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大教堂,顶天立地的史书

时间:2022-09-04 01:20:34

一座教堂,将科隆整座城市提档升位,一百多年来长盛不衰,它就是有名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建筑物之一。教堂始建于1248年,中间停建,直到1880年才建成,前后历经632年,是欧洲建筑史上建造时间最漫长的建筑物之一,它还具有早期基督教时代的朴素风格。六百多年的风雨不但没有将教堂的底座淹没,632年后却能顶天立地,简直叫今人瞠目结舌,不可思议。站在教堂广场,每个人都不得不抬头仰视,并思索632年是个什么概念?大教堂几经停顿,几经战乱,德国人耐心地等待,不懈地努力,不放过任何一个经济稍好的时代。这期间,有宗教人士的倡导,也有文化名人的呼吁,有达官显贵的捐助,更有无数工匠毕其一生的劳作。日耳曼民族坚韧不拔、顾全大局的精神,在这里体现无余。 大教堂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钟楼高97米,呈双尖顶,尖塔高157米。双顶教堂高达44米,且直上直下,既要保证底座地基的稳固,又要体现哥特式建筑所独具的垂直线性的效果。据说,当时的人们竟然是先修建直耸入云的柱子,再在其上安装木制起重机,最终实际“高空作业”。

科隆大教堂位于莱茵河畔,人口不到100万的科隆是以大教堂而闻名于世的。这幢大教堂一直是游客向往的名胜。到科隆的人必去参观大教堂,因为它不光历史悠久,而且它的建筑风格和格局是那样具有魅力,致使每一位游客流连忘返。 教堂虽为宗教活动场所,但各个教堂都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物,科隆大教堂也如此,有人说科隆大教堂是一座宝藏物品的仓库,它储藏的宝物之多也让世人惊叹,此外还有不为人知的宝物得以在宗教的旗帜下得到长年保存。最著名的是重达24吨的大摆钟和一个中世纪的黄金匣――三王龛。大摆钟是世界各地教堂中的“巨无霸”,而三王龛则是由黄金、宝石和珍稀饰品组合而成的“宝中宝”。“三王龛”是因耶稣的故事而得名。传说耶稣降生时,有东方三博士前来朝圣,显示他是基督。第二次显灵是耶稣受洗时,圣灵鸽子落在他头上,标志着他是上帝之子。第三次是他参加一次婚宴把水变成酒,体现了他的“神力”。科隆大教堂还有许多关于“三圣节”故事的彩色玻璃和壁画,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教堂内还有一座11世纪德国奥托王朝时期的木雕《十字架上的基督》,成为哥特艺术的先导,对后世的雕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我辈游人都是看客,对宗教文化一知半解,进入教堂时正赶上作礼拜,有数百虔诚的教徒在默默祈祷。教堂内鸦雀无声,整个大厅庄严肃穆,数排长椅整齐有序,祈祷结束,教徒们轻轻入座,听教主讲经,大厅内回荡着主的声音。

从教堂内出来,再回头打量大教堂的外观,想找一个拍全影的位置都不好找,因为教堂实在是太高,加上广场太小,教堂周围全被高大建筑物所包围,这也许是当初教堂设计者所没想过的。 教堂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双尖塔,高161米,是全欧洲最高的尖塔,四周林立着无数座的小尖塔与双尖塔相呼应。教堂内有10座礼拜堂,中央大礼拜堂穹顶高43米,中厅部跨度为15.5米,是目前尚存的最高的中厅。教堂的钟楼上有重2.4吨的圣彼得钟,被誉为“欧洲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精粹”。教堂四壁上方有总数达1万多平方米的窗户,全部装上描绘有《圣经》人物的各种颜色的玻璃,色彩十分绚丽。

科隆大教堂与巴黎圣母院、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走出科隆大教堂驻足于广场之上,回望教堂的双塔尖顶与远处电视发射塔遥相呼应,不禁感到了古老与现代的结合竟有如此迷人的魅力。对于我们这些不懂建筑的外行人,大教堂既神奇又壮观,每个游人的脸上都有外星人打量地球的表情。为不虚此行,我在教堂广场找到等候我们的导游,缠着让他提供一个最佳摄影位置,在他的指点下,我小心翼翼地横过马路到对面,抢拍了个全景,得以了我心愿。

上一篇:以型塑型,雕塑玲珑曲线 下一篇:东非荒原上的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