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活学单解放学习力

时间:2022-09-04 12:12:16

巧用活学单解放学习力

【摘要】通过对阅读教学中引入“活学单”的必要性和操作技巧的阐述和探讨,研究活学单对于解放学生学习力的作用和深刻影响。

【关键词】活学单 学习力 学前导思 学中导辩 学后导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89-02

一、课堂求破局 直击学习力

2000年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使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小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的特殊能力。

最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小学生语文的特殊能力,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基石。

学习力(Learning Capacity)是近年提出的一个新词,指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个人的学习力,不仅包含它的知识总量,即个人学习内容的宽广程度和组织与个人的开放程度;也包含它的知识质量,即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还包含它的学习流量,即学习的速度及吸纳和扩充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看它的知识增量,即学习成果的创新程度以及学习者把知识转化为价值的程度。

综合以上所述,个人以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那就是语文听、说、读、写(现在还应该包括“问”的能力)读写四大能力习得、累积、扩充和创新的能力。

二、巧用活学单 解放学习力

(一)理论基石

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陈鹤琴十七条教学原则中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陈鹤琴说:“‘做’这个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经验的,都要靠‘做’的”。”所以,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当让他自己做。”

她还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这一条原则的理论依据是,按行为心理学说来,思想原来也是一种行动。儿童不仅喜欢动手、动脚,而且也喜欢动思想。因此,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各种教学,都不应该直接去说明种种结果,应当让儿童自己去实验,去思考,去求结果。陈鹤琴说:“直接经验、自己思想,是学习中唯一的门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知识获得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

在这样的理论指引下,我将“活学单”引入语文学习,希望学生通过它可以实现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的主张。

(二)现实困顿

语文阅读教学高耗低效,一直是语文界的一大痛楚,我以为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束缚教师的思维和手脚――不敢放手让学生质疑,怕课堂难以驾驭;不敢正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向来以“授业者”自居;不相信学生拥有的创新能力,以“讲”课为主。导致我们的课堂是“讲堂”,我们的行为是“授业”――先教后学,学生的思维、语言受到严重的束缚。

“重老师,轻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过程”的积弊让语文课堂不仅举步维艰,甚至裹步不前。

(三)且行且思

多年摸爬滚打在教学一线,喜欢反思的我发现一个教学规律――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了活动的教学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才可能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并有可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这也许就是在印证建构主义的主张吧?于是,我在授课之前就引入“活学单”作为学生学习的一把“拐杖”。

活学单的设计要体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兴趣点,是导学的主要手段。活学单的使用中教师要注意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学习,主要包括导趣、导思和导行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相信“活学单”绝非我首创,语文界还有类似的其它称呼,我也研究一二,以下更多的是自己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体会出的活学单操作技巧:

1.预习前置 学前导思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的学习方式。活学单可以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而根据课型、文本体裁设计的活学单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提前接触学习材料,为正式学习做好思维导向的作用。

2.合作学习 学中导辨

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是一次革命。

反观当前新课程改革中众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我发现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合作时机随意安排欠考究、合作深浅脱离学力欠考虑、合作内容脱离学情欠合理、合作时间主观臆断欠考量。

“合作”学习应该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所以“合作学习”的前提应该是“自主学习”。而活学单前期介入了学生的预习活动,就使得学生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变得有的放矢、顺理成章。

小组合作以后,大家互相修正、提出小组共同的认可的学习结果再到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此时必然会面临组际间思维的碰撞。

那么,思辨的基础是什么?就是课前和课中一直在使用的活学单――学生可以拿出活学单中自己提出的依据:“那是我家的房子。在这个世界上,它是我家仅有的一点财产。”所以他会倍感痛苦;从“前额滚下了大粒的汗珠”的神态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不是因为不愿意又怎么会流汗呢?这样的思辨不仅不会“乱课”,只会增长学生的智慧――人物的心情可以是复杂的,因为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体会人物形象千万别单一化或平面化。

3.作业设计 学后导练

每一堂课设计的活学单上,都有老师精心设计的“检测反馈”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过手,及时反馈,将平时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化整为零,学习起来既轻松又有趣。

陶行知提出“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我们要解放学生的头脑,鼓励学生敢于动脑、善于动脑,激发学生对问题主动探索的精神。

古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引导教育对象,给其一个方法,一种工具。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利用活学单,使学生摆脱一切束缚其思想的观念、方法,开拓思路,养成多角度、多立场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其创造力。

三、研究活学单 课堂显活力

今后研究的方向:

1.不同学段,针对学习力层次的不同,活学单的设计应有学段的特点和侧重。

2.可以尝试在活学单中设计分层练习或可选择活动设计,便于学生根据学力选择完成。

陶行知说:“古今中外所发现的第一流的真知灼见,无一不是从做中得来的。”

在英语里有这样一句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活学单就是这样一张在全程中“服务于学”,目标追求“会学”和“创学”,让学生高度参与教学过程的拐杖,因而,它一定能更大地解放学习力,是教师新课改理念下的二次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

[2]《小学语文“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六大解放”》 如皋市东陈镇丁北小学 薛亚兵

[3]《陶行知教育文集》

[4]《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陈鹤琴

[5]《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 张海晨

[6]《高效课堂22条》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9年5月第1版 李炳亭

上一篇:浅析数学课堂教学评语 下一篇:《我爱我的家乡》单元教学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