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18年的爱情絮语

时间:2022-09-04 03:47:00

横跨18年的爱情絮语

一对固定的主人公,一位导演,同系列的一个题材的电影拍了将近1/5个世纪,这种例子在影史上并不多见。《爱在日出/日落/午夜》系列既是这样一部被影迷奉为爱情圭臬的电影。继之前1995年的《爱在黎明破晓前》、2004年的《爱在日落黄昏时》之后,2013年的暑期,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前》终于上映。美国青年杰西(Ethan Hawke 饰)和法国女孩赛琳(Julie Delpy 饰)在第一部电影中还只是在维也纳度过那难忘的一晚不得不依依惜别,在9年后第二部中他已成为作家,并因他的小说和赛琳在巴黎重逢再续。现如今,又一个九年过去了,剧中那一对在观众心目中不老的恋人也在影片至此给了所有人一个大松一口气的交代:杰西与赛琳已经一起生活并有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影片展示的正是他们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南部小岛度假的最后一天。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和两位主演就像与影迷在赴一个每9年的约会,尽管三部曲的制作跨度长达18年,但故事的情节却毫不复杂,甚至没有什么大的起伏与矛盾冲突。这三部电影也许属于话痨爱好者,但这种只采用人与人之间对话讲述故事的方式却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人生的丰富性。两位主人公在游走各处时不断地讨论着文学、爱情、人生的话题,对于情侣们来说,除了利比多的因素,世界观的合一也许是支撑爱情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了。

《爱在午夜降临前》是这爱情三部曲之中的最后一部,最终成就了这对历经漫长岁月考验的情侣。而在影片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在片尾的演职员名单中,导演最终将这部电影献给了一个叫艾米·赖豪普特(Amy Lehrhaupt)的人。

25年前,时年29岁的林克莱特在费城拜访他的姐姐,在从纽约返家的途中极其偶然地停留了一夜,正是那里,他结识了年仅20岁的赖豪普特,并与之共度了愉快的一晚。“从午夜直到凌晨六点”,“四处闲逛、调情、做着那些你现在永远不会去做的事”,就像在《爱在黎明破晓前》一样,他们所做的绝大部分事情就是聊天,“聊艺术、科学、电影,聊所有东西”,这令林克莱特难以忘怀了经历也正是激发了他构想并执导《爱在黎明破晓前》的灵感。

林克莱特向赖豪普特提到过自己想因此拍电影的主意,他告诉对方,自己想把这种在两人之间流动的自如的感觉给留下来,并拍摄成电影。同样的体验必定存在于各种心有灵犀的情侣当中,并激发他们的认同感。一个浪漫的夜晚可能只是稍纵即逝,但若将之以某种形式挽留,会让其变得永恒。

然而,现实永远没有电影那般来的更具有幻想性。林克莱特与赖豪普特的人生道路和电影中的杰西与赛琳不同,他们不可避免地走向越来越不同的境遇。影片中的两人约定6个月后再次见面,而现实中的这两个年轻爱人在互相交换了电话号码后试图保持长期的联系。他们给对方打过几次电话,但“异地恋”显然是对双方感情造成最大困扰的主要原因。“这种关系实在是疲惫不堪,我们的关系慢慢的就虎头蛇尾的结束了。”导演林克莱特说,“所以在电影中,我也将这种遗憾反映了出来,电影里的主人公很是理智,他们自己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大陆上,这段感情不太可能发展下去,我们就尽情投入这一个夜晚吧。’”

林克莱特不久后就和其他合适的对象相处发展,他再没有和赖豪普特联系过。虽然在拍摄电影的时候,他的确幻想过也许“她会出现在《爱在黎明破晓前》的一次放映时。”——就如同《爱在日落黄昏时》中,赛琳出现在杰西的新书读书会上,而那本书就是依据他们共处的那一晚而写的。林克莱特这样设想着,赖豪普特当然没有出现在影片放映式上。

事实上,她再也没有出现过。林克莱特并不知道,赖豪普特已于1994年5月9日死在一场摩托车车祸中,那时还不到她25岁的生日。而见证了二人相遇并相爱的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则仅仅于几周后开始拍摄。林克莱特直到3年前才获悉她的死讯。导演林克莱特和作为男主的伊桑·霍克均感到悲痛万分,不过他被劝慰,如果未曾有这样一段难忘的经历,这部电影也不会诞生。某种程度上,早逝的赖豪普特的生命正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在电影中得到了延续。林克莱特曾为此感叹:“谁也不知道我们怎样在彼此的生命中交织回荡出声响,但她是这回荡声响的灵感。”

这三部相关“爱的絮语”系列电影拍摄了快20年。无论是对导演、演员还是观众,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见证和领悟人生中最为珍贵的片段。在影片中,导演借助赛琳的口遗憾地表示,“人以为自己会遇到更为精彩的际遇,但其实是没有。”生活本身的残酷性也许会让美好变得无奈,浪漫的爱情也许终将被日常的琐碎而消磨殆尽,然而那些异常珍贵的美好,其价值并不会因此丧失掉魅力。“那种感觉,那种他们曾经拥有的,回荡在他们之间的,漂浮在空气里的东西”,导演林克莱特表示,他把它变成了电影,最终在时光中见证了某种永恒。

上一篇:小复式里的大乾坤 下一篇:琴台大剧院2013秋冬演出季·名家名团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