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提高策略

时间:2022-09-04 06:43:11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提高策略

一河北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广大农民健康、保护农业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目前,我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乡村卫生队伍建设都取得显著成绩,对保障农村居民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资源短缺,服务质量不高

我省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医疗服务能力不足问题比较突出。相对于城区来说,乡镇及农村卫生资源匮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由于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数量分布不足、诊疗条件欠佳、专业技术过硬的医务人员欠缺等原因,导致群众对这些医疗机构的信任度降低,群众倾向于选择县级及以上医院治疗就诊,从而造成县级以上医院就医的拥挤和农村基层医疗资源的闲置的并存局面。

(二)投入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施、设备短缺、落后

基层医疗卫生,特别是一些乡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设备陈旧落后、服务能力低,面临着“小病看不到、大病看不了”的尴尬局面,造成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不灵。村医务室对医疗设备的投入主要依赖医生和其家庭的收入,资金的有限性限制了其对医疗设施的投入。而乡镇卫生院虽然属于差额预算拨款单位,但由于补助很低导致一些乡镇卫生院连医务人员的基本工资都无法全额保证,更谈不上对医疗设备的更新和添置。因此,由于资金缺乏,投入不足,导致村医务室和一些乡镇卫生院房屋和内部布局均不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就医环境差,必要的诊疗设备和高精尖设备缺乏。

(三)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差,生活待遇不高,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医疗骨干人才短缺或断档、重医轻护现象,既缺少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技术过硬的学科带头人,又缺少业务骨干。基层医疗医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并且医护人员长期得不到专业的培训,专业技术水平难以得到提高。同时,由于政府对基层医护人员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工资待遇较低和工作环境差等问题,使得一些水平较高的医务人员向城市流动趋势加剧,基层医疗队伍流失严重。因此,农村整体医疗技术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医疗服务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群众不得不选择到大医院看病。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有待完善

总体来说,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相对顺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户对新政策认识不到位,一些农民对政策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监督机制不健全,基金管理透明度不高,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没有落实;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不完善,卫生院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仍十分缺乏,服务能力低,满足不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同时还存在报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补偿机制不合理、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等问题。

二河北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提升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支持

1.政府应该在政策法规上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给予鼓励和支持。尤其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政府应在政策、技术上给予优惠和帮助。农村整体的卫生资源配置比较匮乏,特别是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稳定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为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加强卫生队伍的管理和建设等措施来提高农村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2.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财政资金投入。财政支持适当向基层卫生倾斜,一定程度上校正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严重不足,使得群众更多享受政府卫生投入带来的好处,获得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保证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费,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从而建立科学的医疗发展模式与适应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运行机制。

(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条件

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卫生工作投入和建设,满足农民卫生服务需求。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主要依靠中央、省项目资金,多渠道筹措资金,对达不到用房规定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改造和扩建。同时,还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的更新投入。合理制定医疗设备配置规划,补充先进的、必要的新式设备,彻底解决农村卫生设备短缺落后的问题,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就诊需求。

(三)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人才建设,提高卫生服务技术能力

制定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政策措施。提高现有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可通过岗位培训、到省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等方式,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技术骨干。同时,应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人员工资待遇,吸引并鼓励更多优秀的医护人员自愿到农村去。通过政府和个人共同负担经费的模式,为基层卫生机构定向培养大学生,优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结构,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技术能力,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卫生医疗服务水平

1.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充分了解新农合政策。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能够对新农合的有关政策规定对农民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和解读,让农民能够对该政策充分了解,并对参保农民在缴费、报销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上加以建议和指导。2.加强对新农合运行的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应出台较为详细的配套文件,规范约束定点合作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采取动态管理、择优选择的原则对医疗机构进行管理,切实保护参合农民的权益。各地区可建立新农合信息交流网,及时更新新农合补偿、医疗机构服务等情况,让广大群众参与交流讨论,接受人民监督。加强基金管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封闭运行机制,实行管用分离、钱账分离的管理制度,确保基金安全运转。同时,采取多方位监督相结合,使基金使用公开、公正、公平,增加基金使用透明度,保障参合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3.优化服务流程,完善补偿机制。建议相关部门就报销流程上出台并完善相关规定,简化报销程序,使病人、医疗机构、管理机构能按标准流程进行报销,减少农民为办理手续而浪费的时间和大量费用。另外,新农合补偿机制中侧重于住院统筹补偿模式,而在实际中农民对于门诊报销需求较高,因此,在住院统筹的基础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门诊统筹方案,提高门诊费用补偿比例,科学探索和制定合理的报销比例和补偿范围。这样既能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同时又能减少过度医疗和资源浪费,进而促进新农合的稳健良性运行。

作者:何锡金王岩工作单位:邢台学院河北省电力公司

上一篇:六省农村医疗发展主成分分析 下一篇: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