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阿托品和异丙肾上腺素治疗QT间期延长的室性心动过速时的选择

时间:2022-09-04 08:41:48

基本情况与过程

患者,女,55岁。因反复晕厥20小时入院。20小时前,患者于打麻将时突然出现头晕,持续约10分钟后好转,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耳鸣、听力下降,休息后缓解。继续打麻将时突然出现晕厥,被送往县人民医院给予吸氧、输液等治疗,无明显好转,期间反复出现晕厥,时间几十秒到十几分钟不等。发作时,两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抽搐,面部肌肉痉挛,大汗,烦躁不安,无肢体肌力丧失,无口吐泡沫,无大小便失禁,无腹痛、腹泻。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阿-斯综合征收入心内科。

查体:血压95/62 mm Hg,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痛苦面容,查体合作,双肺呼吸音较低,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52次/分,律不齐,心音低钝,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入院心电图:①窦性心律;②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部分呈三联律,短暂室速;③心肌缺血,QT间期0.60秒。诊断为室性心律失常。

入院后,前3天先后给予利多卡因、胺碘酮、阿托品等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给予心肌营养,改善心肌供血等支持治疗。患者仍反复多次发作阿-斯综合征,心电监护均提示多次发作>5秒的尖端扭转型室速,自行终止,发作时间几秒到40余秒。第4天改用异丙肾上腺素维持心律后,患者精神较前有明显改善,血压114/60 mm Hg,呼吸18次/分,心率86次/分。心电监护提示窦性心律,偶有宽大畸形QRS波,T波倒置,QT间期0.48秒,较入院0.60秒缩短,未发作阿-斯综合征。继续给予降血压、改善心肌供血、营养心肌细胞治疗,同时继续用异丙肾上腺素维持心律。第7天,患者精神较前已有明显改善,血压120/70 mm Hg,呼吸19次/分,心率86次/分。心电监护提示窦性心律,未见宽大畸形QRS波,T波倒置,QT间期0.44秒,较入院时缩短,未再发阿-斯综合征。继续给予降血压、改善心肌供血、营养心肌细胞、纠正心功能治疗。建议患者植入心律转复防颤器(ICD),防止室速、室颤的发生,但患者家属目前暂不接受此项治疗,于第9天出院。

原因分析

该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的特殊点:①从心电图看,此患者为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其中可看到窦性P-QRS-T波;②使用阿托品提高窦房结兴奋性可以得到短暂窦性频率;③心电图中QT间期达0.60秒,属长QT综合征;④心电图中偶尔会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综合该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利多卡因、普罗帕酮治疗无效,由于其具有长QT特性,使用胺碘酮会加重尖端扭转型室速,可出现持续性室速甚至室颤。

药师提示

提高窦房结兴奋性,利用超强驱动抑制原理使异位节律点得到抑制,从而使心电活动顺序传导成为治疗的关键。

阿托品可对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窦房阻滞、房室阻滞等缓慢型心律失常,也可用于继发于窦房结功能低下而出现的室性异位节律。阿托品主要作用于迷走神经,属于间接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多。

异丙肾上腺素为非选择性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对肾上腺素β1、β2受体均有较强的激动作用,对α受体几乎无作用。主要作用于心脏肾上腺素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排血量和心肌耗氧量增加,普遍认为此药不但能预防阿-斯综合征,而且能即刻改善房室传导,小剂量0.5~1 μg/分钟运用,能使心率控制>50次/分。由于异丙肾上腺素可直接作用于β受体,兴奋窦房结,加上其静脉给药的半衰期为1分钟至数分钟,24小时内几乎完全随尿排出,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因此推荐选用此药。但其易诱发室速、室颤,使用时必须密切监测,仅在没有即刻临时心脏起搏时短期应用。

患者可以植入心律转复防颤器,以防止室速、室颤的发生,但ICD价格昂贵,一般家庭难以承担。

用药前一定要了解适应证、禁忌证,详细了解用药的注意事项,并引起重视。

康芝药业有奖知识问答上期答案

1.正确答案:A,B,C,D,E

2.正确答案:B

3.正确答案:E

4.正确答案:C

上一篇:血脂异常的他汀治疗及健康教育 下一篇: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