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鼎:从色表现到色抽象

时间:2022-09-04 04:10:06

陶鼎:从色表现到色抽象

在陶鼎最近的个展《色无界》中,有他上世纪九十年代所画的三张纸本画。其中一张,不大的画面里秘密麻麻排满了大大小小的房子,无秩序、混乱、拥挤。这是陶鼎在影射那个时代的中国,“中国人之间似乎永远存在着一种紧张的关系,削尖了脑袋也要去争。”

画这幅画,跟他年轻时在国内的记忆有关。陶鼎的父亲是个老,在“”受迫害,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所受的屈辱,父亲把他们送到了上海,即使这样,陶鼎也经历了“今天你出门还跟他叫叔叔阿姨,明天就变成了一条狼”的故事。

在那之后,他不再相信人。比起人,他喜欢大自然,“不管在什么时候,大自然永远把最真实的东西都交付给你,所以永远不会让你感到失望。”

1980年,陶鼎在伯父的帮助下去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留学。就这样,本来学习人物画的陶鼎开始画风景。他的毕业作品是一张大画:整个画面被又粗又大的树干布满,透过远处的树木,能隐约看到蒙蒙亮的微光,画面中,只有一只小鸟。在这张油画中,陶鼎特意带出了中国画写意的味道。这也是陶鼎当时的心绪,“一个穷学生,在异国他乡看不到光明时候的挣扎。”

刚到美国的那几年,他在一家犹太人的古董店里打工,有时候也在教会和私人艺术学校教画画,当然也少不了在餐厅洗碗帮厨。比起这些身体上的辛苦,让陶鼎更加困惑的是他的画找不到方向。“光纽约那时候就有几千个画廊,旧金山附近的加州艺术城也有很多的画廊,你想要看根本就看不完。而且看多了,你反而就觉得自己不会画画了,找不到自我。”

后来他遇到了一个墨西哥女画家,“她是一个活得很压抑的人,用自己的作品诉说自己的悲哀和不幸。”在她的作品中,陶鼎受到了启发,“我开始觉得不要去学别人,自己怎么想你就怎么去画,也不要看别人的东西看得太多。”在那之后,他开始只关注美术馆中的经典作品。

陶鼎于是开始了“踩着大师肩膀走”的创作。如果说印象派的影响是他“色彩”创作的开始,那么当他发展到表现主义时,已经把蒙克作品中“人物的情绪”染在了大自然上,而如今他的抽象主义,亦区别于蒙德里安或者康定斯基“形”,而以“色彩”来表现其精神性。

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陶鼎作品中景物的对应物。他从来不写生,作品中的树、山、云、房子,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很难找到实体。陶鼎说,做梦可以是一幅画,音乐可以是一幅画,无边的想象也可以是一幅画……

在这次陶鼎今日美术馆的个展《色无界》中,有一幅他展过多次的非卖品——《随想曲第10号》,画面中,一个弓着背的男人独自走向树林深处,像是即将被越来越深的紫色吞没。陶鼎说,灵魂的颜色是紫色,而画面中的男人就是他自己。

上一篇:酒业并购经济效应分析 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绩效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