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向小学过度的数学教学工作探讨

时间:2022-09-04 03:11:31

幼儿向小学过度的数学教学工作探讨

摘要:学生从幼儿学习步入小学的学习将面临许多变化,由于受各种变化的影响,小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小学学习,学习成绩一度下滑,甚至导致过去的一些机灵的小孩可能变为学习的后进生,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击了他们的自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由幼儿学习步入小学学习这一阶段所面临的学习转型问题,本文就此话题作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学;小学教学;数学过渡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162-01

数学教学历来就是一种启发式的学习,它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理科性课程的基础。因此,良好的数学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智慧的法宝。但是,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学生在每个学习转型期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幼儿升入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对学生而言,就成为一大难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很多学生不能将知识进行有效衔接而最终在学习中落伍呢?就此问题的原因分析于下:

一、 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特点分析

(一)环境与心理变化。对于许多刚从简单的幼儿学习步入正规学习的小学生来说,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的教材,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集体……新生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许多小孩在幼儿园时都是由教师哄着引导着学,他们没有主动自觉学习的意识。但到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的学习就变得相对严格,相对正式,这对于小孩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学习转变。小学生们不得不进行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培养,正规的学习纪律的约束,使孩子们心理变得紧张,加之新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又使孩子们面对许多新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时还会导致孩子们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厌倦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指导与引导,以便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主动学习意识,使他们自小就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幼儿数学教学主要是教师的引导,要求孩子们动手操作,看录像等,以培养孩子们的形象思维为主。但小学数学的教学已经要求孩子们要有最基本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和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这就对数学老师的教学相应的也提出许多新要求,要求教师们要做好幼儿的心理指导工作,因为有了积极健康的心理,才能保证孩子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树立孩子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排除他们对学习的畏惧心理。小学数学课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开始确实有些很难理解的抽象概念,使他们开始就处于束手无策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幼儿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不同严重影响到新生的学习过渡和学习效果。

(二)课时的变化。在幼儿学习中,孩子们的教材内容少,图片多,形象具体,且题型都是简单的加减运算,课时充足。孩子们学习完了之后还有大量游戏的时间,有利于大脑的调节与放松。因此,学习效果好,在游戏中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而到了小学,由于知识点增多,加之,学生学习课程的增多,平均到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也就大大减少。同时,由于小学课程灵活性的加大,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这也就影响到孩子们数学学习从幼儿到小学学习的过渡。

(三)学法的变化。在幼儿学习阶段,教师讲得细,题型生动,图片形象具体,有利于孩子们形象思维的形成;加之孩子们被引导善于动手动脑,练得勤,练得熟。考试时,也只是由老师简单的问几个问题而已,因此,孩子们没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因而热爱数学学习。到了小学阶段,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手把手地给每位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因而学生自己要进行知识的思考与整理,还要进行正式的考试。长此以往,就会给孩子们造成心理负担。因此,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选择性,这一阶段部分学生还会养成不良的偏科习惯,所以,小学数学教学非常关键,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幼儿学习的简单形象化快速有效地过渡到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复杂抽象化。要求学生勤于思考,触类旁通,独立解决问题。使其有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 搞好幼儿数学教学向小学的过渡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幼儿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小学数学中由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对刚步入正轨学习的小学生来说困难较多。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实际出发,采取“分层次,有步骤,多练习”的教学方略,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步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步伐,逐步加快教学进度。在知识导入上,由多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引入,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的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重难点进行适当的总结归纳。

(二)加强学法指导。小学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等。具体应注意一下几点: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考卷评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三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好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

(三)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数学学习的良好过渡。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如何搞好数学教学的过渡与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以为,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从幼儿刚步入小学的新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是十分必要的。注重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差生,还应注重多辅导,关心理解他们。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激励与鼓励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上一篇:优化课堂教学 让学生“动”起来 下一篇:浅析物理课中的探究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