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发生桉树尺蠖虫害的风险评估及防控

时间:2022-09-04 05:51:04

漳浦县发生桉树尺蠖虫害的风险评估及防控

摘 要:该研究以漳浦县桉树尺蠖的发生情况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及评价指标体系,从分布情况、传播能力、潜在危害、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等方面计算得出桉树尺蠖的危险性等级R值为1.66,为中度危险,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健词:桉树;尺蠖;风险评估;防控

中图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3-0115-04

桉树(Eucalyptus spp.)是含有1000多个物种的桃金娘科桉树属的植物总称,具有干形好(通直)、生长快、产量高、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被世界各国广泛引种种植[1-2],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药用等多种用途[3],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近年来,闽南地区速生丰产桉树林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目前漳浦县桉树的种植面积已达3.67万hm2,总蓄积量达到了250万m3,是漳州市桉树种植面积最多的县。但是,大面积人工纯林的发展,导致了病虫害的大面积暴发成灾,如2008年漳浦县长桥镇等地暴发了严重的桉树尺蠖危害事件,对漳浦县生态建设构成了很大威胁,对桉树生物量和木材材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4]。而有害生物风险的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称PRA)工作成为了重要的评价判定方法,越来越受到生态专家的重视[5]。因此,有必要对漳浦县桉树尺蠖进行全面可靠的风险评估分析,判定其危害等级,为进一步科学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管理策略提供可靠依据。

1 研究背景

1.1 分类地位 桉树尺蠖(Buasra suppressaria Guenee),又名油桐尺蠖、大尺蠖、量步虫,属鳞翅目尺蛾科。

1.2 生物学特性 桉树尺蠖是一种食叶性害虫,幼虫食性广,以取食桉树叶片危害为主。桉树尺蠖在漳浦县一年发生3代(表1),以蛹在土层越冬,一代成虫发生期与早春气温关系很大,温度高时始蛾期就比较早。幼虫盛发期分别在5月上旬、7月中旬和9月上旬,幼虫有吐丝下垂并随风飘动传播,对温度敏感,白天上树取食。成虫多在晚上羽化,白天栖息在高大树木的主干上,有趋光性,可短距离飞行。

2 风险定性分析

2.1 分布情况 漳浦县桉树尺蠖主要分布在长桥镇、南浦乡、石榴及绥安镇等5个乡镇,分布面积2666.67hm2,全县桉树面积36666.67hm2,桉树尺蠖分布占寄主面积的7.27%。国内其他省份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等省。

2.2 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桉树尺蠖幼虫可随风传播,成虫的迁飞能力比较强,能够在较短距离内较快地扩散开来,而远距离的传播主要是依靠带虫或卵的寄主植物调动等人为活动。桉树尺蠖寄主范围广,生存的适应性强,其繁殖能力和抗逆性也特别强,因而检疫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防治和铲除彻底。要防治该虫的蔓延,要群防群治,统一部署,方能达到防止其扩散的目标。

2.3 潜在危害 一旦传入并侵入桉树树体,虽不能造成树木死亡,但取食叶片,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病害,桉树生长受损严重,受损严重的桉树林分如同火烧,对环境、生态等影响严重。

2.4 受害寄主植物及其分布 漳浦县寄主桉树分布广,所有乡镇都有分布,除5个主要已受害的乡镇外,还有诸多乡镇以及邻县的一些乡镇。

2.5 危害性管理难度 桉树尺蠖较易识别,一般技术人员就可掌握,若群防群治,防效可达80%。

3 风险定量评估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6],以漳浦县桉树尺蠖发生的实际情况对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进行赋值,具体指标和分值详见表2。

(1)P11=2666.67hm2/2666.67hm2=7.27%,P1=1.85;

(2)P2采用等权连乘关系,

P2=[P21×P22×P23×P24×P255]=1.53;

P3采用加权累加关系,P3=0.4×P31+0.4×P32+0.2×P33=1.8;

P4采用替代关系,P4=Max(P41,P42,P43)=3;

P5采用加权累加关系,P5 =(P51+P52+P53)÷3=0.83;

R=[P1×P2×P3×P4×P55]=1.66。

参照《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中的表C.2“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等级划分标准”[6],结合漳浦县桉树尺蠖有害生物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1.66的结果,判定当1.50≤R

4 防控措施

4.1 调查与监测 林业主管部门不仅要进行定期调查和监测外,也要广泛宣传林农进行自查,齐抓共管,主要监测方法有:远看树叶发黄,近看树叶缺角,低看地上虫粪。

4.2 防治方法

4.2.1 白僵菌防治 在桉树尺蛾羽化期后约15d,即约4月底施放白僵菌,可采用喷粉方式。由于5、6月份,闽南地区温度偏高,大多会超过30℃,会降低白僵菌的活性,所以6月份后一般不建议施放白僵菌。

4.2.2 Bt喷粉防治 在5月上旬及7月中旬,会有幼虫取食盛期,需及时采用Bt进行防治,如果虫口密度太大,可添加菊酯类药剂进行应急防治,防治过程需注意蜂、蚕及水库养殖的安全问题。

4.2.3 灯光诱杀 利用桉树尺蛾具有趋光性,可采取挂设诱虫灯进行诱杀,成虫的羽化盛期为4月中旬及6月中旬。

4.3 开展联防联控 由于幼虫有吐丝随风传播习性及成虫有近距离传播的习性,防治时联防联控,多方筹集资金,结合林业综合保险业务,防治费用采取“保险公司理赔一点,林业主管部门补贴一点,业主出资一点”的办法,聘请专业防治队伍或飞机统一安排进行防治,达到联防联控。

4.4 开展科学研究 收集相关资料,积极探索防治方法,如进一步探索采用尺蠖核多角休病毒进行防治,结合高校和林业科研究院所的科研优势,研发新方法、新技术等来助推漳浦县桉树尺蠖的防治工作。

5 小结与讨论

桉树尺蠖在漳浦大部分乡镇均有分布,并有5个主要乡镇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是漳浦县已发现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之一。通过对漳浦县桉树尺蠖风险评估分析,其风险值R为1.66,表明桉树尺蠖在漳浦县的危害为中度危害,如果不加以防控,极有可能扩散至全县大面积暴发成大灾,引起严重的危害后果,造成不可估量经济损失,对全县林业生态体系将构成较大的潜在威胁。

林业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将林业的重要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需要了解和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其检疫和防治手段等方面的可靠资料[7]。因此,漳州市(乃至全省)各h林业局及相关部门需要联动起来,更加系统地收集桉树尺蠖发生发展规律相关的观测数据,并建立和完善关于桉树尺蠖的数据库,为进一步评估分析桉树尺蠖的风险性和研发防治方法与技术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持;同时,对可能影响漳州市桉树生长、桉树森林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安全的桉树尺蠖开展可能存在风险的分析与预测,提出相应可靠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技术手段,以减少其危害。

参考文献

[1]祁述雄.中国引种桉树与发展现状[J].广西林业科学,2006(4):250-252.

[2]谢耀坚.中国桉树人工林发展经营初探[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5):59-64.

[3]王承南,曹福祥,黄赤夫,等.桉树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综合利用[J].经济林研究,2004(3):57-59.

[4]邹华南.油桐尺蠖危害对桉树生物量和木材材积的影响[J].生物灾害科学,2015(1):35-38.

[5]李娟,赵宇翔,陈小平,等.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赋分标准的探讨[J].中国森林病虫,2013(3):10-15.

[6]国家林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2588-2016)[S].2016.

[7]唐彩蓉,粟建荣,蒋诗芸,等.大竹县松材线虫病潜在风险评估分析[J].四川林勘设计,2017(1):27-33. (责编:张宏民)

上一篇:基于光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研究 下一篇:科技创新促进天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