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擂台应重视赛前训练

时间:2022-09-04 08:46:04

打好擂台应重视赛前训练

心意六合拳是形意拳的“近亲”,也属传统内家拳种。俗话说“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三年打死人”,可见传统形意、心意拳的技击威力是多么的强大。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武术技击功能的弱化,心意六合拳也不例外,“形意三年打死人”也正被沦为一个遥远的传说。

感谢中视体育,感谢《武林大会》,正是《武林大会》还原真实武林,才让我们古老的心意六合拳派又重新回归传统,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因此,本次的《武林大会》擂台,也可以说是对古传六合拳的一次大展示,一次极大的宣传推广,而要展示出真正高水平的心意六合拳技击法,鉴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擂台赛前的组织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参赛的选手来自心意门的几个不同流派,由于流派的差异,所习的心意拳风格、拳势与劲道都有很大的差别。为确保赛事质量,使上擂选手能打出心意门特点,发挥出真实水平,我们在赛前集训方面狠下了一番功夫,对各参擂选手进行了既相对统一,又相互区别且有一定针对性的特色训练,使大家在短期的集训中,技击水平能快速提高。说统一训练,即让每位选手都要通过传统心意六合门特色的技法模拟训练,按照传统心意拳的搏击要求,任意组合两名队员模拟擂台实战对打,每局打三分钟,打完三局,让选手们反复体会心意门的实战用法,劲道时间差、距离感,体会心意拳的实战技巧。说针对性,我们心意门前辈常讲,不怕十招会,就怕一招精,我们把心意门的把头子和十大形的每个招式都反复练习,找出它的巧妙之处,龙、虎、鹰、鹞、熊、鸡、马、燕、蛇、猴十大真形,让每位选手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打法,适合自己的招法,这样无论是个大力猛的,还是小巧灵活的,都能在把头子和十大真形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几把,使各位上擂选手都能灵活的体现出心意六合拳的养、练、用结合一体的妙处。通过刻苦训练,他们在技击技术、反应、速度等各方面技能都取得了很大的提高。

严格的实战训练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选手第一、二回合体力尚可,在第三回合时就会出现体力不支,技术动作不能充分发挥,只有挨打的份了。心意拳每形每把的单式盘练都是功、用一体的,功是体能,用是技击打法,打法是建立在体能的基础上,没有体能,打法用不上,既使有技法可用,也会因力量、速度不快,胆量放不开而节节败退。鉴于此,我们在传统训练的基础上又借鉴了现代搏击的训练手段,如打沙袋、打脚靶、手靶,增强耐力、体力训练。但遣憾的是,因为时间太短,耐力训练不够,我们的个别选手仍感到体力不支,影响了技击水平的发挥。

中国传统武术各门各派都有很好的功理、功法、练法、打法,并且功能相同,都是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防敌、护身、搏击取胜为目的。所以传统武术功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训练水平高低,习练者运用方法优劣的差异,纵观前三周的擂台,我们的选手同样是习练心意拳,个个身强体壮,都是习武多年,有些选手还是名师大师的正宗传人,但为什么就输掉擂台呢?这里边有讲究,比如第一周黑方选手身强体壮,力大无比,功力深厚,在前两场以较大的优势击败了体力欠佳、经验不足的红方,获得周冠军,这主要是因为黑方选手在集训中非常刻苦认真,对体力与实战训练都是一丝不苟地完成,并且平时注重临场总结经验,在心理方面更胜一筹。然而在复活赛中,黑方选手又意外的失败了,意外其实也在意料之中,因为黑方年龄偏大,体力不支。在激烈的搏击中,尤其最后一个回合,体力是最关键的,体力不够的情况下,再高的技术也难以发挥出来,失分败阵在所难免,所以建议今后参擂选手的年龄最好在35岁以下。

还有的选手台下拳术套路练的很好,发力很猛,看着吓人,说的也吓人,一拳能把人打飞,还是正宗传人,但一上台面对几百名观众,还有灯光摄像,顿时脑子一片空白,平时的高招、绝技一招也没有了,这是为什么?一是没有临场经验,二是平时只注重练拳套表演,不注重实战,实战训练太少。所以,作为《武林大会》心意六合拳的专家评委,通过近三场擂台的实战检验,我觉得传统技击技法的训练一定要重视实战训练,一定要配合现代体能训练,给古老的拳法实战训练增加一些新鲜的血液,要对传统技法训练给予全面继承、发扬,更要创新,获得这几周比赛胜利的擂主就是最好的证明。笔者在训练他们时,采取现代的体能训练来提高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以达到力量的大小、耐力的长短、速度的快慢,更好地帮助、促进心意拳的技术发挥和功力加固,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只有踏踏实实地练功,科学地训练才能台上赢人。

最后,祝武林大会越办越红火,感谢央视给我们这些民间武术爱好者搭建这一展示才华的平台,愿中华武术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上一篇:武当内家拳“白手”解析(下) 下一篇:对《怎样练好形意拳》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