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3 03:29:03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目前的传统教学观念与学习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围了适应现代化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纷纷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其中,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对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调研,对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对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 教学策略 初中地理 应用

现阶段,地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具有紧密的连接,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目前,传统的地理课堂式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不再符合社会对现代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的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的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积极的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与周围事物,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进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重要性

1.1突出初中地理课程的实用性

由于地理知识内容丰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天气预报、农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大气污染以及假期旅游等方面都与地理息息相关。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由于人们人口不断的增长而带来的一些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以及粮食问题日益严重,这些与地理知识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因此,在进行地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联系实际的生活,对有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知识进行有效的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进而充分体现进行地理教学的现实意义。

1.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教师通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主动摄取,积极思考,充分的认识到地理知识的有用性。

1.3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把课堂中的地理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有利于锻炼学生把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并在日常的学习中自觉的把地理中的概念、理论以及自身周边的事物进行练习,进而达到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

2.1对生活实践素材进行挖掘,加强初中地理理论知识教育

涉及初中地理知识的生活实践素材丰富而庞大,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之前,应该在课堂上导入一些与课程有关的生活素材,素材最好是采用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通过选择学生容易理解并感兴趣的话题,提高学生对地理新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例如,教师讲解夏季风与降水的关系时,可以通过对南方的洪涝灾害与西南地区的干旱进行对比讲解,在进行交通运输网的课程讲解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假期期间如何对交通工具进行选择,指导学生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进行交通工具的系统性归纳,进而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情,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与理解度。

2.2创造生活化的情景,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的生活化

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知识的讲解中,不仅仅注重对地理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该注重课堂生活化情景的创设,通过把地理知识与生活化场景的结合,达到高效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在讲解地球仪中经纬线与经纬网中的知识时,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力与思维能力。教师组织学生假设要去环球旅行,针对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时区的经纬度位置进行相互的换算,并向学生提问关于自身喜欢的国家的地理特点以及风土人情,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教师创造出来的轻松生活情境下,掌握地理的经纬度的知识点。

2.3强化学生的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实践运用,进而实现教、学、做三者合一的有效教学模式。此种做法不仅仅体现了地理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还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历史以及现代生活中有趣的地理故事进行收集,并安排学生利用地理风向标中所学知识对学校中各个时段的旗帜飘扬的方向进行记录与分析等。

2.4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关注地理中的人文焦点

地理知识渗入到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一方面,学生应该在学校以及课本上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通过电视、网络以及报刊对地理信息进行获取。另一方面,学生应该对其生活进行观察,专注地理中的人文焦点,一旦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与现象就向老师进行询问。

2.5使初中地理回归生活,为学生提供现实服务

现阶段,让初中地理回归生活并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服务是地理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新知识对自认现象进行解释或者解决现实生活中所他遇到的问题。例如,在讲解太阳与地球的运动课程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太阳一天的变化情况,针对不同的太阳方位,对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学生回答的只是表面看到的现象,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纠正。

3结论

根据本文的论述可知,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制度的改革,现阶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只有把初中地理的教学与初中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够为课堂注入活力,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进而达到地理课堂有效性以及趣味性的良好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做好对生活实践素材进行挖掘,加强初中地理理论知识教育、创造生活化的情景,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强化学生的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关注地理中的人文焦点以及使初中地理回归生活,为学生提供现实服务的工作,而且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的对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任聪.浅析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J].青年科学,2010,(01).

[2]王兆安.初中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

[3]王宜林.初中地理教学开展研究学习初探[J].成功,2010,(12).

[4]赵江峰.浅析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J].读写算,2013,54(48):194.

上一篇: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研究分析 下一篇:俄语存在句中用与不用есть的10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