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带化时代佳能的反击

时间:2022-09-03 03:06:29

无带化时代佳能的反击

佳能公司于2010年4月8日正式了两款采用众多先进技术的便携式专业摄像机新品XF305和XF300。这两款摄像机的镜头使用了众多佳能最先进的光学技术,中心分辨率高达1000电视线,而传感器采用了自主开发的3片CMOS传感器,单片有效像素高达207万像素,可满足全高清视频拍摄的需要。最新的图像处理DIGIC DV III功能更加强大,为摄像机提供了实用的人脸识别模式,同时更加省电。存储介质则采取了成熟而稳定的CF卡,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做到高性价比,并采用了易于编辑的MPEG-2 L0ng GOP编码方式,采样率为4:2:2,记录码流为50Mbps。封装格式是广电行业中广泛采用的MXF格式,除了包含视音频数据外,还可包含元数据。

佳能于2010年4月终于拿出了自己的第一份无带化解决方案的答卷,可以说是姗姗来迟,但也可以说是经过深思熟虑。无带化全流程解决方案在业内大肆推广了多年之后,我们不得不尴尬地承认,在低端市场,很多使用磁带的HDv产品销量始终很好。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以归结成人们对磁带记录方式可靠性的盲目迷恋,也可以归结为节目制作全流程以及相应的媒体资产管理策略的完善需要时间,但归根结底是早期普通闪存介质存储卡性能的不足,迫使厂商研发专用存储卡,而导致专用存储卡的价格令人瞠目结舌――如果一张4GB存储卡的价格够买上一年的DV磁带,那么谁也不会认为无带化是个降低成本的措施――这才是无带化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

高性价比无带化存储

幸亏半导体工业的发展速度更快,让那些恐龙级的专业卡价格有所下降,但民用存储卡的价格下降得更快,而且各项性能迎头赶上。专业卡的优势仅剩下可靠性一点了,但毕竟不是每个从事视频工作的人都日日夜夜在南极或沙漠工作,更不会有人用存储卡当防弹衣使用,因此人们终于认识到,无带化、基于文件的工作流程的实现还得靠价格便宜的民用存储卡。已经提出了自己的专业卡解决方案的厂商,现在也不得不想办法让现有的产品通过五花八门的“官方”转接器兼容便宜的SDHC卡或者记忆棒。

佳能一直不急于冒进,而在半导体存储器的价格和白菜一个价格的时候,拿出了自己基于CF卡的无带化前期存储方案。因为现在能够实现40MB/S写入速度的产品已经非常普遍,也就没必要使用高压缩效率但不利于后期的AVCHD编码方案(虽然目前H.264编码视频的剪辑并不困难,但还没有哪个调色和特技软件敢说能很好的支持这种编码),而是用长编码格式的MPEGl2实现4:2:2采样记录才是最实惠的。理论上这不但能够很好的兼容广电行业内的非编网络,还为复杂后期制作留下了充足的余地。和4:2:0采样相比,4:2:2采样在运用抠像技术时的优势立竿见影。而且采用CF卡并不意味在可靠性方面有所妥协,即使是最普通的民用CF卡,其可靠性至少和SDHC卡处于一个级别,但CF卡是一种在工业领域、军事领域这样对可靠性要求甚至高于广电要求的领域内广泛采用的存储介质,如果真的不在乎成本,完全可以在市场上买到那种写入速度高达90MB/s,而且能工作在零下25度到零上80度的产品。

全高清图像处理

因此佳能的无带化方案虽然比对手晚了几年,但对手的方案实际上也没因为早进人市场几年而已经形成趋势而占领市场,所以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专用卡、SDHC卡还是CF卡,大家在这这里平起平坐。从佳能北美网站上看到的产品规格表上能够看出,XF系列两款产品使用了3片1/3英寸CMOS,应该属于自主研发的产品,这和人们早期纷纷猜测的使用APS画幅单片传感器的产品相去甚远,甚至不是一个1/2英寸的产品。当然人们之前都期望佳能出一款能让RedOne闻风丧胆,能让Arti走下神坛的机器,除了有全幅35毫米传感器外,最好还能录一个佳能自己开发的RAW格式。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也不算太残酷,毕竟这个传感器是个能够原生记录1920×1088全高清图像的传感器。其实换个角度考虑,摄像机和电影摄影机毕竟是两种工具,不是所有的节目都用电影机来做就好,比如记录片这类节目的风格就是记录,而不是创造和表演,器材越容易用越好,今年奥斯卡的冷门《拆弹部队》用的虽然是胶片,但也不是全幅,而是安东的16毫米。因此佳能的本意也是继续做好新的摄像机,无论是APS还是全幅在真正的广电领域根本就没用,也没想去跟Art和RedOne去争那个市场,有一堆能搅局的照相机就已经足够了。而且从佳能现有的产品体系来看,出真正的电影机也并不是一件只欠东风的事――难道单独出一套带齿轮的全手动镜头?以佳能的风格那肯定不能,佳能是自动镜头的倡导者,高度电动化是它研发的方向,仔细观察XF新机型的镜头,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新东西。

如果你观察足够仔细的话,除了这类小型手持机上常见的三个独立操作环外,在镜头对焦环的后边还有圈齿轮。这个齿轮显然为了配合跟焦器使用,在此之前的小型摄像机镜头都需要单独安装镜头齿轮才能配合跟焦器使用。而电动镜头的对焦环是能360度随便转的,是不能使用跟焦器的,在佳能北美网站的介绍中写道,该镜头在“Full Manual”模式下,变焦和对焦环都拥有物理的止点,这样就能让镜头和第三方设计的控制器配合使用。究竟这个“Full Manual”是什么模式,和通常的手动模式有什么区别,恐怕还要等真机上市后才能获悉。

功能全面升级

这支镜头的其他参数看上去相当诱人,比如变焦范围在29.3~527.4毫米(18倍)之间,并且是佳能第―次在小型摄像机镜头中使用Hi-UD镜片,配合UD以及非球面镜片,在保证体积小巧的前提下,实现了更低的色差,并且分辨率达到了1000电视线。镜头的光学防抖分成三挡,分别是“Standard”、“DHnomic”和“Powered”,用以对应不同’青况下造成的画面抖动。在记录帧率方面,使用存储卡的摄像机毫无疑问地配备了可比拟变帧率记录功能,按照佳能美国网站上的说法,新机型能够拍摄60(72@p模式下)、30和24p,那么在DAL制地区销售的产品则应当是50、25和24p。并且提供快,慢动作、间隔拍摄、逐帧拍摄等功能。信号处理方面,也不出意料地使用了已经出现在民用机型上的DIGIC DV |||型处理器,佳能从最早的DIGIC处理器时代就开始实行所有产品共享同一处理器的政策,在单反相机领域中也是如此,因此不必担心民用技术是否能够满足专业应用。最有意思的是,XF新机型通过DIGIC DV |||处理器也实现了民用产品上常见的人脸检测功能。最后机身上最有意思的就数巨大的4英寸、123万像素液晶屏了,我们已经忘了上一代产品液晶屏的分辨率是多少,但毫无疑问这个新液晶屏采用了现在最先进的技术,分辨率数倍于上代产品,更棒的是这个液晶屏居然左右两边都能翻转,这个特性最有用的地方恐怕就是3D拍摄了,这样不用外接监视器,就能让摄影师同时看到左右两路视频画面。此外电子取景器的规格也大幅提高,分辨率达到了155万象素,无论是液晶屏还是取景器的覆盖率都是100%。

总体来说,佳能的新一代产品作为摄像机而言,是绝对出类拔萃的,而且设计上有不少亮点。对于那些时刻期待着廉价电影机的人,我们应当说,这世界还是需要摄像机的,何况用5D Markll、7D、1D Mark IV用来过“电影瘾”已经足够好了。从新款摄像机上细微的改进,比如镜头控制环的物理止点――尽管我们不知道是如何实现的――这些都让人觉得佳能是在为未来更宏远的目标积蓄力量,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想一下,比如整合无线跟焦器,通过镜头内部的超声波马达实现焦点跟踪。将对焦距离标尺数字化,让跟焦员能在遥控器上直接看到以数字显示的对焦距离,这样做似乎更符合佳能的风格,而不会倒退回去生产手动镜头。当然这些只是猜测。

XF系列支持大多数主流的非线性编辑软件,而且为部分暂不支持该格式的软件提供了专用插件,以便于识别和读取影像数据,并且还提供用于浏览以及播放素材的浏览器软件。这个软件具有预览和备份素材和元数据的功能。不需要将素材导入非编才能够浏览,一般的电脑安装这个软件之后也可用于素材浏览和播放,便于拍摄现场的素材浏览。这两款新摄像机的性能如何,我们还需要等到在中国市场上能够看到真机才能下定论,但无疑佳能在无带化时代成熟时期终于加入了游戏,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选择。

上一篇:迈创视频硬件资深厂商华丽转身 下一篇:3D立体高清电视机的几点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