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智勇:“勿求大张旗鼓,只为相伴而行”

时间:2022-09-04 01:32:34

和创业初期的高调不同,和鹰正日渐把“服务版块业务”作为企业制胜的又一个砝码,这种优势在今年显得愈发的明显。和鹰的“普及化进程”依然任重而道远,与之相配套的服务也随着“普及化”的步伐愈发凸现,成为了和鹰全球竞争力的体现。用尹志勇的一席话来说就是:“勿求大张旗鼓,只为相伴而行。”

9月27日,和鹰科技再度参展两年一度的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CISMA。

时隔两年,CISMA2O11和鹰科技依然延续使用“和鹰的世界,世界的和鹰”作为全球缝制设备行业高端展会CISMA的主题。而在CISMA2011招展之初,和鹰科技所提出的1200平米的申请令身为主办方的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大为不解,被疑有铺张之嫌,而事实是和鹰科技目前已经拥有了数十款设备参展的需求,1200平米的申请合乎情理。也许是承受了行业某种期许和肯定,和鹰科技的展位号被确定为此次CISMA的E1 A01-A02。当“质量”重新被缝制设备行业拾起并重视,和鹰,这个带有日系血脉的本土自动裁剪企业,在产品的质量上天生有着“日系产品”所拥有的精益求精;当“效益”被日益繁重的人力成本所压抑,当“产业升级 装备先行”成为中国服装产业新的旋律,数控裁剪机所带来的高裁剪效率逐渐释放了这种压力。“普及自动化裁剪”也成为了这个行业发展和壮大的必由之路;当国家“绿色”主旋律下的中国服装产业遭遇瓶颈,我们需要集中从面料到设备、物流、管理等一系列的优势力量重新支撑起这个关乎民生的传统产业。

“CISMA2O11为和鹰提供了一次证明自己实力和潜力的机会。我们借此向全球行业同仁和客户展示和鹰全球软性材料裁剪专家的风采,”和鹰董事长尹智勇表示。

“变”与“不变”

时隔两年之久,和鹰的变化令笔者感受颇深。从“和鹰科技”变为“和鹰股份”、从原本的“裁床”到“数控裁剪机”、从原本上海莘庄一隅的数间车间到如今浦东康桥一栋栋现代化的厂房,变化之大以至笔者在采访中几经调整,方入状态。而和鹰正是在这种变化中实现了企业一次次的飞跃。

“2010年,和鹰以中国唯一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脑裁床设备企业的身份与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拟定了数控裁剪设备行业的标准。目前标准已上报至国家工信部,并将在2012年正式,” 尹智勇依然习惯于用“裁床”来称呼他的产品,尽管在以和鹰为主草单位所拟定的行业标准中该类产品被正式定名为“数控裁剪机”。而下游产业形势的变化和国家所表现出的产业升级的努力,则为和鹰提供了企业变革的方向。“国家将下调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5个点至11%”的传言不胫而走,给纺织服装业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目前国家所实行的16%的退税率对于竞争激烈、利润低下的国内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如果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5个百分点,必将在短期内给行业出口造成重创,而这种不利因素也将危及中上游本已经很脆弱的纺织服装产业。”尹志勇董事长分析,具有“人口红利模式”的中国服装产业在面临上述形势必将产生严重的利润下滑,尤其是对外贸出口型服装企业更是如此。

此外,汇率方面下调趋势更是使外贸型服装企业雪上加霜,利润大幅下滑;国家制定的“工资倍增计划”对所有中国服装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将提高40%以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下,服企普遍苦不堪言。“出现下游产业形势的变化和以往的产业形势有了很大的区别。一方面,变化的幅度非常大;另一方面,在劳动力成本、出口成本、能源成本等多种压力下,中国服装产业首次面临这样的多重压力,产业升级的需要迫在眉睫。”

尹志勇对服装产业的分析在中国服装协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得到了验证,中国服装协会明文指出把“推广服装企业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生产工艺技术,到2015年实现服装CAD普及率达到30%以上,CAM普及率达到15%以上” 作为推广重点。在产品的种类方面,从2009年到现在,和鹰完成了包括数控裁剪机、全自动铺布机、真皮数控裁剪机、三维测体等软硬件在内的多种产品。如此种种变化,管窥出和鹰在近两年内的发展之迅速;而产业形势的变化为这种变化提供了方向。“以不变应万变”,基于对市场长远而精准的规划,面对变化尹志勇泰然处之。

“5年前,和鹰科技刚成立的时候,我们即提出了‘为普及自动化裁剪系统而努力’的市场理念。在这5年的时间内,和鹰的市场占有率实现了从零到过半的市场突破;而在海外市场,产品更是销往了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正是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围绕着‘为普及自动化裁剪系统而努力’的市场理念,和鹰科技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在日本、德国设立了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海外分支机构。”“和鹰现在所需要做的是,围绕着‘普及化’的战略方向根据市场的实际形势,以客户为中心不断为客户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佛教有云:以不变应万变。在实际的企业运营中,尹志勇体现出了一位现代儒商处变不惊的商业情怀。

打造国际化“亮剑”团队

“和鹰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国际化跨国公司。这种目标,离不开一支有着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团队”,作为一个海归创业者无论是市场还是人才战略方面,尹志勇始终是以全球化的高度作为和鹰的立足点。

在位于上海浦东高新技术制造产业园的总部,和鹰吸纳了包括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内的数位在研发和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国外优秀人才。作为曾经长期在日本工作并对欧美国家市场和技术优势颇具了解的尹志勇深知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海外人才引进方面可谓用心良苦。从营销、管理、生产、研发等多个环节,和鹰的人才布局错落有致,游刃有余。

曾经在全球知名运动品牌有着多年生产经验的英国人士Richard Bland 的加盟,为和鹰在全球开展更科学的布局提供了智力支持。“Richard Bland 在和鹰科技上海总部工作,直接向我汇报工作。其任务是进一步巩固和鹰科技在其所有市场领域的领导地位,并推进海外业务的发展。”尹志勇介绍,Richard Bland 拥有出色运营领导能力,在英国、中国香港地区、印尼和中国内地拥有 20 多年服装制造行业的经验。这些优势对于帮助和鹰实现其在全球长远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市场中,一群来自中国台湾的某知名快速消费品企业的营销团队为和鹰提供了新的血液。在和鹰“普及化”的市场理念下,提供了更具执行力的管理和销售概念。而来自日本并在自动裁剪行业中有着数十年研发经验的中章先生则为和鹰未来在数控裁剪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和鹰需要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来提高其产品质量并保持竞争优势。公司所提供的一系列创新型解决方案将为和鹰科技在全球创造新的商机。和鹰将在支持全球纺织服装工业发展以及维持和鹰与中国客户之间的良好沟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和鹰,我们认为帮助客户解决其行业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是其职责所在。制造企业现在处于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劳动力紧缺、创新能力缺乏、资源的紧张导致包括服装、鞋帽、箱包等行业在内企业都面临着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成本以及扩大产品系列的压力。”中章先生在数控裁剪设备研发、生产、服务等方面拥有20多年的丰富经验。曾在日本数控裁剪机行业有着重要地位的高鸟 (Takatori)公司负责研发工作,担任过高鸟总工程师一职。值得一提的是,加入和鹰科技之前,中章先生曾就职于日本高鸟在中国上海公司的总工程师,对中国数控裁剪设备客户的要求有着十分的了解。此外,来自意大利的TONY,将全面负责和鹰的海外业务。在欧美数控裁剪设备市场有着近二十年营销经验的TONY的加入,从一定程度上为公司在欧美市场的开拓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新形势下的和鹰之举

在2010年11月20日举行的由和鹰协助召开的“中国服装高新技术成果交流推广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发表讲话指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将在未来迈入以‘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为支撑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进步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建设强国的重要支撑。”

“十二五”期间,随着下游服装、箱包等行业规模企业的制造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预计数控裁剪机的销量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以和鹰为代表的数控裁剪企业的崛起和中国制造的数控裁剪机市场需求的扩大,促使数控裁剪机产品在我国进入加速普及期。性价比高、售后服务水平好的产品将迅速占领市场并占据主要份额,盲目追求高毛利、不愿提升售后服务水平的生产厂商将会逐步被淘汰。随着普及的深入,数控裁剪机产品也由原先高不可攀的“贵族”设备逐渐成为中小型企业的日常生产装备。大好形势下的和鹰科技依然不改自己当初的定位――“为普及自动化裁剪系统而努力”。尹志勇表示,普及化才是硬道理。“为了切实顺利实行普及化进程,和鹰科技从技术、生产、营业、售后等环节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相应的配套能力。

在生产方面,和鹰已经拥有了包括上海、江苏、日本、德国在内的四大生产基地。年生产量已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为普及化进程作好了基础;在技术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做“全球”的裁剪专家。这就需要在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设立我们的子公司。子公司的功能是在技术研发、市场、服务等方面搭建一个平台;而在客户普遍关注的服务方面,和鹰更有这非常优势的服务体系。 在服务规模上,我们有近百位服务人员为客户提供及时的服务,数十辆的售后服务车随时待命。”

只为相伴而行

和鹰缝制设备与其他缝制设备类产品不同的是,尽管和鹰数控裁剪机以较高的行业技术门槛填补了中国本土在该领域长期以来的技术空白,高性价比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过半,客户所关注的“服务”则成了和鹰另一个制胜法宝。

“为了更好的普及自动化裁剪设备,为客户提供优质、稳定的产品与售后服务,我们在行业中首次实行了‘4S销售技术服务中心’的全新销售、服务模式。目前已经建设、成立了数十家左右的‘4S销售技术服务中心’,并配备了数十辆售后服务专用车,同时开通了‘119’售后服务,可以向消费者承诺,在建有‘4S’服务中心的区域,用户报修2小时之内对其及时响应。预计今后几年内,和鹰将在全国各地开设100家左右的这样的‘4S销售技术服务中心’,让和鹰科技以其全面、周到的售后服务成为用户身边最专业的裁剪解决方案专家,更好的为普及自动化裁剪,让我国由服装大国成为服装强国作出贡献。”

尹志勇介绍,未来几年内和鹰将形成“3个100”的服务水平,即建成“100家4S销售技术服务中心”、“100部售后服务车”、“100位售后服务人员”,统称“3个100”式的服务。除了具备传统“4S销售技术服务中心”的销售、零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与信息反馈作用外,还是和鹰科技与客户联系的良好沟通桥梁与展示的窗口,可以及时的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完善的全方面裁剪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最符合需求的培训、指导,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的销售、技术、服务中心。同时结合公司数十部售后服务专用车,形成了一个遍及全国的系统性的销售、技术、服务网络体系。

目前公司已在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区域建设成立,而在今后的几年中,还将在全国建设100家“4S”服务中心,在各主要服装产业集聚地都打造这种全新的服务网络,让和鹰科技完善的售后服务,能够走进每个消费者的家中,为用户提供最及时、周到的指导和解决方案,真正的为普及自动化裁剪提供最大的助力,最大程度的解决目前行业中普遍存在的售后服务网点稀少,服务价格昂贵的难题。

产学研战略联盟倡议

几年前,和鹰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拥有数控裁剪机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主动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协同苏州大学等数家单位联合了《产学研战略联盟倡议》。《倡议》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和鹰数控裁剪技术在服装产业的推广,这种影响延续至今。而和鹰与全球各大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校企合作”成为了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培养新一代技术人员方面的又一举措。

“目前和鹰在国内已经和苏州大学等国内形成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以同样的方式,在日本、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家和地区我们和当地的科研机构等单位形成了长期合作的关系,这样的形式使我们受益匪浅。在新产业形势下以及产业未来的发展中,这样的模式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数控裁剪技术的持续发展,这也是和鹰所喜闻乐见的。

上一篇:目视管理在生产中的运用 下一篇:让培训经理一目了然的九种“科学的”培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