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校“一体化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09-04 05:12:32

艺校“一体化教学”之我见

摘 要: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必须达到理论技能化,技能理论化,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转换,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继续深造、面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理论技能化;技能理论化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这是新型职业技术教育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体化教学”。如何正确地理解、认识,并卓有成效地开展“一体化教学”?这里,笔者谈一点粗浅见识。

一、对“一体化教学”的理解

所谓“一体化教学”,从广义上讲,就是理实结合,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学以致用。具体地讲,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采用多种教法,以技能训练为主设置教学单元,集中时间讲练同一教学内容,并将理论认识的讲解与验证理论的实践和培养技能的训练集于一堂,融为一体,灵活运用,顺利完成“引起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这五个阶段的教学过程。

二、“一体化教学”的实质

“一体化教学”的实质,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每项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灵活自如地贯彻和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是由思想意识和业务水平,德与智教育教学规律所决定的,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⑵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理论与实践对立统一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是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活动的唯物论的认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⑶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和学生这对教学活动中的双方对立统一规律的反映。⑷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是教学与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的反映,也是培养合格的新形势下的建设人才的关键性的一条教学原则。以上四项教学原则,通常称为四大基本教学原则。“一体化教学”的实质就是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灵活地运用四大基本原则。

三、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基础

笔者认为: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主要体现在明确的思想认识上和必要的物质准备上。首先,要求教师深入研究职业技术的教育特点,探索职业技术教育规律,熟悉各种教学原则,并在教学实践中全面贯彻,灵活运用。其次,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现理论教师技能化、技能教师理论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使理实结合,讲练结合,精讲多练落到实处。其三,研究制订详细的本专业课“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即系统地写出“一体化教学”单元、教学计划和“一体化教学”课时授课计划,保证“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开展。其四,根据“一体化教学”要求配备必要的教具、音响设备等常用教具,为“一体化教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一体化教学”难以广泛开展的症结

目前,我校的“一体化教学”实质上已经起步,且有长足的进步和质的飞跃。但是,要使各专业尽快地开展“一体化教学”尚有一定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理论教师技能化,技能教师理论化还没有完全实现;第二,教师应着重研究教学大纲,研究教材,编写出适合我校校情的适用于“一体化教学”的教材;第三,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搞好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能力,而核心又是能力的培养。当前,教材和教学内容的“三偏”,繁杂的内容和较高的要求,难以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如何解决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这两者的关系,是急待解决的根本问题;第四,目前的教学设备,仅能满足于大纲规定的项目,很能满足“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综上所述,影响“一体化教学”顺利开展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是决定因素,客观是重要条件,二者不可偏废。眼下,有些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已基本具备“一体化教学”的条件,只要主观上努力,“一体化教学”就能顺利开展。总之,无论是主观上的,还是客观上的,都需及时解决,保证“一体化教学”广泛顺利地开展起来。

五、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尽快实现“双师型”师资队伍

艺校是培养文化艺术中坚力量的基地,在培养过程中应结合今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的应知应会进行。那么如何确定各工作岗位的应知应会内容呢?这就需要我们的每个教师经常深入文化艺术第一线,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及时汇总整理各专业知识资料,确定职业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自编教材,将陈旧的和已被淘汰的内容删除掉,增加一些先进教具和好的教材内容充实现有教材,遵循“积极发展,按需施教,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职业技术教育方针,突出让教育对象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切实开展“一体化教学”,使培养目标具有适应新形势下现代文化艺术的理想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使文化艺术教育逐渐步入良好的循环体系,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师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我们的教师来自多种渠道,既有大学本专科院校毕业生,又有从专业团体转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也有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的,来自不同渠道的教师具有不同的素质和修养。一般来说,直接分配来的大学生,其理论基础较好,有一定的水平,但因其实践的机会有限,在实践能力的发展上受到一定限制;由专业团体转来任教的,大多实践经验较丰富,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在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方面有待提高;而本校毕业留校任教的,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但仍有待于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理实结合水平。因此,我们的教师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切实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理论技能化,技能理论化。就目前而言,要卓有成效地开展“一体化教学”,需要理论教师与技能教师密切配合,共同设计“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使“一体化教学”尽快开展起来。

六、我校“一体化教学”展望

教师队伍的素质问题,从宏观上讲,我们的教师队伍素质还是比较好的。首先,热爱职教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每位教师独具特色。教学水平高低的区别,是教师自身素质、修养及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的深广程度、实际能力等诸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备条件。这就是说,一个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只有主观上努力,认真备课,恰当地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性教学或实践性教学,把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把抽象的定义具体化,就会取得较高的教学质量。使“一体化教学”达到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的理想效果,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

目前,我校的绝大多数教师正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向“双师型”教师的目标努力奋进,潜心研究艺校教育教学规律,精心设计“一体化教学”方案。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校的“一体化教学”将会如雨后春笋,绚丽绽放。

参考文献

[1] 张彬.“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4).

[2] 刘韶刚. 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教育教研.2011(5).

上一篇:浅谈10千伏线路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下一篇:板坯结晶器侧面单支撑足辊偏斜后退成因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