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李灌区引黄泥沙防治与利用分析

时间:2022-09-04 08:50:03

簸箕李灌区引黄泥沙防治与利用分析

摘要:簸箕李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每年的引水携沙灌溉一直是困扰水利人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防治方法,采取什么样的治理途径,才能让黄河泥沙,变害为宝,利于人的生活,利于社会的发展。现就相关研究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引黄;泥沙;灌溉;利用

簸箕李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灌溉面积10.9万hm2,总控制面积3010平方公里,至2011年底,年均引水5亿立方米。

1 泥沙的引用与防治

灌区在引水引沙的同时,一直在寻找引水防沙的治理与技术途径,下面是灌区选取较好的几种治沙防沙的方法。

1.1 引水防沙

1.1.1 东闸废启,西闸启用,选择合适的取水口

簸箕李东引黄闸建于1976年,设计引水流量75m3/s,为3*3米6孔箱式涵洞,设计闸底板高程18.6米(大沽高程下同),由于近十年来黄河调水调沙的影响,闸前黄河主槽河底高程下降很多,且东闸前黄河主流逐渐南移700多米,东闸逐步脱河,已无能力引用黄河水,于是灌区启用作为补充闸的西引黄闸,西引黄闸建于1989年,设计引水流量50m3/s,为3*3米4孔箱式涵洞,设计闸底板高程16.5米。

1.1.2 选择合适的引水时机

一般非汛期含沙量相对较低,而汛期含沙量相对较高。滨州市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进入夏季,雨水充足,灌区一般无须引水。因此,灌区每年一般能避开沙峰引水,在含沙量大时少引水或不引水,而含沙量小时多引水,这样大大减少了入渠沙量。

1.2 渠首集中沉沙

在渠首建立沉沙池是以往引黄灌区处理泥沙的主要措施,其方式包括自流沉沙和扬水沉沙两种。簸箕李在东、西两座引黄闸的下游,建有东沉沙条渠与西沉沙条渠,由于条件有限,采用以挖代沉的方式来处理泥沙。灌区每年有60%的泥沙淤积在此,仅有30―40%的泥沙进入田间。

2 泥沙处理与利用

簸箕李灌区主要采用渠首集中沉沙、渠系清淤、浑水灌溉和放淤改土来处理与利用引黄泥沙,通过加大引水流量、渠道衬砌与改建,增加渠道挟沙能力,将泥沙远距离输送,通过浑水灌溉分散沉沙,实现泥沙的资源化利用。

2.1 渠首沉沙治理

灌区渠首的东、西两座沉沙池,由于建时条件限制,采用以挖代沉的方式处理泥沙,造成条渠两侧泥沙堆积如山,土地沙化严重。灌区领导十分重视对渠首地区沙化的综合治理和长期规划,综合十几年来的经验,主要有一下几点具体措施:①平整土地,提高抗旱防涝能力,改土增肥;②防风固沙措施,包括种草固沙,营造防风固沙和农田防护林带。簸箕李渠首大年陈乡现已成为滨州地区有名的果品生产基地,渠首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2.2 浑水灌溉

自90年代以来,簸箕李灌区开始尝试浑水灌溉。浑水灌溉是指以引用含沙量大于15%(重量比)的河水为水源所进行的灌溉;利用多沙河流汛期浑水进行灌溉。它具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旱保墒、增加地力、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分散水势、减轻水患的作用。

3 引黄泥沙治理问题与治理趋势分析

3.1 当前引黄泥沙治理凸出的问题

灌区过去几十年来以集中沉沙、集中清淤为主的泥沙处理方式,导致了77.1%的泥沙淤积在沉沙条渠及灌溉渠系中。进一步分析,淤积在沉沙条渠、淤改区、骨干渠道的泥沙约占总引沙量的一半以上,从引黄泥沙科学处理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看,这样的分布结果不理想,并且已经带来了许多问题:大量的引黄泥沙在渠首地区集中处理,使该地区泥沙环境容量迅速减小,人为增大了今后泥沙处理的难度;由于集中清淤,沉沙池及骨干渠道两旁堆沙不断增多,不仅占压大量耕地,而且使周围土地沙化、风沙加重;进入排水河道的泥沙,加重了排水河道的淤积,降低了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

3.2 今后引黄泥沙的治理趋势

灌区引黄渠首地区自流集中沉沙的优越条件日渐消失。自灌区创建,渠首沉沙占地已达1万hm2,加上放淤改土1.2万hm2和稻改0.8万hm2,其面积已相当可观。渠首原来的低洼盐碱地不仅地面已抬高,而且耕作条件已发生了极大变化,若再用来沉沙其代价十分昂贵。所以,渠首地区原来的自流集中沉沙条件正在丧失,集中处理泥沙的形势日趋严峻。

通过对泥沙治理形势分析,预计今后泥沙治理,灌区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渠首以挖待沉、自流沉沙。在渠道比降小、输沙能力低、远距离输沙难度大的情况下,引入的泥沙大部分仍需要、处理。第二,远距离输沙、多级分散沉沙。在灌区下游,有可供集中沉沙自然优越条件。如无棣县与北海经济开发区境内分布有不少古河道、废河槽、低洼地等适合集中沉沙的场所。所以沿着输沙干渠修建多处沉沙池实行远距离输沙、多级分散沉沙可成为引黄灌区处理泥沙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引黄泥沙处理利用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泥沙分布的相应变化。随着灌区工程条件的改善、渠道输沙能力的提高和灌区管理技术的发展,采取浑水灌溉方式和远距离输沙、多级分散沉沙的灌区逐步增加,泥沙处理方式将由集中处理转向分散处理,泥沙在灌区平面上的分布也必然出现由过去的点(沉沙池)、线(灌排渠道)为主转向以线、面(田间)为主的变化趋势。

上一篇:国有林场场外租赁用地发展速丰桉的投资风险 下一篇: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