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德育思想在现代德育教育中的继承与借鉴

时间:2022-09-03 04:15:46

传统德育思想在现代德育教育中的继承与借鉴

【摘要】从德育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中国传统德育教育思想蕴涵着丰富的教化资源。它凝结着我们先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民族迎接新时代挑战的历史前提和内在动力,在批判继承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吸收,对促进现代德育教育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传统德育;现代德育;教育价值;继承;借鉴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引起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商品交换的法则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社会组织的多元化,客观上造成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正逐步主导社会生活。如“重利轻义”已逐渐被“义利并重”所取代,“平均主义、小富即安”正在为“开拓进取、富而思进”所取代。同时,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现和西方负文化思潮及价值观念的冲击,都对全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道德建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部中国道德文化史。它包涵着中华伦理道德与民族精神,构建了较为完备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个人、家庭、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从内在的情感信念到外在的行为方式,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道德要求:如“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以儒家“仁义”为核心的伦理文化道德价值观。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大学生的道德支持点,借鉴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融入当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理念,为我们现代德育教育建设提供了思路。

一、传统德育思想内容的现代教育价值

我国传统德育内容主要是通过与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民族的关系表现出来,包含了“崇尚礼仪、仁爱孝梯、以和为贵、精忠爱国、见利思义、勤劳节俭”等大量当今道德建设的“元素”,具有重要的现代教育价值。

1.传统德育中的整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根本上来说:表现为个人与国家或民族间的一种价值关系,表现为一定民族在对待个人利益同国家或民族整体利益之间关系上所持有的根本观念和态度。传统德育思想也要求人们以群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提出“公忠体国”、“大公无私”等理论,始终强调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以国家的命运为自己忧虑的事,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而中国人所追求的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也决不是一种单纯个人价值的体现,而是把个人的品行、道德的培养与天下的治理联系起来。《大学》中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认为国家、民族、社会的利益高于个人,每一个人对民族、国家、社会都应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各负其责,各尽其职,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种思想形成了中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意识。正是在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一体的思想影响下,才有了后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民族呼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1]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关键所在。

2.传统道德中“厚德载物,以和为贵”的仁爱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宽容敦厚、谦虚朴素的文化人格

“仁”的主要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仁者亲亲”,指父母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一是“仁者爱人”指血缘以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亲情之爱,才能进一步把这种爱传达给社会上的人,推己及人,去爱别人,把“仁”由血缘亲情之爱转化成人与人的一般关系的准则,把个人道德的完善融于群体的完善中。《周易》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认为有道德的人应如大地一样胸怀宽广,能包容各方面的人、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

“忠恕孝悌”是实践“仁”的主要途径。“忠”指尽己之力以事人,摈弃其中的消极因素,主要指对朋友和事业的忠诚;“恕”指推己之心以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是一种宽容心,表现为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主动体谅别人,宽容包涵别人的过失,只要做到换位思考,亲亲之爱就会化为人人之爱。从道德修养角度看,“忠恕”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时做到为人真诚,待人宽恕。老子讲“报怨以德”、“心底无私天地宽”,孔子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提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主张“兼爱”、“天下之人皆相爱”等,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推崇的最高道德原则。

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中,“孝”是核心内容。“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对仁的实践应从家庭开始,由孝敬父母,友爱兄长做起,然后才能广泛地去爱别人,把“孝、悌”放在个人道德修养的第一步,视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无论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家庭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美德依然是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准则。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还谈得上爱他人爱民族爱国家吗?古人这种注重和谐的宽厚之道已融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性格情感,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3.传统道德中“见利思义,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现代独立人格尊严的养成

传统思想向来推崇人格道德的价值,把道德理想看得比人的生命更为重要。孔子曾将如何看待义利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价值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获取个人利益时,要考虑是否符合“取之有道”的原则,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自己的道德人格,必要时“舍生取义”;重义轻利传统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它有助于大学生澄清对金钱的片面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孟子也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崇尚气节以及民族自尊的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修养来说是一笔宝贵的遗产。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不假外力,全凭内因,刚劲有为,永不停息地运行,有德君子也应效法天,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这是对中华民族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史学家司马迁在面对人生厄运时,苦而不悲,孤而不堕:“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种追求真理、坚忍不拔、愈挫愈奋的精神,对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完善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二、传统德育教学方法的现代价值

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过程,是个体的内在需要与社会道德原则的对话过程,道德领域是人自觉活动并充分发挥主体性的领域。传统德育方法具有显著的人文特色,它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认识、自我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在他们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中,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能以此为基点,[2]这对现代德育教育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1.因材施教。指教师在德育中应观察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把品德教育与个性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使教育具有层次性、针对性。《论语・先进》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认为他的学生各有偏差,不和中庸,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冉求多才多艺,但个性畏缩,所以孔子就时时鼓励,使之终成政事人才,仲由好勇过人,孔子就时常注意约束他。由于所处社会环境、家庭状况和学校教育的不同,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必然呈现出层次性和差异性,德育教育不能不顾个体道德发展水平而强加灌输,必须遵循个体内在的发展逻辑,有步骤地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

2.深入浅出,因循善诱。目前,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普遍采取刻板的灌输方法,强制学生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一味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让学生觉得内容高高在上,距离实际生活较远,无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认同。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当学生感到困惑时,老师加以启发诱导,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它要求在实施道德教育时把大学生当作道德教育的主体,把道德要求看成是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不仅仅是国家、社会、家庭的需要,才能真正调动大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3.优化环境,榜样示范。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外界环境对人的品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冶铸作用。现在的道德教育,与其它学科相分离,成为无所依附的“灵魂”,学校德育与社会影响“两张皮”。如能借鉴古代德育方法,将德育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把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德育的氛围、环境,使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养成道德品格,无疑能大大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通过树立道德榜样、教师以身示范的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仍有实际意义。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意思是说,凡事只有先正己,然后才能正人。只有时时言传身教,处处为人师表,以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行为去感染引导学生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4.慎独内省,见贤思齐。道德是一种自觉履行的义务,它凭借的是道德觉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毅力。传统德育特别重视心理感化对道德修养的作用,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就是“慎独”和“内省”。“慎独”是指一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自觉遵守道德。“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内省”是指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通过自觉的“省察”使自己日臻完善。孔子主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认为人应当随时“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人们要经常地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地改正自己的错误。通过这种自省修身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升华为主体为了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所必备的内在需要,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知与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雪蓉.试论儒家道德教育的继承与借鉴[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33-36.

[2]朱汉民.儒家人文教育的审思[M].武昌: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3]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4]秦永芳.试论在青少年德育中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术论坛,2007(8).

基金项目:2009年云南省教育厅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提高“三生教育”实效的重要法宝》(云教电[2009]15号)阶段性成果;《“三生教育”》校级重点和精品课程建设(云能职院党字[2009]19号)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曹青(1968―),女,满族,大学本科,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理论教育。

蒋盛华(1970―),男,哲学学士,研究生,副教授,院办副主任,研究方向:经济法和思想理论教育。

谭燕(1968―),女,大学本科,哲学学士,副高职称,研究方向:思想理论教育。

上一篇:构建物流人才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下一篇:关于写作过程教学法在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