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导入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源头

时间:2022-09-04 08:51:49

恰当导入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源头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精彩的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对思品课教学来说,恰当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源头。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我对初中思品课教学的导入方法。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

复习旧知识导入是最常见的导入方式。是以复习已学过的或学生日常生活中已了解的知识为基础,将其发展、深化,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方式,它既使学生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引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温故”是手段,“知新”是目的,两者有机结合并自然过渡,使学生感到旧知识不旧,新知识不难,很好地建立起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明确了学习思路,增强了学习信心。

二、典型数据材料导入

用典型数据材料证明一个事实或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甚至还会给学生极大的心灵震撼。如在学习八年级思想政治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时,我列举出数据材料:“2010年我国人口达到13.3亿,相当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7个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2倍,超过了非洲和拉丁美洲两大洲人口的总和。”学生很震惊。他们都知道我国人口众多,但到底多到什么程度,却不大清楚,通过这个数据材料,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有了深刻的认识,甚至陷入了沉思。借此,我就能很容易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和《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的新课教学上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极浓。

三、巧设悬念导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教师疑问的设置为教学以及学生的思考确立了一个起点。教师上课伊始,通过设疑、制造悬念,使学生的大脑产生兴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问题导入到新课之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砥砺学生的探究素养。如在教学《同学?朋友》一课时,我问学生:“每个人都有好朋友,当你发现好朋友做错了事时,你怎么想?又怎么做才算是真正的好朋友?”这个问题提到学生的心里去了,学生急于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此时,我就很轻松地把学生的兴趣引到了新课学习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导航者,只有引导学生不断地揭示新知识,探索新矛盾,使他们疑中思,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思而明,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四、诗词、名言警句导入

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语言精炼,寓意深刻,既有很强的说服力,又有很高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充分利用名言诗词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情感,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学习七年级思想政治课《爱国情操的表现》一框时,我先让学生大声朗诵岳飞的《满江红》,之后再让学生以激昂的情感齐声朗诵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学生朗诵完后,我即刻提问:“上述两首诗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操?”学生个个激情满腔。借此我就很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五、生活实例导入

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导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去发现和矫正错误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变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也体现了知行一致的原则。如在学习《挫折孕育着成功》一框时,由学生自己列举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引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积极对待挫折,勇于战胜挫折,使他们增强承受挫折和战胜挫折的信心。这就变单纯的说教为中心的指导,变知识的传授为思维的训练,增强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

六、漫画导入

漫画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极富趣味性和幽默感。它以特殊的方式针砭时弊、扬美抑丑。运用漫画这些特点,恰当地把漫画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仅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还会使广大学生身临其境、倍感亲切,同时也有助于发挥孩子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如在学习《感受法律的尊严》这一课时,首先出示漫画:“犯罪之路”。大意是:在一个标有“犯罪之路”的独木桥旁设有标示牌“禁法行”,一位戴着法盲眼镜的人正在走上这个独木桥。漫画形象地说明了导致人们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对法律知识的无知和法律意识的淡薄,进而警示人们:人人要学法,个个要懂法。通过漫画导入,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新课开始时就能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体验学习的快乐中学会学习。

七、播放视频导入

这种导入方法是我用的非常多的导入方法,视频的播放能给学生非常直观的感受,既能很好的渲染课堂气氛,又能创设很好的教学情境,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又能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如在学习《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关于政府整顿网络的行动”视频,后提出问题:政府为什么需要整顿网络?又如在学习《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凡尔登》的片断,学生的情感得到极大的激发,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八、热点时政导入

初中的政治课强调学生习惯的养成,教学的知识点多且与生活的联系密切。运用时政导入能把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当前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引发学生的讨论,这样既增强了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拓展了政治课的外延,又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九、趣味故事导入

这种导入方式是学生最受欢迎的。精彩的故事能引人入胜,通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能让学生喻理于事,旁敲侧击,活跃课堂气氛,扩大学生的视野,并从故事中学到知识,引入新课内容,方便理解。如在学习《合作,竞争》中,利用抗日战争国共的分分合合故事导入,让学生明白“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在竞争中最终追求双赢。

十、激情歌曲导入

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把情感目标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只有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感、社会情感和思想品德情感,才能真正体现本学科的德育功能,完成育人任务。而激感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适时的播唱一些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优秀歌曲,寓教于乐,寓教于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如在学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播放《五十六个民族》歌曲;学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时,播放《社会主义好》歌曲;学习《改革开放》内容时,播放《春天的故事》歌曲等。这样把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上升到感情层次,达到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

十一、角色扮演导入

这种导入方式还在不断的学习和完善中。采用表演方式,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能抓住学生的心思,吸引学生眼球,引导学生思索,展开课堂教学。但是角色扮演需要课前下很大的功夫,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配合,要达到很好的效果还需要考虑很多实际情况。如在学习《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时,我通过让学生表演父子的情景,来明白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好的课堂导入,犹如一块磁石,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目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师指引下,使学生荡起思想的小舟,冲开探究浪花,在知识的海洋中领悟新知、提升能力、启迪智慧。

上一篇: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高中数学课堂怎样才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