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三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探究

时间:2022-09-03 02:54:06

巧用“三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探究

摘 要:高效的数学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改变学生厌烦学习数学的观念,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做到“三动”,即动心、动情、动身,从而让数学课堂更优质、更高效。

关键词:数学;高效课堂;动心;动情;动身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82-01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提高。学生是课堂的第一主体,是高效课堂成败的首要因素。以往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框定在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之内,忽视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老师是“水桶”,学生是“水碗”,数学课堂教学就是“灌水”的过程。数学教师教得特别辛苦,学生学得也特别痛苦,渐渐地,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对数学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不再“痛苦地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要改变学生厌烦学习数学的观念,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做到“三动”。

一、动心

何谓动心?动心即要学生真心地喜欢学习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先跟学生来一个比赛。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数,教师迅速地回答这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便觉得奇怪:老师怎么会如此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来呢?这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其在整节课都认真地学习老师传授的方法。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不感觉累,反而学习兴趣高涨,教学重难点得到突破,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

二、动情

感情是最难捉摸的东西,倘若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感情,便会越发地喜欢学习数学和热爱数学,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以情感人。数学课堂不像语文课堂具有一定的激情,能让学生专注于学习课文,体会当中的含义,但数学课堂也能做到以情感人,让学生专注于学习数学、热爱数学。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时,可以带领学生回忆动画片《熊出没》,让学生回忆熊大、熊二保护森林,得知树被砍掉后伤心地为树唱最后一曲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熊大、熊二与树之间无比真挚的感情。然后告诉学生,假如树被砍掉是为了制造贺卡,请计算一棵树大概可以制作多少张贺卡。借这个故事教育学生要好好保护树木,不要随意浪费纸张。因为这是小鸟的好朋友树牺牲自己换来的,我们更应好好珍惜。一节课下来,学生们深受感动,认真计算贺卡所消耗树木的数量,清晰地明白要珍惜友谊和保护树木,节约用纸。这样,能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领悟人生道理。

(2)以美动人。教学充满美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数学老师不能让学生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一定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一切可以运用的素材,让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如教学四年级“搭配的规律”时,教师在引出问题后,依次出示美术中颜色的搭配、音乐中音符的搭配、生活中衣服的搭配等等。这能使学生感受到颜色的鲜艳、音乐的柔美,让数学融入到各个学科和生活中,感受来自不同学科的美,真正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魅力。又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后,教师先让学生静静地欣赏一首诗:“一蓑一笠一叶舟,一支竹竿一条钩。一山一水一轮月,一人独钓一江秋。”教师让学生沉浸在诗歌的美感之中,然后让学生数一下这诗中一共用了多少个“一”字,“一”字占这首诗总字数的百分之几,“一”字在这首诗里面起了什么作用。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巩固了这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

三、动身

动身,即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引导学生能较好地动口、动脑和动手,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之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这是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的有效教学手段,也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能力,让其全身参与到数学课堂中。例如,讲述“三角形内角和”时,先让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一下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告诉教师,教师迅速说出另一个内角的度数。这引起学生的质疑,好奇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开始教学。这种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又如,在有关路程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读熟题目,弄清题意,明白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然后,再让学生画出线路图,便于学生理清思路,利用图文结合来解决问题。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开口说说自己对应用题的理解和分析,以说促思,同时也可集思广益,发散创造性思维。要通过数学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动口能力,让学生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叶桂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

[2]刘刚.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2011(06).

上一篇: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尝试写诗 下一篇:论“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回忆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