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青年文明号个人调查报告

时间:2022-09-04 05:03:39

创建青年文明号个人调查报告

一年来,在团市委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县认真做好“创建青年文明号”的各项工作,弘扬良好的职业道德,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脚踏实地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根据临青组发(年)第2号《关于对年年度市级青年文明号争创集体检查验收的通知》精神,依照《临汾市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和《临汾市青年文明号年度考核标准》,团县委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我县市级“青年文明号”申报单位一年来的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县国税局办税服务厅、东张乡地税所、天坛信用社、西佐信用社、东张信用社五家单位紧紧依靠青年人比较多的优势,广泛深入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自年初申报创建市级“青年文明号”活动以来,各家党、团组织带领团员青年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创优争先,在队伍建设、业务水平、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1、领导重视。为抓好创建活动,专门成立创建领导小组,指导面上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工作。整个创建工作,自始至终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任务明确,职责分明,上下协力,形成党、团齐抓共管的互动氛围。

2、注重规划。按照创建要求,联系工作实际制定《“青年文明号”创建计划和方案》,兼顾创建活动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强调岗位职责,明确目标考核,把“青年文明号”创建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保证创建工作有章可循。

3、健全制度。为加强管理,出台了《考勤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工作岗位职责》、《文明服务规范守则》等多项制度,旨在达到以制度规范人、约束人、激励人的目的,促进良好工作秩序的形成。

4、宣传到位。为宣传创建业绩,坚持以多形式宣传开路。采取信息、简报等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工作。

5、创建环境。为了使“青年文明号”活动得到广泛的监督,各单位统一悬挂了“县级青年文明号”牌匾,创建机构、责任制和创建目标等也都上墙。为了接受当事人及广大群众的监督,还设立了监督电话,公开各项办事制度,设立了投诉信箱,促进了创建工作的开展。

二、结合实际,丰富活动载体

创建活动中,我县扎实搞好“四个结合”:即把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创建结合起来;与争创“规范化服务示范窗口”、争建“文明部门”结合起来;与争当“青年岗位能手”、争当“优秀公务员”结合起来;与深化“党员先锋工程”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做到量化目标,细化管理,脚踏实地,务求实效,奖罚严明,奖惩兑现,多形式、多层面、多渠道丰富创建载体,营造创建氛围。

三、增强素质,炼就过硬服务本领

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要求创建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要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此,我们按照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创新方法,精选载体,以打造“学习型团队”为抓手,为广大青年筑起四大竞赛激励平台,以促进创建活动富有针对性、互动性和实效性。

1、筑起奋发向上平台。在创建“青年文明号”中,单位党、团组织充分发挥感召力和凝聚力,先后组织青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锤炼团员青年品质,激励爱岗敬业;组织团员青年参加植树造林、义务献血、扶贫捐款、送温暖以及社区共建等公益活动,让每一位青年人成为“青年文明号”创建的一分子,融入这个团结而又温馨的大家庭中,凝聚群体力量,打响“青年文明号”品牌。对积极上进的团员青年,认真向党组织做好推荐工作,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2、筑起学习培训平台。坚持学习培训不断线,做到学政治明方向,学业务强自身。积极组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及团的十五大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廉政勤政和“两个务必”教育,交流心得。与此同时,针对工作实际,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经常性地组织业务培训辅导和相关知识讲座。

3、筑起岗位技能比武平台。先后组织岗位技能大赛,促进青年熟练掌握业务技能,使整体业务素质得到明显提升。现在,“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的成员都能在内部多岗轮作,不论哪个岗位空缺,都能拉得出、用得上。

4、筑起强身健体平台。为丰富文体活动,举办了乒乓球、篮球比赛等体育活动,健身运动已蔚然成风。同时,积极鼓励青年人发挥其特长。积极组织参加县上组织的各类活动,多篇文章在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多人在各类演讲比赛中获奖。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增强了青年人积极向上的信心和队伍的亲和力、战斗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决心勇立“青年文明号”创建潮头,当好“生力军”和“排头兵”,推进创建活动再深入、再持久,激发工作热情,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携手共进,充分展现当代青年的昂扬风采,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再创新业绩!

上一篇:网格化管理问题的工作意见 下一篇:建设学习型单位工作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