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世纪中国电影大片的思考

时间:2022-09-03 05:45:44

对新世纪中国电影大片的思考

[摘 要] 导致新世纪中国电影大片出现高票房、低口碑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全球化的影响、现代性诉求、文化工业的特性、国内电影市场体制的不健全以及制作者自身观念混乱等。究其根本,生产语境的巨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制约并决定了中国电影大片在新世纪的尴尬局面。本文旨在通过对上述成因的逐一分析,尝试探究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国产大片;全球化;文化工业;时代语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电影市场似乎也摆脱了之前的持续低迷:面对《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梅兰芳》《赤壁》等一系列国产大片的纷至沓来,人们不禁惊呼:沉寂已久的中国电影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另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电影票房已经由2003年的11亿元人民币飙升到2009年的6206亿元人民币,并且连续多年保持超过20%的增长率,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规模的发展。与之相应,自2003年起,国家广电总局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尝试降低电影制片、发行、放映领域的资格准入门槛,激发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电影产业的积极性,减少政府审批程序,为促进产业链的快速衔接扫除障碍。[1]上述种种迹象,无不激发起业内人士对新世纪中国电影业发展的信心。

与国内电影生产市场的昂扬乐观情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众市场的反馈显得差强人意:伴随着电影大片票房的不断增长,国内民众及影评界对于国产大片却充满着质疑与批评:“高票房低口碑”“假大空”的指责铺天盖地,矛头直指这些影片的叙事能力、思想内涵甚至历史观等诸多层面的浅陋与缺失。

票房的一路飘红与民众及评论界的竞相指责成为新世纪中国电影最富戏剧性的一幕,这种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与现实渊源。当今,全球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电影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全球化版图。众所周知,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在得到与分享共同市场共同资源的同时,也必将面临既定自足体系破裂的痛苦。作为一个欠发达国家,如何最大限度避免风险,快捷便利而又安全地建立起良性互动的自主性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文化格局也随之发生着重要变化。在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下,对高科技、娱乐化、消费性的崇尚与追求重新成为电影发展的主潮。第五代导演纷纷放弃原有的文化批判和精英意识,转而追寻传奇性和趣味性,企图通过将精英品位和大众趣味相融合,成功借鉴好莱坞的商业运作模式等渠道,为自己在迅速发展的新格局中占得先机。

应该说,在这次国内一流导演的转型实践中,张艺谋最早领悟了个中真谛。《英雄》虽然选取了与《荆轲刺秦王》同样的历史题材,但是采用了不同的运作模式:积极吸纳整合多方财力,为影片注入雄厚的资金,使投资规模达到了两亿多人民币;邀请更具人气与知名度的香港一线明星鼎力加盟,营造明星效应;在营销发行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组织各种活动(如规模盛大豪华的首映礼,主创人员全国巡回宣传等活动),想尽办法吸引并强化公众的关注,力图扩展影片的影响力与时效性。《英雄》这种秉承好莱坞电影大投入、大制作、大发行、大市场商业运作模式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所赢得的票房佳绩也使它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从此之后,中国电影开始重视营销与宣传,为电影的市场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英雄》的转折性意义还体现在制片观念的转变:“从‘故事第一、视觉第二’走向了‘视觉第一、故事第二’。”[1]故事不再是影片的核心,而是成为连缀一幕幕利用高科技手段精心营造出的精彩场面的线索。场景,替代情节成为影片表现的重要主题,美轮美奂的视觉效应,最富冲击力的感官效果,吸引观众眼球的刺激性画面,成为影片极力追求的核心目标。随后推出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夜宴》也是由同样理念催生出的系列产物。这些影片掀起一轮轮的票房高潮,从根本上扭转了20世纪90年代进口大片一统天下的局面,沉寂已久的中国电影业迎来了自己新的转机。但是此翻国产大片的风潮能否从根本上推动中国电影事业的总体进程,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成熟产生良性效应,还需要将其置于更为广阔的历史语境中予以探究。

如果说全球化是新世纪中国电影大片出现的外因,那么,来自国民自身的现代化诉求则属内因。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在经济建设和思想观念等多个层面向发达世界积极靠拢的国家战略:“从根本上看,这场全民参与的改革开放事业,实际上就是一个后发的人口大国为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所做的努力。”[1]

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物质和精神的现代化进程并不是同步的,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是思想观念极为活跃的时期,那么90年代之后则是经济发展一枝独秀,十几年的经济腾飞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同时也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各种社会问题逐渐显现,经济发展至上的观念,也开始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之中,作为精神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电影,也必然要承担来自受众的多种心理诉求。只有那些真正彰显现实关怀和文化批判的作品,才能够使受众感受到被关注和被认同,才能够真正受到接纳和欢迎。显然,国内观众已经不能满足于国产大片一味追求视觉效果,故事疏离现实,文化关怀缺失的现状。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电影业也出现了某些西方“文化工业”的特质,这一概念出自德国哲学家马克┧•霍克海默和西奥多•阿多尔诺,用以形容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陷阱。它最明显的特质就是,文化完全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和被消费,对文化价值的判定只承认效益。在“文化工业”的体系中,文化的生产与消费,表面上似乎是个人行为,实质上背后控制过程的不是个人的自主性,而是交换的支配力量。“文化工业”惯于向消费者提供欺骗性允诺,即制造种种幻觉,人们在幻觉中获得的不是解放、升华,而是压抑,一种让人高兴、快乐的压抑,所以“文化工业”制造的是更具普遍性和麻痹性的压抑。[2]

反观国内观众对国产大片的批判,主要集中于其一味追求票房,缺乏人文关怀,他们拒绝将电影作为完全的商品,更不认同将经济效益作为评判文化价值的标准,表现出对于麻痹性压抑的反抗。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国家和民众都在面对诸多复杂的问题,大众有理由要求有能力有影响的大导演们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职责,勇于面对社会话题,关注社会民生。但是民众的这种期望值遭遇的却是一再落空,在巨资投入大手笔制作的国产大片中,看到的只是一而再地对现实的抽离,电影银幕与社会生活、焦点话题、平民情怀的距离日渐遥远。

此外,新世纪国产大片票房与口碑的悖反也暴露出我国电影体制存在的问题。[1]成熟的电影市场应该是多元化的,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文化诉求。国产大片斥巨资集中打造“眼球影片”,虽然短期内可以起到提升票房,激发观众对国产片的关注,抵抗好莱坞引进大片对国内市场的垄断等良性效应,但长期来看,将国内一流创作团队、大量相关资源过度集中于此一类型电影的创作,无疑会抢占其他类型影片的生存空间,不利于国内电影市场的多元化建构,也无法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大片”并不等同于场景电影,它的称谓主要来自投资运作的规模,而不是特指某种影片的类型。期待有一天,巨额资本开始频繁投向中间市场甚至小众市场,这才是市场成熟的标志。

值得关注的是,国产大片的叫座不叫好,也部分缘自制作者自身观念的混乱,在全球化进程迅猛推进的今天,电影从业者们也在不断面对自身价值观的调整甚至改变,在社会急剧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原有价值评判体系的修葺乃至重建是众多国人无法逃避的现实,处身文化市场中的电影人也不例外,甚至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他们还要面对更为多重的价值观的冲突、重叠和融合。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充满着挣扎和纠结,经常表现为一些多重交叉的二元对立的价值观,诸如:主流价值观传播与导演个人追求的冲突;艺术性与商业性、娱乐化的背离;本土文化传播与全球文化接受的矛盾以及本土市场与国际市场诉求的差异……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予以适当处理,也许有些冲突永远都无法达成真正的解决,但至少要做到二者之间相对的折中与平衡。

综上种种,导致新世纪中国电影大片出现高票房、低口碑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全球化的影响、现代性诉求、文化工业的特性、国内电影市场体制的不健全以及制作者自身观念混乱等。究其根本,生产语境的巨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制约并决定了中国电影大片在新世纪的尴尬局面。值得欣慰的是,这种态势已经开始出现了新的转机和希望。2007年《集结号》的问世,打破了国产大片叫座不叫好的局面,作为第一部直指中间市场的大投资影片,标志着国产大片开始走出单一格局。

与以往大片回溯到古代,着力塑造超越式英雄的叙事策略不同,《集结号》着眼于呈现世俗化的平民英雄,力图展现小人物的闪光点,重新回归平民意识与人性关怀。影片采用亲切平实的平民化视角,关注战争中的人与人性,为战争中的无名牺牲者重建尊严,赢得了观众的共鸣与接纳:“大众平民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精英意识形态等都在《集结号》之中有很好的反映和表现……我们看到了在大历史中小人物的命运,看到了自我意识觉醒的个体以及对‘命令’的有限度冒犯。”[3]

《集结号》的成功标志着新世纪中国电影大片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重要转折,彰显着国内电影从业者积极反省的态度与不断调整自身创作适应变化的努力,这种努力在以后的大片发展中有着越来越鲜明的体现:除了冯小刚开始高调回归平民视角与现实关怀之外,其他导演也纷纷调整创作取向,如《投名状》《梅兰芳》也开始摒弃对场景的过分营造,开始注重戏剧性的人物关系的建构和叙述故事的完整性。

毋庸置疑,中国电影大片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但是当下的中国电影事业仍然需要大片的存在。作为目前电影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大片不仅是对抗好莱坞电影最有力的武器,而且可以带动中小成本电影更快发展,尽早实现中国电影市场的多元与成熟。我们在电影从业者自身的尝试与努力中,也的确可以看到积极地反省与改变以及逐渐取得的成效。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电影大片能够借助多方力量的助力,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祝愿中国国产大片在蹒跚之中笃力前行,迎来更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葛颖.追赶潮流:辩证逻辑的困惑――对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史学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2]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34-187.

[3] 陈旭光.论中国电影大片[J].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作者简介] 李秀萍(1973― ),女,河北固安人,文学博士,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

上一篇:女大学生村官的形象刻画 下一篇:《唐山大地震》中的电影音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