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春季早熟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04 12:38:02

西葫芦春季早熟栽培技术

摘要:西葫芦又称角瓜,是重要瓜类蔬菜之一。吉林省各地均有栽培,食用以嫩瓜为主,老熟瓜也可食用。

关键词:西葫芦;培育壮苗;整地施肥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42-1

1 培育壮苗

1.1 种子处理

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后再浸种催芽,这样能使种子上的病毒钝化,丧失浸染能力。或者将种子粒选后,用50℃~55℃温水浸种15分钟左右,同时不断搅拌,当水温降到25℃左右时,停止搅拌,浸泡8~12小时,捞出种子,将种子皮上的黏膜洗净,待种子上的水散发后,用湿纱布、毛巾等包好,在25℃左右温度下催芽,每天翻动2次,2天左右就能出芽。

1.2 播种期

西葫芦的苗龄以40天左右为宜,根据定植期向前推算播种日期。

1.3 营养土

用田土、腐熟马粪和大粪面等过筛后,按6:3:1的比例配制营养土,每吨营养土加硝酸铵3公斤、过磷酸钙(过石)2公斤、氯化钾2公斤、草木灰10公斤。营养土最好进行消毒,可以防止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等病害。可将7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50%福美双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取混合药剂8~9克,混于12~15公斤土中拌匀,播种时下铺或上盖。

1.4 播种

在温室或温床内,于播种前几天铺上10厘米左右营养土作好育苗床。选晴天上午播种,播前育苗床浇透底水,水未渗透时用刀将其切成10~12平方厘米的土方,深10厘米左右。将种子芽朝下平摆于土方中央,覆土2~3厘米。除了土方育苗外,也可以用纸钵、营养钵等进行护根育苗。育苗床每667平方米用种量350克左右,育苗面积约25平方米。

1.5 苗期管理

出土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温12℃~15℃。出土后白天要降温到23℃~25℃、夜温10℃~12℃,防止徒长。定植前加强锻炼,夜温可降到10℃以下,短时间甚至可以达到6℃~8℃,便秧苗能适应定植后的环境条件。由于早春光照弱、时间短,因此要加强光照,草帘等尽量早揭晚盖。苗期外界气温较低,生长量也不大,因此需水量不多,一般破心前不浇水。破心后,也要适当控水,避免徒长。为增加雌花数,可在2~4片真叶时,用100~200毫克乙烯利加水1公斤进行叶面喷洒,隔10多天喷1次,共喷2~3次。

2 整地施肥

定植前10天,每公顷施有机肥45000~60000公斤,深翻30厘米,整细耙平,做成1.25宽、10厘米高的畦,覆上地膜。然后用钢筋或竹片或架条等,在畦上扣成高40~60厘米、长10~20米的小拱棚,烤地升温,等待定植。

3 适时定植

3.1 定植期

当定植畦10厘米土层温度稳定在10℃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6℃时就可以定植。由于吉林省春季早熟栽培,一般在4月下旬定植。

3.2 定植方法

选择寒末暖初的晴天上午定植,按60厘米左右株距打穴,每穴施5克磷酸二铵做口肥,与土拌匀。

4 田间管理

4.1 温度

前期要防止低温霜冻,一般缓苗前不通风,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不低于12℃。若定植后遇寒流导致温度过低,最好加盖1层草苫。缓苗后,开始通风并逐渐揭两侧通大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内,夜间不低于10℃。

4.2 水肥

缓苗后及时浇缓苗水,根瓜坐前控水墩苗,可促进根系发育和保证根瓜坐住,当瓜长达6~8厘米时,结束墩苗。在两株间穴施硝酸铵20克左右,浇催瓜水。

4.3 授粉与蘸花

由于西葫芦若靠自然授粉,坐果率不高。因此要进行人工授粉或用生长素处理,以提高结果率和果实重量。具体做法是:花开当天早晨6~8时,摘下雄花,去掉花冠,露出雄蕊,往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1朵雄花能授3~5朵雌花;将2,4-D配成20~25毫克/公斤溶液,或乙烯利配成30~40毫克/公斤溶液,在雌花开的当天上午,用毛笔蘸药液涂抹花柄。

5 主要病虫害有防治

5.1 病毒病

症状:发病早时,植株矮化严重,节间缩短,叶片皱缩变小,叶面呈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斑。发病晚时,植株前期生长正常,后期新生茎叶受害。嫩瓜也能发病,病瓜上有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斑,浓绿部分常有突起,形成畸形瓜。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消毒,用热水烫种,以3~5倍于种子量的70℃~80℃热水烫种,用2个容器相互倾倒至水温25℃后浸种8小时,洗净后催芽。

5.2 白粉病

症状:西葫芦栽培的中、后期易得白粉病。先从老叶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霉斑上布满白粉,后白粉转为灰白色,上生小黑点,最后叶片干枯。发病适温16℃~24℃,对温度要求不严格。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开始喷25%粉锈宁1500倍液,或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3 蚜虫

防治方法:做好田园清洁,减少越冬蚜源。发现蚜虫及时喷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等进行喷洒,每隔1周喷1次,连喷2~3次。

作者简介:邢臣,男,吉林舒兰人,吉林省舒兰市法特农业站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上一篇:玉米抗倒伏生产技术 下一篇:大豆的两种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