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短打身法统宗拳谱》之二

时间:2022-09-03 03:33:06

《少林寺短打身法统宗拳谱》是1992年本人无意中发现的。此书在身边十年有余,因为传抄本为繁体字,加上本人悟性有限,故仅悟十之二三。1997年,河北万家庄高洁同志曾供稿数则,乃本书之“问答篇”数项,题名为“少林散打问答歌”。

我乃一平常的农家武者,走向习武之路已十五载,虽习武不辍,却未成大器,现特将珍藏十年之“拳经”献出,与同道共研。正如“拳中序”之言――“有志其业者,务以意会,法以神传,必当竭尽至力,须以实其功、粗事细磨,断不可用努筋突骨之功,而致百身之病。此则临敌应变,无不可以胜人于人,此所谓千金不换也,珍之,慎之,勿视以为戏玩也。”

一、问答歌诀二十款

问曰:势雄脚不稳,何也?

答曰:在势去意来。

歌:势若去时要猛狠,意旋回时身步稳。

百骸筋骨一齐收,后手便顺何须恐。

问曰:弱可以胜强,何也?

答曰:在偏闪腾挪。

歌:偏闪空费拔山力,腾挪乘虚任意入。

让中不让乃为佳,开去翻来何地立。

问曰:下盘胜上盘,何也?

答曰:在伸缩虚实。

歌:由缩而伸带靠人,以实为虚易为力。

下盘两足管在斯,撑拳托掌谁能敌。

问曰:斜行并闪步,何也?

答曰:在避直逃冲。

歌:避冲飞斜势难挡,逃直非闪焉能防。

用横用直急起上,步到身旁跌见伤。

问曰:里裹与外裹,何也?

答曰:在圈里圈外。

歌:圈里自里裹打开,圈外自外裹人来。

拳掌响处无间歇,骨节摧残山也颓。

问曰:胜长又胜矮,何也?

答曰:在插上按下。

歌:身长插上正相宜,身矮按下一般齐。

眼鼻心口肾囊上,不遭打击也昏迷。

问曰:短打胜长拳,何也?

答曰:短兵易入。

歌:长来短接易入身,入身跌拔好惊人。

里裹打开左右角,外裹打入窝内寻。

问曰:脚步能胜人,何也?

答曰:用坚坠跪。

歌:前脚弓兮后脚箭,前足如矢后足线。

用肩推靠不能摇,坠跪勾挞随人变。

问曰:身法能压人,何也?

答曰:排山倒海。

歌:一身筋节在肩头,带靠从来山也愁。

翻身用个倒海式,纵然波浪也平休。

问曰:拳法足以克敌,何也?

答曰:在披窍道窍。

歌:一身筋节有多般,百法收来无空间。

谁能熟透其中妙,恢恢游刃有何难。

问曰:掌起可以百响,何也?

答曰:阴阳幻化。

歌:阴变阳兮阳变阴,反托顺托不容情。

手外缠来怀中出,两手搬开奔身靠。

问曰:勾挞能进身,何也?

答曰:在柔能胜刚。

歌:拳出腿来势莫挡,勾分并挽柔胜刚。

若人犯着勾挽法,进身横托不须忙。

问曰:用膝可以敌人,何也?

答曰:在推上击下。

歌:两手相加乱扰攘,无心思到下盘伤。

横直撇膝因穴道,纵是英雄也着忙。

问曰:轻勾可以倒人,何也?

答曰:在手不在足。

歌:承手牵来将次颠,用脚一勾边自然。

足指妙在勾身用,微微一缩望天掀。

问曰:跌法能颠越人,何也?

答曰:在乘虚用势。

歌:乘虚而入好用机,见势因之跌更奇。

一跌不知何处去,体重千斤似蝶飞。

问曰:拿法可以夺人,何也?

答曰:在反筋偏骨。

歌:臂力千斤真个奇,筋节乖舛任施为。

紧拿不许松松放,神迷牵来莫钝迟。

问曰:抓法能破体,何也?

答曰:在便捷快利。

歌:进退轻跳称便捷,伸缩圆活快利间。

体破血流红点点,指头到处有痕斑。

问曰:身法当如何操持?

答曰:在收放卷舒。

歌:常收时放是操持,舒少卷多用更奇。

一发难留无变计,不如常守在心头。

问曰:练法更如何得窍也?

答曰:在会意用力。

歌:筋力人身本不多,在乎用法莫蹉跎。

心在何处力随往,上下一线似金梭。

问曰:拳法何由得精也?

答曰:在熟不在多。

歌:拳法千般与万般,何能精透没疑难。

须知秘要无差漏,一熟机关用不完。

周身秘诀十二项

头第一:头者身之魁,直竖而若顶千斤,不可抬高,不可俯视。向左则略顾左,向右则略顾右,随身法以相应。高仰则有仆后之病,低视则有仆前之虞,学者先宜凛之。

眼第二:眼者身之主,宜精神注射,破敌全凭之,故认腿认势皆赖乎眼也。兼视一身,上下相顾,前后左右相防,皆不可不用眼。

颈第三:颈为头目之枢,上下相顾,呼吸相通,以灵活为主。要直竖而不可太偏,顾左顾右,随身法以相转,学者亦当领会也。

肩第四:肩为一身之先锋,宜带靠而陡来。宜下与膝相对,不可过于膝,亦不可不及于膝,至若偏闪,更要灵活为要。

臂第五:臂乃一身之门户,宜狭不宜开,开则身法涣散,敌人可揭可挑,而我之身难保矣。宜以气应之,臂力使上,则气吸上;臂力使下,则气降下。臂力开,则随身法以相转,不可使孤行为要。

手第六,身之卫护者,手也,要轻松圆活,刚柔相济,上下前后左右相顾。左上则右下,右上则左下,亦有左则俱左,右则俱右。此以身法速转,方可如此。更有变阴变阳之妙,长短伸缩之玄,总之以熟为要。

胸第七,胸乃我身之墙壁,宜开之成其一片,亦不可俯仰,两手常须护持,勿使敌人攻入。苟使近身,纵有能者,亦难敌矣。

腰第八:身之枢轴者,腰也,腰要灵活圆熟,直鞭坚固。况力皆从腰出,气亦由腰所运,一屈则气阻力闭,上下不能相通矣。

臀第九:下身之所重者在臀,宜与肩相应而成一片。肩过右则拢右,要陡然相冲而带压下,故一身之筋节俱紧点敌人身上,所谓“百法收来无空间”是也。

腿第十:管脚之挽力,腿亦有功焉。宜悬而缩,宜活而硬,要循腰藏阴而带曲尺样,此下盘之紧密者也。

膝第十一:下盘之门户在膝,宜平分内裹,不可外开,若开则足尖亦开,下盘必不密矣。要在略带压下跪势,仗身法坐至将平既住。若过于坐平,则腿力不坚,腰曲无力,种种失真矣。此法不必拘,要在能者变用耳。

足第十二:足系一身之根,根不稳则百体难强,皆为虚器矣。妙在足指钉下,足根坚固,不可虚前虚后。退步宜轻、踹步宜速、探步宜活,其余百般步法,俱遵成式运用。根既坚固,周身俱活,随其所之,无不颠人矣。

以上为“问答歌”及“周身秘诀”,下次将“下盘密诀”和“少林寺短打身法统宗拳谱”及图式译出。

上一篇:拳无绝招 拳无空招 下一篇:武术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