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女性的子宫肌瘤

时间:2022-09-03 02:23:57

一位朋友找到我,说他50多岁的姐姐患了子宫肌瘤,请我帮忙联系一下去肿瘤医院诊治。我告诉他,子宫肌瘤是良性瘤,大可不必去肿瘤医院制造“紧张气氛”。而妇产医院是诊治妇女病的专科医院,接触的病例多,经验丰富,在那里诊治,岂不是对患者更有好处。

他依从了我的意见。在和妇产医院的业务副院长――也是为我朋友的姐姐执刀的手术大夫的交谈中,才知这位50多岁的主任医师也患有子宫肌瘤。她说,子宫肌瘤是女性的常见病,特别是中年以后的女性,有20%左右的人患有子宫肌瘤,只不过是枣儿大、鸡蛋大、拳头大的区别而已。下面是她的一番有关子宫肌瘤知识的介绍,或许对众多女性朋友有一些帮助。

她说,虽然许多女性患有子宫肌瘤,但许多人因瘤体小、无症状,既不影响工作,也不影响生活,故临床上报告的子宫肌瘤发生率仅在4%~11%左右。子宫肌瘤的病因至今还不甚清楚,但下列事实说明肌瘤可能与长期雌激素刺激有关:肌瘤一般仅见于初潮后的女性,且绝经后肌瘤逐渐萎缩;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增高,肌瘤多迅速增大;肌瘤常并发子宫内膜增生;外源性雌激素可加速肌瘤生长。

子宫肌瘤的典型症状是月经血过多和继发贫血。说到这,这位副院长当着我们的面批评了我朋友的姐夫:你们说患者有些精神不正常,还去精神病医院诊治过。你们想过没有,她出血的症状很严重,一个人整天下身流血不止,那精神还能好到哪里去?你们治病没治到根上啊!

接下来,这位副院长又跟我们讲了子宫肌瘤的分类。她说,肌壁间肌瘤较小时无症状,但当肌瘤增大导致宫腔长度和表面体积增大时,可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并伴有经期下坠感,甚至患者能在下腹部扪及块物。患者患浆膜下肌瘤时,一般无自觉症状。但当肌瘤增大至超越盆腔范畴时,患者多能扪及腹部有包块。肌瘤位于前壁可压迫膀胱而发生尿频。患者患黏膜下肌瘤时,即使肌瘤很小,也会引起月经过多。随着肌瘤增大,经量逐增,经期延长,可致严重贫血。如果肌瘤突出于阴道内,表面组织坏死、溃疡或感染,则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或脓血性白带。带蒂的黏膜下肌瘤还可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经期阵发性腹痛或坠痛。肌瘤的存在还可妨碍受精卵着床造成不育,受精后流产的机会也会增加。当肌瘤下降至颈管内时,手指可经松弛的宫口触及瘤体。当排出宫颈口外时,在阴道内可发现表面为暗红色黏膜的球状块物,有时块状物表面可能出现溃疡和继发感染。患者患子宫颈肌瘤时,宫颈前唇巨大肌瘤可压迫膀胱产生尿频,或压迫尿道引起尿潴留;后唇肌瘤可压迫直肠导致便秘。

说到子宫肌瘤的治疗,这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副院长说,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等情况来全面考虑。一般可采取下列不同的治疗措施:

对近绝经期的妇女,子宫小于妊娠12周大小,月经正常,无压迫症状者可暂观察,不予治疗,每2~3个月随访一次,一般在绝经后肌瘤可逐渐萎缩。但应注意肌瘤患者绝经往往较晚,如随访期间发现肌瘤增大或月经量增多时,应考虑手术根治。

对月经量多而子宫在8周妊娠左右大小的患者,可采用雄激素治疗。雄激素能对抗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萎缩,并能直接作用于子宫肌层及血管平滑肌,使之收缩以减少出血量。

肌瘤摘除术适用年轻希望生育且输卵管通畅的患者。浆膜下、肌壁间,甚至黏膜下肌瘤均可经腹摘除,保留子宫;脱出至阴道内的带蒂黏膜下肌瘤可经阴道将蒂切断,残端缝扎。

对肌瘤较大或月经过多,无继续生育要求的患者均应做全子宫切除术。年龄在50岁以下的,可保留一侧正常卵巢以维持其内分泌功能。

放射性治疗原则上不用,因为有引起肌瘤变性的可能。

当副院长讲完了子宫肌瘤的防治知识后,患者的丈夫站起身,感激万分地说:“您不但治好了我妻子的病,还给我们讲了这么多医学知识,真是太谢谢您了!”

上一篇:代孕妈妈麻烦多 下一篇:杂志帮我治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