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个小村庄做篇“大文章”

时间:2022-09-03 09:34:15

29个小村庄做篇“大文章”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这句杜甫用来描写江畔美景的词,恰好也可以描写大庄科乡的“绿”:植被覆盖率98%,森林覆盖率47.51%,林木绿化率85.69%,大庄科乡境内是里里外外通透着“绿”。而白居易“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的句子又可以拿来说说驱车前往大庄科乡途中所见那漫山红叶的美号以及内心深处被勾起的那份欢兔一般的诗情画意。在125.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9个行政村延联勾勒出北京市延庆区大庄科乡的地域图,这个坐落于北京市延庆区东南部的深山区乡镇,多山、多林地、多突石与峻峰,风景优美。当然不止于此,细细寻来,你会发现这里有故事、有历史,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浑然天成一个“世外桃源”。

2016年10月19日,本刊记者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赏着红绿相间的山间美景深入到大庄科乡进行采访,为大家翻开那些沉淀在深山乡镇的美丽故事……

明方向:

环境建设是立乡之本

记者:荣乡长您好,一路来到大庄科乡,看到绿树成荫,红叶如铺,果实如坠,空气沁人心脾,所以先请您介绍介绍大庄科乡的自然生态环境。

荣欣锋:好的。大庄科乡位于延庆区东南部,属于深山区乡镇。距北京城区40公里。地域面积是125.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5300多人,常住人口比较少,约3000多人,按照这个比例来说可以说是地广人稀。人员结构上偏重于老年人和小孩儿。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东南与怀柔区黄花城镇为邻,南与昌平区长陵镇接壤,西、北与本区井庄、永宁镇毗邻,是延庆区联接怀柔区与昌平区的重要枢纽。大庄科乡辖区下辖29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辖区内多山、多林地、突石和峻峰,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东有莲花山森林公园、白龙潭、汉家川,西有双秀峰自然风景区、南有旺龙潭峡谷自然风景区、龙泉峪古长城等多处景点。全乡植被覆盖率98%,森林覆盖率47.31%,林木绿化率85.69%,乡域内有8株一级古树、7株二级古树,其中最古老的树龄达700年,乡域内盛产板栗、核桃、红果、栗蘑等农产品,素有“瓜果之乡”的称号,水果产量很大,是老百姓的主要产业,在北京及周边小有名气。大庄科乡经济构成主要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无规模以上工业,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

记者:听您介绍,大庄科乡的美浑然天成,堪比“世外桃源”,但我们在走访中发现,这里不仅仅有天然的美,每一个村庄的环境卫生都做得非常好,不仅干净、整洁,村道上更是多见装点景色的花圃和小景观,请您介绍一下大庄科乡的环境整治工作。

荣欣锋:再美好的自然环境,没有人爱护和治理维护也不行。鉴于大庄科乡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延庆区委区政府对大庄科乡的发展定位,大庄科乡历任领导都把环境建设作为立乡之本,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非常重视。专门组建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环境建设办公室,处理日常环境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生态环境包含很多方面,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诸如空气、水环境等都需要管理机构时刻关注、精心呵护。对于大庄科乡的环境和生态建设,我们除了高度重视之外,还会抓住契机,积极争取参与中央和市级的环境整治项目,加大资金投入用于环境建设改造。做好乡村环境规划工作,坚持重要自然资源的保护及储备,保留乡村自然古朴的特征,尽量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向“生态化”和“景观化”发展。

其次是加强对环境建设工作者的管理,做好具体工作,注重实效。全乡设置了189名保洁员,并签订责任书,落实了卫生保洁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乡级保洁队,对村庄环境卫生进行督查。针对村干部应该担负起环境卫生的管理职责,设立了环境卫生奖惩制度,即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各村的环境卫生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的评价检查,对发现的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取证、公示,对各村检查情况进行打分、排名,再根据整体评价情况进行奖励和处罚。与此同时,为加强与村干部沟通,加强各村环境建设,利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建立大庄科乡市容环境交流平台,随时进行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和通气,随时在平台发现的问题,及时有效。这样就在制度上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管理办法。

大庄科乡另一个环境建设方面的亮点是白色垃圾的治理工作。白色垃圾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为了通过全民共建的方式对白色垃圾实施有效治理,大庄科乡发起了一项与村民互动的活动――白色垃圾换日用品,由乡政府每个季度组织一次。这项活动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支持和积极互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共换取150吨白色垃圾,交由专门机构进行统一处理,区域内看不到一个废弃的塑料袋垃圾。由于大庄科乡地处深山区,垃圾清运相对困难,因此将生活垃圾从源头上加强分类收集工作也是乡里的重点工作。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合理安排,紧密部署,主要分为公路沿线专项整治行动、村庄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垃圾渣土专项整治行动、铲冰除雪专项整治行动等,使全乡整体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持。

塑品牌:

精深雕琢村域文化

记者:我了解到,大庄科乡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历史资源丰厚,并在此基础上塑造了不少特色村庄,请您为大家盘点一下辖区内的自然风景与历史文化资源情况。

荣欣锋:大庄科乡境内不仅有以“三山两水”(莲花山、燕羽山、双秀峰、怀九河、铁炉河)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景观,更有着悠久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如包括铁炉、沙塘沟、景儿沟、慈母川、霹破石、董家沟、里长沟等七个村庄的红色后七村,都是当年的抗日根据地。其中沙塘沟村是当年抗日战争时期平北地区第一个建立党支部的地方,霹破石村是开辟平北根据地时建立的第一个联合县政府――昌延联合县政府,有的村是加工机械武器的主要场所,有的村专门组织群众援助工作;再有,2014年考古发现的辽代冶铁遗址群,主要由矿山、冶炼、居住及作坊遗址等构成,分布区域主要位于水泉沟、铁炉村、汉家川、慈母川等地。反映了辽代冶铁技术水平,从侧面反映了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冶炼水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再有明代内长城的主线龙泉峪长城,墙体是用当地出产的大块花岗岩筑成,充满历尽沧桑的风貌,是长城沿线最奇特之景;莲花山景观不仅外形酷似“莲花”,更为奇特的是在其半山腰部有三尊70余米高由自然岩石形成的巨佛,呈现出“三佛映壁”的奇特景观;慈母川村。相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决心前往莲花山出家修道,在这里向老母辞行,其母一步一送,依依不舍,即不舍儿子远走,又不愿因为母子之情而阻挡儿子修道的决心,只得洒泪而别,其母子分别处也因此得名辞母川,后又称慈母川;近年泶笞科乡境内还发现了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冰川时期的“冰臼”,是我国已发现的数以万计的冰臼中,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最为壮观和完美的冰臼。经过鉴定证实,这还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大冰臼,堪称冰臼王国中的极品。

诸如此类资源,有的已经开发形成旅游项目,有些还处于开发规划期,必将成为大庄科乡未来发展中的一颗颗明珠。

记者:辖区内有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庄科乡又有什么样的整体发展规划呢?

荣欣锋:一个区域的环境建设工作是一盘棋,不仅仅是保护环境,搞好卫生这么简单。为了使大庄科乡更加科学全面而有序地发展,我们首先树立“规划上位、规划先行”的重要理念,率先做了三个层面的规划:即乡镇“十三五”规划、镇域规划、村域规划。大庄科乡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乡镇发展要紧紧围绕“生态优良、环境宜居、文化交融、产业兴盛、百姓殷实”的总体思路进行,规划把生态环境放在了首要位置。其次,乡政府聘请了北京市建筑大学的专家,针对全乡实际进行考察、分析、论证、设计,进行了镇域规划,即深刻剖析了在整个镇域范围内,空间布局应该是什么样子、村庄设计应该怎样设计、功能区应该如何划分、民居环境应该是什么样等等,把这些工作做到前面,可以对整个乡镇的发展起到非常好的引领作用和保障支撑作用。同时又在符合镇域规划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各个村自身特点设计了符合各自村情的村域规划,要求既要实实在在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又要发扬村域文化特色。

大庄科乡具有特殊的区域情况,首先是生态涵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不能发展工业、甚至养殖业也不可以,一切的发展必须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总体部署坚定不移地退耕还林。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文化资源,大庄科乡共创建市级“生态村”5个、市级“最美乡村”1个、区级“垃圾分类示范村”6个、区级“十佳村”4个(分别是沙塘沟村、慈母川村、董家沟村、霹破石村)。其中,“十佳村”是重点打造的村庄,大庄科乡将其各自的生态、文化、产业特色与环境建设相结合,打造出在全区乃至全市都具有示范意义的村庄。

红色是大庄科乡着力打造的名片,目前我们已经成功打造了以红色为引领的红色后七村教育基地,并在沙塘沟村建立了全乡最大的纪念馆――“平北红色第一村纪念馆”,不断开展以红色文化和传统革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恢复和加固了霹破石村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的复原,使之成为红色文化旅游中的重要一环;结合慈母川的历史传说以及该村的少数民族历史特色,规划设计了以慈孝文化和满族文化为特色的村域发展方向,建成了满族文化展室,成立“慈孝情”演出团队,不断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村内三条主街道分别以新二十四孝彩绘、古二十四孝浮雕、《论语》等国学经典警言警句为主题绘制,打造了该村特有的文化符号。辽代冶铁遗址群涉及到大庄科乡9个分散的村落,是国内目前发现的辽代矿冶遗存中保存炼铁炉最多,且炉体保存相对完好的冶铁场所,在规划中计划开发成极具特色的工业遗产旅游景点,形成旅游经济。龙泉峪长城也将以“花间长城”作为主题定位,全力打造“长城花海”特色景观。此外,大庄科乡还结合区域内发现的最大冰臼资源,全面开展特色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冰川绿谷沟域建设主题项目,不断加强怀九河流域及铁炉河流域的景观提升工程,通过浅沟蓄水池筑造、河道断面修建、生态护岸、两岸景观构建等,营造优美的自然山水体系,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绘蓝图:

保障平安致富一方

记者:大庄科是特别的,它拥有更多的是自然生态资源的林木和深山,又是一个全力打造旅游经济的区域,而这样的特性又给管理者提出了严峻的安全问题,如森林防火和山路落石。

荣欣锋:确实是这样。大庄科乡有两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是防火,二是防汛。每到相应季节、重要节假日,乡镇各部门都是全员到岗,严肃对待,驻地乡长担负主要责任。特别是在汛期,重点巡查和排除的就是沿路山体滑坡和落石问题。山体落石的主要责任在公路管理部门,但乡里要担负属地责任,加强沿路巡视巡查,确保沿路进出辖区游客的安全。在森林防火方面,我们建立有600多名护林员队伍,从各个村抽调出来按时按岗巡逻。保障百姓安全是我们无可推卸的责任。

记者:大庄科乡在挖掘历史文化发展村域项目上动了脑筋、下了功夫可是据了解来游玩的大多是过境游,乡政府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

荣欣锋:“过境游”现象是很多地区发展小规模旅游项目时都会遇到的一个共性问题,这个问题在大庄科乡的发展中也非常突出。环境打造好了,项目打造好了,吸引来的游客大多属于休闲游,而不是度假游,这样的结果不但没有拉动旅游经济,还给当地产生了垃圾。我们当前需要深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是如何在深挖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寻找与当地资源相契合,为当地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让百姓共享到环境建设的成果,拉动地方经,带动一方富裕。环境建设的成果真正可以让一方百姓受益,是我们每一任区域管理者的希望和责任,为此我们会全力以赴、千方百计、不忘初心、勇敢前进。

上一篇:未来五年北京市城市发展有哪些挑战和机遇 下一篇: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信息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