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虫网和诱虫板组合防治番茄白粉虱效果研究

时间:2022-09-04 12:48:47

阻虫网和诱虫板组合防治番茄白粉虱效果研究

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朝阳市保护地面积已达6.67万hm2,棚室蔬菜栽培的人工设施环境与露地栽培的环境条件有根本区别,虽然有利于蔬菜周年生产和供应,但也为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了良好条件,病虫害种类显著增加,危害程度明显加重,并为露地蔬菜提供了菌源和虫源。其害虫以白粉虱、美洲斑潜蝇、蓟马、茶黄螨、蚜虫等为主,都是小型害虫种类,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大,一旦发生,很难控制,除自身取食造成损失外,而且有些种类传播病毒病,造成的危害更大[1-2]。棚室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常用的防治方法是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不但容易引起蔬菜农药残留,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易受天气影响,造成防治不及时,导致更大的损失,物理防治方法则没有这些不足[3-4]。为了解决保护地番茄白粉虱防治问题,防止秋冬交替时露地蔬菜上的白粉虱大量转移到棚内传播病毒、为害番茄生长,打破棚内与棚外白粉虱一年四季循环往复、逐年加重的趋势,进行了阻虫网和诱虫板组合应用的试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地设在朝阳县西营子乡西营子乡村。棚体为四位一体大棚,高度3 m,长度50 m,跨度8.5 m。供试作物为番茄,品种为以色列189。供试材料为阻虫网和诱虫板(均由佳多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即设置阻虫网(A),设置阻虫网和诱虫板(B),以不设置阻虫网和诱虫网为对照(CK)。

1.3试验方法

番茄9月5日定植,采用台上双垄栽培模式,株距35 cm,行距50 cm。处理A、处理B将60目的细密阻虫网设置于所有放风口及门口,另外,处理B在棚内以每20 m2为一个单位悬挂1块20 cm×30 cm的诱虫板。

为保证试验效果,在栽植前使用杀虫烟剂对全棚进行密闭熏杀,以达到彻底消灭棚内虫源的目的。

1.4调查方法

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株番茄,每旬调查1次虫量。

2结果与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处理A棚内白粉虱发生初盛在12月下旬。虫量从高峰期的平均365头/百叶降低到184头/百叶,防治效果达到49.5%。处理B的棚内白粉虱发生初盛期在12月下旬。虫量从高峰期的平均365头/百叶降低到75头/百叶,防治效果达到79.4%。

3结论与讨论

阻虫网对白粉虱的阻隔效果较好,棚内虫口数量基数较低,发生高峰期为12月底,进入1月,由于气温很低不利于白粉虱繁殖生长,加上防治作用,白粉虱虫口数量开始下降,翌年2月底,随着棚内气温升高,白粉虱又开始进入快速繁殖期,但由于虫口数量低,棚内白粉虱虫口数量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阻虫网与诱虫板组合应用对白粉虱的防治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棚内初期虫口数量基数,进入冬季之后,由于气温很低,不利于白粉虱繁殖生长,加上防治作用,白粉虱虫口数量开始下降,翌年2月春季以后,随着棚内气温升高,白粉虱又开始进入快速繁殖期,但由于初始虫口数量低,棚内白粉虱虫口数量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直至翌年4月开始,才又大量发生。而没有进行组合设置的棚内白粉虱则在1个月内就迅速增加,必须进行化学防治。2种情况对比,证明阻虫网对白粉虱有较好的阻隔效果,应该大力推广应用[5-6]。

4参考文献

[1] 许田芬.西瓜病虫害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2] 胡敦孝,吴杏霞.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区别[J].植物保护,2001,27(5):15-18.

[3] 王国昌.温室蔬菜害虫的无公害治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96-2197.

[4] 吕佩珂,李明远.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5] 钟德志,刘建民.黄虫板防治脐橙害虫效果试验[J].浙江柑橘,2011(4):32-33.

[6] 姚雍静,王家伦,何莲,等.黄虫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捕效果研究[J].茶叶,2010,36(2):90-92.

上一篇:太和县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 下一篇:不同施肥处理对分葱周年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