时间,让他们丢掉母语语音习惯并非易事,所以作为教师,此时的语音教学要求百教不厌,反复示范讲解。

对于日语中没有的声母和韵母,需要有针对性地安排反复练习。事实上,有些发音对于日本学生来说,不是不能发,而是不会发。如"案内" (あんない)一词中的"案"在あ之后又在な之前,所以"案"字自然读为an,而"案外"(あんがい)中的"案"虽也拼在な后,但它后面的是が,故"案"字的发音也就变成ang。问题在于an, ang这些发音在日语中虽然有,但并不作为独立的韵母而存在,它们只是在不同场合的自然音变而已。

四声,是外国学生学汉语的一大难关,然而日本学生比起西方学生来更易把握,因为早在日本的奈良、平安时代,社会上的一些有教养的人即有意模仿汉语的四声发音,以至到了现在,汉语的某些声调,还在日本的方言里保留着。另外,日语发音虽无四声的区别,但也有音高的变化,所以教师可以在不同的音调中找到接近汉语四声的影子如"てんぷら"一词后两个音节都发汉语的第一声;"ゆき"的"ゆ"的发音接近于汉语的第二声;"わたし"的"わ"接近汉语的第三声;而日语的语气词"さあ"、"じあ" 同为汉语的第四声。根据以上了解,对于声调的学习,教师还可以借鉴两者的相似之处来展开教学。

2.3字形相近,归类分辨。

日本留学生在汉字的初识阶段仅仅凭汉字的轮廓特征就可以确认,无需精确辨认,但这种认识对正确书写汉字起阻碍作用,其实,日本学生在一开始学习汉字的时候就处于清晰阶段,只要稍加注意,就知道怎样分析字形,对汉字的分辨逐渐清晰,学生对类似的个体字符积累的同时,汉字系统的特点就会逐步随之显现,学生不仅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汉字,而且还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利用字与字的关系加强联想,比较容易地进行延伸学习和使用汉字。如"女"字学好以后,对"她"、"姥"、"嫁"等字就比较容易理解习得。

与欧美学生不同,日本学生可以轻易地就把笔画连成整体,整个汉字的书写过程算是比较流畅的,就准确性来说,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对他们而言易混淆的某些汉字相似部件,或者与他们母语相类似的相关笔画、部件和结构。往往在记忆汉字时,学生只记得汉字的朦胧轮廓,落实到细节就无法辨别。如"爱"与"","换"与""、"变"与""等,字形变化比较小,稍不注意,就会信手失误。

对字形的分辨,首先是汉语汉字中的高相似度的部件分辨。教师以第一语言者的眼光抓出一组相似部件,分别构成字,或者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总结出易混淆的部件,罗列出来供同学们分析,练习根据已给部件写出所知汉字。其次是汉语汉字与日语汉字相似度较高的笔画、部件、结构比较分辨。教师在教授之前可以有选择地查询下两者之间易搞混的笔画、部件和结构,列出相关的字,在上课时明确指出其区别,这也起到打预防针的作用。如" "与"步"、" 低"与"低"、""与"纟"、""与"钅"、""与"讠"、" "与"挂"、" "与"愿"等。

2.4结构中介,理据为先。

以理据学汉字主要以字形为切入点,来联系字音和字义,一般,现代汉字的意符、音符和整字的字义、字音有联系,是有理据的。特别重视那些构字能力强的意符和音符,即有些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由于高频字的熟悉度较高,学生以识别整字读音为主,声旁的语音提示功能较弱,但在低频字中,由于对整字的读音记忆模糊,学习者更强地利用了声旁的语音线索,当然由于不同结构汉字的声旁提供的语音线索不同,因此在低频字中,不同结构汉字的语音识别正确率之间的差异要远远大于高频字,这一点也说明形声字的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涩谷周二.日本学生汉语学习难点和重点的调查报告[J].汉语学习,2005(01): 76~77.

[2]陈绂.日本学生书写汉语汉字的讹误及其产生原因[J].世界汉语教学,2001(04):71~81.

[3]沈卫红.中日汉字习得对比[J].外国语言文学,2006(03):177~179.

[4]曹璐.现代汉字的构形特点与对外汉字教学[D].厦门大学,2006:15,29~31,51.

[5]高箬远.日本学生汉语习得中的汉字词偏误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02):5~6.

上一篇:实现学科与生活的有效互动构建优质高效的政治... 下一篇:英语教学,更学生多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