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胜于行动

时间:2022-09-04 04:12:24

摘 要:概述了中学生心理品质的现状,分析了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心理品质的方法,通过兴趣、意志、情感等方法的运用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很好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品质;体育教学;影响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它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但是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并未从这两方面来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对它的研究多限制于身体方面而忽视心理方面。教育是育人的过程,强调身心健康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深化体育改革的必然。本文就学生心理品质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心理品质概述

1.中学生心理品质的现状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强健的体魄,更需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基础,是有效学习文化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也是当今教育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作为体育教师责无旁贷。

2.中学生心理品质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因素。一方面是学生在家里的地位致使他们思考问题太自我。这是家长实施教育方法不当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家庭对孩子过度的关注以及期望,使孩子的压力过大,经受不住一点挫折失败。

(2)学校因素。这是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学校教学的重心多围绕成绩。这导致学生不太关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成长,更关注学习成绩。

(3)学生自身因素。这一时期的学生知识贫乏。在这三种原因的交织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二、体育教学在培养中学生心理品质过程中的作用

1.体育教学中应融汇心理健康内容

健康不只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缺一不可的。其中身体的健康是另外两方面的物质基础,但是心理健康可以使得生理健康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心理健康保健方法的了解及掌握,可以使学生及时而恰当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多多地参加体育课外活动,在运动中寻找快乐,陶冶性情。

2.心理健康内容应因材施教

心理健康内容的教学应该要求体育教师因材施教。体育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要对学生的大致喜好有所了解,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得教学要更有针对性。比如,性格比较怪异的学生多适合球类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同时,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教材的教学内容提炼成简单易记的口令等,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实心球掷远应该注意:手臂伸直,目标看好,高度找好,出手速度与时机等等。通过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口诀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品质的方法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当努力构建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要区别对待,在教学中要做到循循善诱,手把手教学,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感觉。在平等对话关系中,我们还要运用激励机制,对于取得进步的学生,不管大小,都要充分给予肯定及评价,这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方面。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组织各种形式和类型的竞赛类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类似“让时赛”“让距赛”“等级赛”“小组赛”等教学方式,这可以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于自信心的树立有着积极作用。其次,在比赛结束之后,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讲评,使胜者不骄,败者不馁。

综上所述,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克服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更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缓解人际冲突,密切人际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品格发展、提高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都有着基础的作用,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陈跃林.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12).

作者简介:李曼,1980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安徽省亳州市涡阳一中,任教期间获省、市、县奖多篇。

上一篇:中药饮片的储存管理研究 下一篇: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医药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