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身份的画像

时间:2022-09-03 08:44:35

女性身份的画像

摘 要:本文以性别理论的角度切入詹姆斯的《仕女画像》,探讨了女主人翁依莎贝尔在追求自我身份,特别是女性身份时候的困惑,指出隐藏在人物命运背后的社会性别概念,从而解释了詹姆斯作为十九世纪作家超出时代对性别身份局限性的思考以及对其自由定义在小说文本中的尝试。

关键词:女性;性别;身份

随着批评界的关注,詹姆斯的声望越来越显赫。 即使在这个对经典作家,男性作家迫不及待的颠覆时代里,他也仍能占据一席之地。回顾这一百年,詹姆斯在文学批评浪潮里,也算是几度风雨几度秋。二三十年代,虽然艾略特,庞德等人有过高度的评价,但站主导却是以Van Wyck Brooks为代表的批评家们对詹姆斯的轻视和贬低态度。四十到七十年代中期,F.O.Metthiessen, Leon Edel和其他批评家以新批评的方法,研究解读詹姆斯主题,意向,方法等,奠定了他在学术界中的地位。七十年代后期,受到理论环境的影响,对詹姆斯的研究开始采用一定理论方法,比如叙述理论,心理分析,解构和其他领域的知识,但是研究仍然以文本为中心。 到了八九十年代,分析社会因素对文学形式和意义的影响开始成为主流,从性别身份,社会地位,文学创作背景环境等方面对詹姆斯的研究层出不穷,同时也不乏一流的细读分析出现,文学批评通过詹姆斯反馈自身,詹姆斯的文本也通过不同批评方法的解读越来越丰富。本文从性别角度入手,以《仕女画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为文本,解读女主人翁Isabel在追寻自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性别身份问题,同时拟考察詹姆斯处理女性题材背后的性别思考。

这部小说的主题围绕依莎贝尔这一女性人物,展开了十九世纪女性主义启蒙时期女性意识苏醒,女性在身份认同的困境中寻找自我的人生画卷。国内对这部小说的评析一般集中在小说的国际题材和女主人翁依莎贝尔的自由观点上。事实上,把依莎贝尔处理为自由的追求者,至少需要考虑下面两方面问题: 1. 依莎贝尔不自由吗? 什么让她觉得不自由,又是什么牵引她执迷不悟飞蛾扑火般的追寻这所谓的自由?2.依莎贝尔追寻什么样的自由?物质的思想的相对的绝对的?自由既然是依莎贝尔要追寻的结果,她为什么又要选择毁掉,主动走进监狱似的婚姻生活呢?自由的概念是什么,或者还是可以换一种解释呢?

本文的解释是女性的身份。

根据巴特勒对Foucault等人初期性别认识的总结, 身体是先于文化写入的一个抽象概念, 是一张白纸, 一种无序的天性; 性别则是标记,是内容,是维持次序的规约。 sex(性)/gender(性别)这种二元对立, 假设了性或者性身体的被动接受特点, 性别身写入就自然代替了甚至毁灭了身体的存在, 换种说法, 身体成了社会积极任意建构的一个结果。 这样的身体叫做性别身体。文化符号通过一些习以为常的禁忌来制定在什么范围内,以何种态度, 何种交流方式才是适宜的。这种限制性束缚住身体, 固定异性恋框架下对可渗透区域和不可渗透区域, 使其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在此前提下,性别身体是一种边界, 既然任何体系的边缘是最动荡的, 一旦所谓的不可渗透性被打破,或者可渗透性被拒绝,身体游离到了疆域之外,就灰飞烟灭不复存在。 顺着边界的概念, 如果边界通过禁忌产生, 禁忌通过排斥实现, 那么就有一个对“非我” 的架构。 “我”通过对 “非我”的排斥以及厌恶进一步稳固了边界, 稳固了性别/国籍/各自轴线上的化分, 借此也稳固了文化霸权下的身份建构。 (Gender 163-70)

可以看到依莎贝尔在追寻自我的初期,有意识的排斥或拖延某些传统价值的渗透,为了抵制男性社会对身体的限定, 她甚至规定了属于自己的世界,理论,和身体,让人觉得“她有自己的想法。”她是个想当然却又有头脑的女子, 有这样那样的理论, 但是先入为主的认识方式使得经验成为构建假设的附属材料,而不是用来建构认识的基础。这种循环认识论让依莎贝尔在很长时间里封闭在想象的世界里自娱自乐,但她并不是完全拒绝现实世界,恰恰相反,最高兴的就是感受到世界 “能够与她产生共振”,只不过她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不过是自身投影在世界中的幻像,正如Alfred所指出的,依莎贝尔在这里的存在完全是理论的而不是有血有肉的(157)。

依莎贝尔并不用眼睛观察世界,也不用头脑分析世界,她用想象构建世界。詹姆斯在序言中提到,依莎贝尔既自以为是又才智过人,正是对她如何寻求身份的探讨,点燃了他的写作灵感(xiii)。小说借拉尔夫描画了依莎贝尔的性格特征:想法天真,想象力丰富(64,131)。Loitta指出《仕女画像》中人物的认识问题在于有“过多缺乏理解的阅历”(28)。伊莎贝尔思维常常在这样的时候最活跃:

她闭上眼睛,坐在客厅灰暗的角落里,她并不是要静会儿神,恰恰相反,是觉得看的东西太多,需要自省一番。常依莎贝尔的想象力像往常一样异常活跃;门关上的时候它从窗子窜出去,她没有拴住它的习惯,有些重要的时刻,她本来可以做出合理的判断,但总喜欢不加分析的理解,因此吃了不少亏。(I 42)

依莎贝尔喜欢让通往现实世界的门“栓着”(I 30),Thomas等把其引申为她现实世界的熟视无睹。外面的世界无法入侵进来,自己的想象却能出去任意驰骋。

读书是依莎贝尔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书本来是政治文化历史的载体,一定程度上表征的是男性话语权,所以不仅写作是排斥女性的职业,连阅读也不欢迎女性读者。正因为如此,读书让依莎贝尔批了一层近乎神秘的面纱,受人仰慕。阅读男性话语作为她反思女性身份一个必要的过程,重要的不在于能否看透话语的权力关系,而是依莎贝尔作为维多利亚的女性能否走进那个话语圈。依莎贝尔未能实现读者的期待,她的阅读和她的“观察”模式一样。她是在读,只是没有在读书,而是在读自己的兴趣,在满足和填补没有根据的理论。她的读书更多不是一种严肃的汲取知识,而是闲暇里打发时光的悠闲,不是充实头脑,而是满足偏好。依莎贝尔“发现一本对胃口的书时她在选择时以卷首页为参照,就拿到图书室外的一个神秘房间,……”(I 29)

Armstrong在《矛盾的阅读》(Conflicting Readings)中提到,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经常通过猜测把部分系统起来,形成一个主导框架,然后随着新的信息或者理解的出现,这个框架逐渐被充实或调整或改变。依莎贝尔的阅读只有根深蒂固主导框架,一切部分,一切猜测,一切信息理解,都坚决服从,没有所谓“异常”(anomalies)。当依莎贝尔用读书的方式读世界,只关注对自己味口的扉页或者表象,她是如何坚决的排斥现实里的异常,她有着什么样的主导框架呢?小说的读者对依莎贝尔这样的理论可能并不陌生:“一个人的理想永远不可能成真。因为它是去相信,而不是去分析,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经验。但是经验能够提供可信的模仿,让智慧完成整合的工作”(I 266)。用经验证明没有验证的虚空,经验也失去了本色。“女性完全可以自己自足,不需要头脑庸俗的另一性别做陪伴,”(I 72)同样成了没有证明的命题。

在自我塑造身份的过程中,依莎贝尔也把自己限定在“安全”的疆域之内。这样的身份,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 “污染”, 对于个人来说,“分不清楚到底是拥有自由的得意,还是被排除在外的苦恼”(I 29)。她对独立的定义不仅试图脱离社会文化对女性身份的架构,而且还有着力与之对立的地方,很多批评家谈到依莎贝尔通过拒绝沃伯顿和古德吴德来实现她所定义的自由,因为这是一种“选择”。沃伯顿的勋爵身份和绅士风度让他无愧成为罗曼史小说中的男主角,尽管依莎贝尔喜欢这类小说也幻想过成为其中的女主角,也尽管她承认喜欢沃伯顿,但是她还是选择拒绝了他的求婚,拒绝了自己的感觉和浪漫情结。企业家古德吴德事业蒸蒸日上,成为新工业发展的领头羊。这个对依莎贝尔一直紧追不舍,体现出无限耐心和决心的追求者,他的出现无不给女主人翁带来莫大的不安。她的身体存在让伊莎贝尔又喜欢又紧张,拒绝他伊莎贝尔拒绝了自己的女性十九世纪女性以此来拒绝男女身份的差异从而获取平等感。

小说借花园的意向表征了依莎贝尔不受世俗文化、父权制度侵袭的精神家园。“她的天性,她自大的认为,有一种花园的特质,……让她觉得反省是项户外的活动,”依莎贝尔的内在外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正是为什么她“计划”的“成长,……完美,……进步,”(73),在拉尔夫看来是“拉开一朵紧绷的,娇嫩的玫瑰。”(I 319)和Davidson在他文章的注解中把玫瑰和依莎贝尔的贞节联系起来,她期待的另一半不是传统观念中的护花使者,如古伍和沃波顿展现的那样,而是奥斯门那样的赏花人,伊莎贝尔最初见到奥斯门是他和女儿在花园闲庭信步的图景,这副图景迷惑了她,让她误以为相互欣赏能够成为他们联姻的主题,但奥斯门不是赏花人,他是养花人,“他温柔的松土,浇水,除草,偶尔采集一束来,”(II 200)伊莎贝尔的天然花园面临着被照料,被培植,被整理。

参考文献:

[1]吴玲. 伊莎贝尔的自由悲剧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年 第26卷第9期

[2]陈湛妍. 回归无爱婚姻的命运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7卷 第2期

[3]陈丽. 伊莎贝尔的自由观 外国文学研究 2002年第1期

[4]顾超美, 高翔.一个性格被自由毁掉的自由追求者――试论《贵妇画像》的创作特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1卷第5期

[5]Butler, Judith. Gender Trouble.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6]Freedman, Jonathan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nry Jame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上一篇: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实验能力的策略 下一篇:浅议用“以人为本”理念搞好企业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