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FlashGet:庶民的胜利?

时间:2022-09-04 11:41:47

一次没有大牌的收购却吸引千万用户的目光

谁动了我们的FlashGet?

ZCOM总裁黄明明笑言:

对用户,FlashGet一切不变!

古人曰: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网民说:有网络下载处,必谈FlashGet。

作为一款老资格免费下载软件,相信很多中国网民对FlashGet都比较熟悉。可是就是这款每天陪伴亿万网民的下载工具,突然被人买了,就仿佛我们每天去一家餐厅吃饭,可是有一天餐厅菜谱没变、店面装修没变,但老板换了,相信这样的消息给用户带来的好奇与担忧是不言而喻的。

谁卖的?FlashGet背后不为人知的作者侯延堂。

谁买的?一家成立两年的同样名不见经传新兴电子杂志公司ZCOM。

谁在用?遍及全球的亿万普通网民。

在这场没有大腕参与的收购大戏中,究竟是三方共赢,取得庶民的胜利?还是免费的午餐从此将从广大网民用户碗里被夺走?

FlashGet之父

八点后概不见客的怪杰

和FlashGet的家喻户晓相比,侯延堂三个字几乎没有人知道。

曾经有个小故事,侯延堂开始架设自己的网站支持网友们下载FlashGet的时候,去某电信运营商租用服务器,办理手续的时候,电信工程师与侯延堂有一段有趣的对话。电信工程师:“您是做什么的?干嘛还自己出钱租服务器给FlashGet做下载啊?”侯延堂:“我是FlashGet的作者。”看着极其普通貌不惊人的侯延堂,电信工程师捧腹笑语:“你是FlashGet作者,我就是比尔・盖茨……”

可是就是这位“FlashGet之父”,硬是以一己之力,做成了一个个人软件的奇迹。这个个人软件在没有任何团队的支持,没有任何外部资金的支撑,竟然在全球拥有了上亿的用户。FlashGet软件被翻译成66国语言,有趣的是这些翻译都是世界各地的FlashGet狂热的爱好者和支持者们自愿完成的。

天才往往古怪。黄明明认为侯延堂就是一个天才,而ZCOM为收购FlashGet,跟侯延堂接触过程也充满有趣的曲折。

两年前,ZCOM开始与侯延堂接触,令黄明明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见面。黄明明回忆,作为一个技术天才,侯延堂本人很难沟通,“从一开始找他,他不想见我们”,直到终于约好了第一次见面,“我们打电话约定晚上见面,他说可以”,黄明明兴冲冲赶到,时间已是八点,结果侯延堂电话说:“八点钟以后从来不在外面会见生人。”拒绝出来相见,黄明明没有办法,留在酒店等了一晚上……

也正是这样的独特性,使得Google、百度、猫扑等知名公司在对FlashGet感兴趣,也与侯延堂有过洽谈后,但是结果无疾而终。

买方ZCOM打造更快电子媒体平台

在第一次尴尬的见面后,能够两年多来持续联系并结交了侯延堂这个朋友,黄明明无疑是有耐心的;众多竞争者中,能够成功收购FlashGet,黄明明无疑是“相当”高兴的。

关于此次收购的具体金额,ZCOM不愿透露。但是黄明明给了一个类比:“在美国收购一个互联网公司,为之每个用户收购方将付出收购金额在1~10美元之间,FlashGet有上亿的用户,当然我们不可能花那么多钱,但我们付出的成本也不菲,其中的架构包括现金和ZCOM公司的股权。”目前,侯延堂已经全职加入到ZCOM公司,主要还是负责FlashGet继续发展。

为什么侯延堂拒绝那么多豪门的重金诱惑,却把橄榄枝给了ZCOM?黄明明认为,个人软件的作者往往视自己的软件为生命,或者自己的小孩一样,从零开发到大,饱含感情。尤其对于侯延堂这样的已经不为钱而发愁的软件作者,其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是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能够把这个软件继续做下去并发扬光大。而对于个人软件FlashGet来说,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知名软件,已经到达个人软件的极限,再往下发展必然出现一定的瓶颈,例如没有后续资金投入,没有团队的支撑等等。黄明明坦言,除了以上原因,最终打动侯延堂的还是从第二次见面后,双方两年来的友谊和共同对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的看法。

买下FlashGet对ZCOM来说,最大的效益无非三点。其一品牌的影响,FlashGet的全球品牌性和在网民中的口碑,能够让ZCOM这个新兴的创业型公司获益匪浅;其二FlashGet的下载核心技术对ZCOM帮忙很大,作为电子杂志平台,ZCOM每天会有很多的电子杂志供客户下载阅读,下载速度和下载体验将是ZCOM整合平台的重要环节,每一本电子书都高达几十兆到上百兆,目前数十万的用户进行下载,显然下载环节对用户阅读体验相当重要;其三,产品融合、客户资源以及渠道拓展带来的收益。FlashGet现在全球有上亿用户,在中国也千万之巨,这批资源拿过来,对ZCOM这种依靠读者注册数量的公司,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也有人猜测,如果ZCOM将FlashGet与自己电子杂志平台客户端捆绑,那也是一个巨大的竞争“杀手锏”。但是黄明明对最后一个收购效益予以否认,认为如果这样急功近利,不但FlashGet品牌会被做垮,而且ZCOM现有健康的平台运营也会扰。黄明明表示,现在ZCOM策略还是维持FlashGet品牌产品独立不变,不考虑产品融合及用户融合,侯延堂继续担任FlashGet这款产品的负责人,ZCOM将配备产品人员、技术研发团队共同打造FlashGet这款产品。

第三方用户动了奶酪意味着什么?

对于用户来说,谁当老板没所谓,也许吃的就是“免费的午餐”,所以除了密切的关注之外,也不会有太大的声音,大不了用得不爽就不用。

但不可否认,正是由于这么多的用户大众,才铸起FlashGet的英雄牌匾,谁都明白“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失去这些用户,FlashGet将啥都不是,而ZCOM更是一笔大钱打了水漂。为了更长远的利益,黄明明应该会更好地保护FlashGet的品牌,而为了自己的血汗之作,侯延堂也会为了FlashGet去争取更大的发展。相信用户的体验和下载应用在收购后短期内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甚至产品和服务可能还会有很大的提升,因为收购的合作双方肯定需要拿出东西来证明合作的成功以及对用户的承诺。

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花了大钱的FlashGet合并过来,ZCOM公司如何借之盈利?作为商人黄明明决不会不思考这个问题,相信上文分析的三个效益,应该都是ZCOM能够达到的目标,无非是时间的长远和具体操作上面的问题。相信最后产品、技术和渠道的融合是一定的,但是这个时间不能太短,否则FlashGet的用户将会反感,而使ZCOM失去用户。成功购买,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产品融合及创新增值服务之路将是未来摆在黄明明面前的一大挑战。

上一篇:适合儿童的上网PC 下一篇:国产Linux从何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