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日子远走高飞

时间:2022-09-04 04:52:45

舒国治《流浪集》

喜欢舒国治的人,大概向往自由的心境要多一些。即便被呆板,的格子办公室压制,也保不齐啥时候蹦出来,于是上司便愈发面目可憎了。偶尔望出窗外,便遥想灰突突的城市天空的另一端,有透彻的阳光和清爽的风。也曾心头冒火,奶奶的,老子不干了!中规中矩的朝九晚五,真是一种煎熬。迫于生计,自然不会辞职,成了社会闲散人员。那么读一读舒国治,不能清凉去火,亦可平衡一下心态,不管怎么说,舒国治代表了一类人,也代替了一类人去重拾旧梦。

我便是其中一员。虽然没有舒国治为了“远走高飞”这四字之美之逍遥快意,一念之下就在外面逛荡了一辈子的决然,却也辞了工作,枯坐在家,以书本作游,心中亦了然无碍。此时读舒国治,如老僧诵经,票友唱戏,两相宜也。当然,我的辞职与舒国治无关,有关的只是两个人心境略微相近罢了。准确地说,我羡慕舒国治的游历和通透,妄想以他的文字,一点一点拨开城市的郁结,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无法想象无从适应远离城市,远走高飞的日子。城市就像偌大的宿主,我们有时痛恨它限制了自由,但却在此间终其一生。

而心境的自由,却不是妄想所能带来,乃在于小处着眼。譬如走路吃饭睡觉大小便之类的寻常小事,皆可深究,皆可令舒国治写出大块文章。这倒颇有些“老僧吃饭便是吃饭睡觉便是睡觉”的禅意了。

“放眼望去,何处不是走路的人?然又有多少是好好的在走路?”

“因熟睡,许多要紧事竟给睡过了头,耽误了。然世上又有哪一件事是真那么要紧呢?”

舒国治在意此等小事,挣钱购房结婚等诸多大事反而视而不见,“有了流浪心念,那么对于世界不多取也不多予。睡的空间,只像自己身体一般大,最后根本无所谓的翻身了。”

想想也是,折腾了一辈子,归根结底不就是吃饭睡觉这档子事么?竟如舒国治所言,“每日起床,急急忙忙一泡尿。接着如何?便是泡上一杯茶,喝将起来。有时想想,人的一生,便在这一泡尿与一杯茶之间度过了。”

这大概就是为人称道而不可得的简单生活。缘何不可得?所求外物太多也。所以时常叹谓压力大、感觉累,“常常念及累之人,旅途其实只是另一形式给他离开都市去另找一个埋怨的机会。他还是待在家里好。”即便要出门也是旅游,不是流浪。很多人没法子理解舒国治的流浪艺术:“纯粹的流浪。即使有能花的钱,也不花。”

口气执拗、不容置疑。五十多岁的人了,甚至带着可爱的孩子气。舒国治,脸瘦、腮瘪、腿长,无名指比食指长(据说这样的人审美一流感觉敏锐)。典型的夜游神,天生的劳碌命。当然,舒国治都在游山玩水上劳碌了。舒国治有一本书叫《理想的下午》。那么上午不理想么?非也。他说,“理想的上午也有,只是时间太紧了。”睡懒觉,时间没法不紧。与之对应的是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同是作家,同是忽略上午重视夜间的人,出于完全不同的人生观念,亦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结局。文字,于舒国治来说,只是游荡之余的副业,或者说是他的另一形式的流浪。而多数人,于其执着的事物本身之外,又赋予过多的意义和企盼了。舒国治早年以小说《村人遇难记》惊艳台湾文坛,却若惊鸿一瞥,跑到美国晃荡去了。“越奔越远,竟一晃晃了七年。”

只要肯去走,路永远在那儿。始终无断无尽无休止,这又是何等的人生。“还是那句老话:人拥巨款不是问题,去哪里才是问题,过何种日子才是问题。”

不喜欢这种“狼突豕奔”的生活之人该怎么读《流浪集》?有时舒国治也是安生得很。他以一壶茶,凭栏远眺,便能消磨一下午。他讲吃烧饼、喝茶喝咖啡、在北京悠哉一日,皆可作休闲散文来读。就和你读周作人写的苦茶、野菜和乌篷船一样,松弛一下路上堵车心里也堵的心态。不能实际地让日子远走高飞,借舒国治的文字放飞一次也可略抒胸臆嘛。

毋宁只求得“颇寂寂颇空旷”足矣,不复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此种过日子的姿态,会在忙得脚打后脑勺的城市生活中,喘息片刻,粗定心神。如此,不也很好么?

上一篇:普洱茶存放心得 下一篇:茶舞,下午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