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校园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初探

时间:2022-09-04 09:05:11

高校新校园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初探

摘要:目前建设节约型校园已经成为全国各大高校新校园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高校新校园园林化建设过程分析,提出校园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应重视的几个方面,希望能为今后高校新校园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校园 节约型园林绿化 乡土植物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building the saving-type campus has become the national universities new campus development tendenc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campus activ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alysis campus economical garden afforestation aspec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future, the hope ca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campus economical garden afforestation for reference.

Keywords: campussaving landscaping native plants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近几年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都相应的提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校园面积的扩大,大学城处处拔地而起,据国家教育部门户网站统计数据: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全国各高等院校仅绿化用地就新增面积1.1亿平方米,总面积达4.2亿平方米。高校新校园绿地面积的增加,无疑提升了大学新校园的景观环境质量,生态化、园林化已经成为众多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目标。同时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对于掌握众多资源的高校来说,节约型校园建设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管理者的关注。

近几年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上全国一些高校如像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在节水、节电、节能、节材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校园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还研究较少,甚至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表现在对于节约型园林绿化理解为减少校园园林绿化方面的投入,或者是简单的绿化种植,没有考虑植物所能产生的景观和生态价值。还有一些高校在新校园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追求快速成景,一味的引进大树,造成了生态的破坏和经济损失。这些都与节约型校园建设宗旨背道而驰。

所谓节约型园林绿化,就是以最少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实现园林绿化最大的综合效益,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闫煜涛,2010)。北京林业大学朱建宁教授认为建设节约性园林的目标可分为3个层次:首先是在现行的园林绿地建设中注重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并在改善局部生态环境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以亲近自然的方式生活的空间;其次是完善城市的园林绿地体系,建立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屏障,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最终要在大地上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并存(朱建宁, 2009)。那些片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而忽视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园林,或者片面强调局部环境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恶化的园林,以及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而忽视自然演变能力的园林等,都不能称其为节约型园林。

在高校新校园园林化建设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建设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多数高校新校园都是平地而起,主要为园林山水骨架营造以及绿化种植等。由于这一阶段投入的资金较多,且校园规划以及园林基础方面的建设对于今后的校园园林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是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关键。第二个阶段为校园绿化养护期,园林植物进入养护期后,需要通过合理的人力、物力的安排,在水、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好节约型管理;同时植物是活的生命力,需要根据其自然的生长适时对绿地进行改造,才能在景观、生态和经济上找到新的平衡点。在高校新校园园林化建设过程中,对于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具体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1、尊重原始地貌,加强生态保护

大学校园自古就有“择胜地”、“依山林”作为办学的理想场所。为此尊重和理解新校区原始的自然地貌是不但是校园环境规划、园林建设的依据,更是建设校园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前提。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该新校区处于杭州西溪湿地边缘自然原始地貌为低洼湿地。如采用平地回填,土方工程量就将达约450万m3。为此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挖湖堆山的方法,尽量做到校区内土方平衡。这一做法在节约建设成本的同时,大大丰富了校园内的垂直立面效果,为营造出水景、滨水、山地等不同风格的植物景观创造了条件。

同时在大学新校园建设过程中,一些保留的地形地貌、植被以及大树等都是校园今后的宝贵财富,如浙大新校区,在校区西南角迪臣路东侧保留了一块近六万平方米极具杭州西溪湿地地域特色的湿地,该处已经成为了校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不仅让广大师生加强了对校区原始植被的理解,更在生态平衡和生物学教育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2、重视高校新校园植物景观规划

在许多高校新校园环境景观规划中往往有校园植物景观的规划,但这些对于校园植物景观规划却往往是泛泛而谈,而非因地制宜,这直接的后果就是校园植物规划不切实际,无法做为校园植物景观长远发展的依据。实际建设中往往是校园园林绿化建设跟从领导意识,重复建设经常发生,不仅在经济造成浪费,更因为没有前瞻性的景观规划很难形成像武汉大学樱花道等具亮点或是特色的校园植物景观。为此建设“节约型校园”,有必要认真的对待校园园林植物景观规划。

如浙江农林大学(原浙江林学院)在其新校区规划设计时提出了“植物园为整个校园服务,整个校园是植物园”的思想,使校园和植物园在空间上重叠,把新校区建设成为校园式植物园,使植物园以植物、园林教学为主,兼顾农林科技示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普及的功能,从而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休读场所、营造校园文化、凝聚师生人心的功能,打破了传统的仅以教学为主的专一功能,实现校园与植物园的和谐统一,达到两园合一(鲍滨福等,2006)。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植物景观规划在创“园”思路的引导下,围绕着建立玉兰园、月季园、松柏园、竹园、生态园、农业观光园等多个以植物为特色的 “专类园”“精品园”,逐步的引进了近四百多种植物品种,校园绿地、道路等植物景观已经初步形成规模。

3、重视地形、土壤等园林山水骨架的建设

地形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骨架,没有好的骨架,就营造不出优美的园林植物景观。所有在地形上的因素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地形,并相互联系,几乎任何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第一步就是利用和改造地形,所以科学、合理地认识、改造地形可以大大节省时间、金钱、人力、物力。

很多高校在校园园林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在建设初期尽可能的减少土方挖填、更换种植土等园林骨架的建设费用,这导致了一些学校校园竖向设计的贫乏。土壤肥力、酸碱度影响了植物的生长,没有地形的变化更不利于校园节水、生物多样化等建设目标,得不偿失,而且在今后校园改造中,二次塑造地形或是换种植土的成本远远会高于建设初期一次性的投入,在经济上会造成二次的浪费。

一般对于地形来说,坡度小于1%的地形易积水,坡度介于1%-5%的地形排水较理想,坡度介于5%-10%之间的地形排水条件很好,而且是具有起伏感(王晓俊,2000)。植物配置结合地形可以分隔围合出各种空间,以达到规划设计所期望的艺术效果。同时设计地形低洼,在建设中有湖面、池塘的高校校园在今后校园绿化养护上也可以直接从湖面、池塘中取水灌溉,避免了使用消防水或是自来水。

4、重视植物材料的选择

植物材料的选择对于校园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校园绿化中,一定要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配置,根据不同物种的生态位,综合利用空间和环境资源,乔、灌、草、藤结合,快生与慢长结合,常绿与落叶结合,针阔结合,阴阳结合,水陆结合,通过物种的立体合理配置,实现群落结构的优化,发挥其最大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覃勇荣,2006)。

4.1因地制宜、选用乡土植物。国内一些学者从节水角度出发,提出节约型园林要考虑多种植耐旱性植物,笔者认为对此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因地制宜。乡土植物是当指当地固有的植物种类。对当地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迁移成活率高,能有效地与其他物种和谐共生,选用乡土植物可比常规绿化一次性费用减少30%左右,后期管理时,水用量相对减少60%-80%(马鹤林,2010)。更能体现当地的植物景观特色,因此乡土树种应该是节约型校园植物最佳的选择。

4.2种植选择成活率高、规格适宜的绿化材料。不同树种都有其各自的生长发育规律,具有生命周期的变化,即从幼苗期、壮树期,最后进入衰老期(陈绍云等,2008)。幼苗期、壮树期的植物在经过迁移种植后,根系及树势恢复较快,病虫害发生的机率较小,而且规格适中的植物市场采购价格也相对较低,栽植及后期养护的成本更低,为此植物营造过程中不应一味的强调使用大苗,应尽量避免选用处于衰老期的植物材料。同时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特别是一些名贵树种对于生长环境要求苛刻,迁移栽植成活率较低,为此在新校园植物配置中,应减少此类树种的引种或者在种植环境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引种,这样才能降低移栽失败的风险。

4.3从经济角度出发,种植成活率高、规格小的园林树木,虽然能迅速的起到校园绿化的作用,但是植物配置没有高低层次、大小的对比,短时间内很难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而且作为大学校园,没有大树的陪衬,让人感觉校园内似乎少了历史文化的沉淀,更与校区内现代化的高楼建筑格格不入。大树移栽能在最短时间内改善环境景观,较快地发挥园林树木的功能效益,又能满足重点工程、大型市政建设绿化美化等要求。它是城市绿化中为了提高树木造景效果而经常采用的重要手段和技术(郭学望等,2002)。在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26种近二百多棵大树种植时以及生长近六七年的照片对比分析发现,大树树形骨架越完整树形恢复越快。其中香樟、朴树、喜树、栾树、榉树、无患子、桂花在树形骨架不完整的情况下,仍能从主杆上萌发出较多的主侧枝,恢复成自然生长的饱满的树冠,为此易作为大树迁移的品种。同时对同类大树照片的对比分析发现在种植在广场、道路树穴中的大树生长恢复势不如在大面积绿地内;香樟等迁移大树的截断树干必须要进行防水、防腐等处理,不然会对恢复的树体造成新的影响。

5、校园绿化养护中节约型思路

植物景观的营造不像建筑,在一定的建设周期内就可以完成,植物是活着的生命体,迁移成活后在校园环境中的恢复生长离不开后期的绿化养护。日常的绿化养护工作主要为水、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为植物的恢复和生长创造条件;

5.1绿化养护中的节水管理

绿化养护中的节水管理主要体现在对于雨水、中水的利用以及绿化灌溉方式上。目前国内城市绿地节水技术也往往局限在对河道、湖泊的天然降水的利用上。以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为例,该校区中间有一个河流穿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在雨水管道铺设中,将雨水管道与河道贯通。这样,在下雨时雨水经过管道流到河道中,减少了水的排放。在天晴时,就地打开井盖,就可以对周边的绿化景观灌溉,节约了大量自来水。仅此一项,一年节约用水30.8万吨(陈翊等, 2008)。这是校园绿化节水就地取材最好的实例。对于绿化节水灌溉,以杭州为例,据统计杭州市仅有1/4的园林绿地使用喷灌,且局限在较大面积的草坪中,多数景区采用的仍然是效果差的灌溉,特别浪费水的非常落后的漫灌(齐方圆,2010)。原因在于杭州水资源丰富,而节水器具对水质要求较高,一般只能使用自来水,设备投入及养护成本较高,没有得到推广。为此在节水灌溉方面本地区有待于先进的技术开发,满足市场的需求。

5.2绿化养护中的肥料管理,

高校新校园土壤一般为施工过程中从外面运来非表层的客土,土壤肥力较差,又经过人工、机械的翻运,易板结,透水透气性差,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必须要对土壤改良。一些复合肥虽然有施肥方便,起效明显等优点,但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土壤养分不均等问题。而有机肥具有多种养分,供肥时间平缓持久,能满足植物不同生长期的需要的特点,施肥成本也较复合肥便宜。为此建议在校园寒假期间通过施用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通气性能,减轻土壤的污染状况。另外增施不同种类的肥料对于绿化节水有一定的效果,如高比率的氮肥促进草坪草茎叶生长,导致草坪草需水量增加;而钾磷肥增加草坪草的抗旱性,促进根系生长(宋桂龙,2002)。

5.3绿化养护中的病虫害防治管理

近几年由于人为的生态破坏,造成了病虫害高发,每年不得不用大量的农药及生物制剂对病虫害防治,在经济上浪费,同时对环境又会成为一种污染。为此可以采用一些物理手法来诱杀害虫。如山东技术大学近在校园广场、绿地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单灯一天可诱获昆虫4万多只,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既环保又安全(山东科技大学网站)。在校园绿化养护过程中冬季可对主杆类树种进行石硫合剂刷白,这虽然是普通的绿化养护手段但对于预防来年的病虫害效果明显。

5.4绿化养护中的植物修剪

通过对植物的修剪整形也能达到节水、病虫害防治、促进生长等目的,频繁修剪可以减少顶端生长量,增加冠层阻力,如修剪频率越高草坪耗水量越少,一周修剪六次比两周修剪一次耗水量低41%(宋桂龙,2002)。同时一些按照设计意图进行的植物修剪、造型也会提升校园植物的景观价值——经过精心修剪的几株树或是一排绿篱都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6、校园绿化改造中节约型思路

同时不同植物又有着自身的生长周期。植物景观营造应充分利用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注重植物景观随时间、季节、树龄渐变化的效果,强调人工植物群落能够自然生长和自我演替,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前瞻性的景观预想,后期的养管措施,来逐年提升校园的植物景观价值。目前以植物群落造景已经成为校园绿化的共识,植物群落造景更能发挥出校园内绿地的景观价值和生态效益,但是人工环境下植物群落的构成是不稳定的,群落中乔、灌木、地被植物处于一种资源竞争的状态,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工环境下的植物群落中上层乔木为争夺阳光,长成“豆芽菜”状态,而下层灌木、地被,因为缺水、缺阳光逐渐退化、死亡。同时一些省、市绿化保护法规条例,又严格禁止对绿化苗木进行迁移,无形之中造了大量的绿化苗木因生长不良死亡,而存活在绿地内苗木也因为过度竞争生长不良。为此从节约型角度出发,建议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绿地建成五、六年后对绿地植物群落内植物生长情况进行分析,达到一定的郁闭度就应该进行疏苗,以保证绿地内植物健康生长。

高校新校园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重在因地制宜,本文对校园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重视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浅显的论述,希望能为今后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鲍滨福,马军山.两“园”合一学用并举——浙江林学院植物园规划设计探索[J].中国园林,2006,(5):25-29.

[2] 陈绍云,马元建.观赏植物整形修剪技术[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 陈翊,陈小龙,高欣.浅议如何创建节约型校园[J].今日科苑,2008,(2):292.

[4] 郭学望,包满珠.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5] 马鹤林.城市引进乡土植物的若干问题的思路[J].内蒙古草业,2010,(1):23-25.

[6] 齐方圆.杭州园林节水技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 宋桂龙.科学管理实现草坪节水[J].中国花卉园艺,2002,(10):14-15.

[8]覃勇荣.大学校园园林绿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105-108.

[9] 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0] 闫煜涛.初探节约型园林中的“节材”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1] 朱建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中国园林,2009, (2):78-82.

上一篇:论环境设计中对传统符号与图形的采借 下一篇:深圳沿海复杂地质条件矿山法浅埋暗挖隧道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