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参与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9-04 12:22:59

家长参与教学的思考

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同样也是家长的事,这早已成为一种共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内容包括学校的管理、教学、活动等层面。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参与学科教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是单纯地随堂听课,也不是课后监督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它需要家长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教师共建课堂,将课堂搬出教室,延伸课堂空间,拓展学科教育的内容。这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

一、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的尝试与探索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无论是科学概念的建立、科学规律的发现,还是学生兴趣的培养、科学素养的提升,都必须让学生经历实验和验证,在亲历中获取和养成。金华市艾青小学的老师们在科学课教学中,提出并实施“家庭实验室”这一活动概念。

(一)“家庭实验室”活动流程

“家庭实验室”活动是指除了在课堂教育中的探究活动外,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的一种实验活动,它以家庭为据点,挖掘家庭中优势的科学课程资源,结合科学教材中的拓展活动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出适合家庭开展的实验,并动员家庭所有成员参与相关活动。需要说明的是,“家庭实验室”活动只是对小学科学课堂教育的补充,家长并不等于老师,也不能替代传统的课堂教育。它是针对科学教材的前伸后延性活动而设计的,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兴趣的激发、知识的延伸、生活经验的积累、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视野的拓宽。

(二)“家庭实验室”活动策略及成效

每个家庭的实际条件,包括家长的能力和智力都有所不同,所以家庭实验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让学生围绕所学的原理和规律,因“家庭、学生”而宜设计实验活动。家庭实验主要是家庭的行为,它的落脚点是家庭、家长,主角是学生,尽可能发挥家庭资源的优势是设计的重点所在。科学教师的作用就是当好配角,设计平台,挖掘资源,做好服务工作。指导学生把家庭科学资源设计成可以探究的各种活动,让学科教学的课外延伸成为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的渠道,帮助家长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家庭实验”平台。

1. 设计平台促家长亲历“课外作业”

学生根据自己家庭优势的课程资源,设计出可在家庭开展的实验活动后,需要真正付诸于实践,否则就毫无意义。而要展开相关实验活动,开发和利用好家庭实验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支持必不可少,让家长辅助学生建立实验室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建立实验室包括场所的选择、环境的布置、器材的准备等几个环节。

以上环节中,教师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回家操作,促使家长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家长们通过帮助孩子设计家庭实验场所,购置实验器材,辅助孩子制作实验工具、帮助建造家庭实验室,以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2. 主动邀请促家长参与效果提升

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一般来说,只要学校告之家长如何参与,大多数的家长还是愿意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如果能以主动积极的角色邀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特别是书面邀请方式突显对家长的尊重,家长的参与程度会更深,参与效果也会更好。

①走进学校

如家长开放日的时候,科学教师可以通过让家长亲历、再现孩子在课堂上的探究活动,让家长也来体验一下科学探究的乐趣,这就能够产生多方位的综合效应。如在一次家长日活动中,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设计制作并放飞一个简易的热气球。

②书信告知

教师可以主动致信家长,就孩子们科学课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实验情况和家长进行沟通,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实验活动。如通过书信的形式,让家长知道孩子在下一阶段的科学学习内容,特别是那些需要在家里开展的拓展活动。同样一个活动,有无老师正式书面通知,对其完成情况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③博客日志

有的科学教师通过博客日志引导家长关注和督促老师布置的观察和实验,尤其是一些中长期观察实验。如栽培、管理植物、饲养动物、观察记录月相变化、观察记录天气、气温、风向变化,等等。

3. 招募志愿者促课程资源优化

家长志愿者是指家长以志愿者的形式义务参与孩子的实验活动,共同承担孩子的科学教育,是家长参与学科教育中一种高层次的参与方式。通过邀请家长参与科学活动,可以使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更为有效,也能使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地位和价值,为能成为志愿者感到光荣,同时家长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很好地为孩子树立榜样,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家长志愿者参与的方式可以是活动的技术顾问、赞助者、组织者、安全保障者等。

4. 有效评价促项目良性循环发展

家庭实验评价是指对家庭实验效果作出判断并达成共识的价值取向,它支配或决定着家庭实验评价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设计“家校合作”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既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家庭实验室”活动取得成效的有力保证。评价形式可以是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对学生的实验情况作出评价,也可以是同学间进行互评,或是学校直接进行评价,如授以“科学小实验家”等荣誉称号。

艾青小学的“家庭实验室”活动使科学教学从课堂走向课外,弥补了常规科学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发展、人人都能体验成功”的教育价值。通过“家庭实验室”活动,学生喜欢上了科学课,由于强调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促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资源、寻找素材,可以使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发展。同时,将家长吸引进来,不仅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课程资源,而且在构建家校合作,特别是家长参与学校教学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另外,教师在该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审视和更新自身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师素养,促进了自身专业发展。可以说,该项目促进了学生、教师、家长三方的共同成长。

二、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的提升策略

艾青小学“家庭实验室”在开展实验过程中,也遇上了一些问题,集中体现为:一是家长素质和观念等原因,部分家长参与度低,积极性不高;学校态度暧昧,举棋不定,缺乏制度支持和智力服务;教师思想与能力准备不足,容易产生倦怠感。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以为,通过制度建设、智力服务等方式促使家长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提高家长参与教学的自愿性、胜任性、功能性与可行性。

(一)加强家长参与教学的制度建设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成效与学校的态度有着重要的关系。学校应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参加的“家长参与”实施小组,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做到各个环节都有人负责。必要时可在全体教师和行政人员中实行“承包责任制”,“包”家长、“包”学生,并将“承包”效果与晋级、晋职、奖惩挂钩。与此同时,还可以与学生家长订立“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此外,还可以创造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交流的平台。比如通过博客、校园网站、QQ群等网络平台开设栏目。这样,因工作繁忙无法直面学校的家长,可以通过网络来掌握学校教育的动态。另一方面,家长之间也可以进行经验交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二)加强对家长参与能力的智力服务

并非每个家长都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因此,学校要主动承担起提高“家长参与”能力的指导和培训,可以借助“家长学校”或“家长课程”的形式,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信心与能力。

一是使家长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更新其思想观念。《义务教育法》规定,家长不仅有义务让子女接受教育,同时也有权利监督、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新课程改革也要求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全面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有研究指出,51.82%的家长获取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途径是由学校宣传。可见,学校做好对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工作,其效果是明显的。在具体工作中,要确实转变家长传统教育观,明确家校教育合作的通畅、深入是取得孩子教育成功的关键之举。同时,明确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是一种全面的、主动的参与,家长与教师是平等的教育决策者、实施者、评价者,家长完全有能力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教师共同设计、实施、评价、调整孩子的教育内容,从而提供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的自信心。

二是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参与能力。在《家庭实验室》项目中,多数“家庭实验室”选择简单的动植物观察作为实验对象,活动内容单一,层次不高。家长表示,自身科学素养偏低,只能指导孩子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可见,提高家长参与教学的能力是迫切的。对此,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长课程培训,编撰和提供系统的实验操作手册,提前指导家长熟悉和理解基本的科学原理,率先掌握一定的科学实验步骤。一般而言,成人的理解力和接受力要优于孩子。因此,在接受预先知识辅导的前提下,家长有能力指导、带领孩子开展较为复杂的科学实验或发明制作。同时,学校也可以不定时邀请专家、有经验的教师、热心的家长举行专题讲座。在内容上注意不同年龄段家长的需求,培训和指导的目的在于让家长有充分的准备和能力参与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地完成亲子间的合作学习。

事实上,教师也需要培训和成长。艾青小学的老师在《家庭实验室》项目中明显感觉疲倦,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教师的工作准备和责任并不减少。相反,教师需要与家长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要对家长进行业务指导而变得更加忙碌。同时,对教师的沟通能力、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参与教学,要求教师改变观念,转变立场。改变“一言堂”的授课方式,以探究教学为主,与家长、学生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内容,评价教学效果。所有这些,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建立全员参与的立体性评价体系

小学科学教学中很多探究项目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才能完成。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决定了只有通过及时交流、评价、激励等手段,才能让他们在享受到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更积极地参与到家庭科学教学中。也就是说,对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随时评价、适时指导、及时表扬”,有助于保持小学生的参与热情。但是如果教师过分依赖评价手段,家长过于关注评价结果。导致家长为了孩子得到“优评”,会更倾向于容易获得成果的项目进行,忽视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和项目本身的探究价值;甚至有些家长不惜代劳,孩子成了观众,自己成了主角。因此,转变评价观,建立全员参与的立体性评价体系,是类似于“家庭实验室”项目高质量完成的重要条件。首先,家长也是核心的评价主体。因为,家长参与教学常常是在学校之外进行,因此,家长比教师更了解孩子的表现和成长变化,在评价时表现得更加知情。其次,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进步是多元的、复杂的。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内容,因此,孩子应成为评价的主体之一。也就是说,孩子的自我评价也应充分体现在评价结果中。一份全面、客观的评价,至少包括家长、孩子、教师三者的评价,是他们集体判断的结果,这样的评价结果能够得到家长和孩子的充分认同,并对家长主动参与教学以及孩子期待家长参与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激励性。

【陈芸,浙江省金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上一篇:海绵肾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下一篇:高圆圆,用旅行来领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