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灵30R及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64例疗效分析

时间:2022-09-04 01:56:02

诺和灵30R及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64例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诺和灵30R及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包括培训胰岛素注射方法、技巧及配合饮食、运动治疗等系统糖尿病教育。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诺和锐30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控制标准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诺和灵30R;诺和锐30;2型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1]。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不需要依靠胰岛素治疗,可通过口服降糖药及食疗控制血糖,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遗传、环境、行为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多因子病。早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降低糖毒性作用,是使受损的胰岛β细胞功能部分恢复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对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诺和灵30R及诺和锐30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患者,男34例,女32例;年龄36~78岁,平均58.5岁;病程1~12个月,平均病程6个月。纳入标准[2]:年龄18岁及以上,空腹血糖(FPG)>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排除干扰、酮症酸中毒、酸碱失衡,排除对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及其辅料过敏的患者,排除妊娠、哺乳或计划未来6月内妊娠妇女,排除急性并发症及合并严重心、肝、肺、肾及胃肠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3]:有糖尿病典型症状,急性或慢性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表现。任意时间(1 d内任何时间,与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无关)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200 mg/dL)或空腹(8~14 h内无任何热量摄入)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 mmol/L(126 mg/dL)或OGTT试验(75 g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中,2 hPG水平≥11.1 mmol/L(200 ng/dL)。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包括培训胰岛素注射方法、技巧及配合饮食、运动治疗等系统糖尿病教育。对照组采用诺和灵30R治疗,于三餐前注射强化治疗2周,皮下注射,起始剂量为0.3 IU/(kg•d),按1∶1∶2分配剂量,根据血糖监测情况及时调整剂量,直至血糖达控制目标(FPG:4.0~7.0 mmol/L,2h PG:5.0~10.0 mmol/L)。观察组采用诺和锐30治疗,于早餐前皮下注射,患者初始剂量根据血糖水平、患者体重及并发症等情况综合确定,平均 0.3~0.5 U/(kg•d),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血糖达前述目标。

1.4 观察方法 观察两组资料前后FPG、2h-PG、血糖达控制目标时间、达血糖控制目标时胰岛素使用量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2 h-PG治疗前为(18.9±3.8)mmol/L,治疗后为(8.8±2.1)mmol/L,治疗前后2h-PG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诺和锐30为双时相胰岛素类似物制剂,由30%可溶性门冬胰岛素和70%精蛋白结晶门冬胰岛素组成。门冬胰岛素起效快,达峰值时间短,回落迅速。精蛋白结晶门冬胰岛素具有基础胰岛素的作用,两者合用可更好地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诺和灵30R为预混人胰岛素,具有六聚体的基本结构,需解离成二聚体及单体形式方可发挥作用。故起效时间延长,一般需提前30 min注射。餐后高血糖消退后,血浆胰岛素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增加了低血糖发生的几率及餐后血糖波动幅度[4]。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R控制血糖效果更理想,胰岛素剂量相当,可更好的降低餐后低血糖的发生率,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陆再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43.

[2] 贺承民.两种胰岛素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比较.甘肃医药,2011,30(8):478-479.

[3] 宁静.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对比.中国医学创新,2011,8(19):57-58.

[4] 陆健,陈亚芳,李军.诺和灵30R与诺和锐30对2型糖尿病疗效及血糖波动性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2010,8(19):46-47.

上一篇:浅析230例高位食管癌临床诊疗术-三切口疗法 下一篇:化瘀潜阳饮治疗颈性头痛眩晕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