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科学与后学院科学的比较探究

时间:2022-09-03 02:10:18

学院科学与后学院科学的比较探究

[摘 要]科学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的转变,默顿和齐曼分别描述了两个不同时代的科学模型。本文通过对1两种模型,科学主体、知识生产模式和科学规范三个维度的对比,探究其差异所在,并得出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学院科学;后学院科学;知识生产模式

[中图分类号]NO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1 — 0134 — 02

近代科学从欧洲出现以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近代以来科学活动的特点,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在其出版的《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一系列著作中研究了自17世纪以来的科学活动的运行方式和行为准则,英国科学社会学家约翰·齐曼在《元科学导论》和《真科学》中将其概括为“学院科学”,相应的将最近数十年科学生产方式的新变化所产生的科学生产方式概括为“后学院科学”〔1〕,揭示了一种全新的产业科学的知识生产模型。对“学院科学”与“后学院科学”进行比较,分析近现代科学活动的变化,对于我们认识现代科学活动的特征,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院科学和后学院科学的兴起

17世纪是现代科学早期发展的重要时期,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巨大发展推动了科学革命的发生,关心科学的人越来越多,学会和学院纷纷成立。这些科学院成立后充分讨论科学界意见,公布研究成果,设立学术杂志,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2〕,一种科学活动的形式初具雏形。在19世纪上半叶的西欧,这种科学活动的规范日益明晰,逐渐形成了一种纯学术研究的个体化的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科学研究的“无形学院”正式出现。它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建制和知识生产模式,并为群体成员不断传承和强化。默顿研究了自17世纪以来的科学活动的运行方式和行为准则,将这种科学活动形式概括为“学院科学”。

经过20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到最近数十年科学生产方式又逐渐发了变化。科学从古代与近代的个体生产方式走向了现代的建制化的生产方式。进入20世纪60年代末期,原来的科学活动规范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一种新的科学活动形式应运而生,从70年代开始,纯学术研究开始了向产业化大科学时代的真正转化。齐曼发现默顿所描述的科学模型已经远不能满足今日科学发展的现状,所以根据科学活动形式及其功能的转变提出了“后学院科学”的概念,揭示了一种全新的产业科学的知识生产模式。

二、学院科学与后学院科学的比较

从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虽然某些科学传统依然在延续,很多技术和工艺没有根本性的变革,很多科学事实和数据依然是科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但后学院科学作为一种趋势逐渐从学院科学中分离出来,科学知识生产的模式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参与科学知识生产的各个要素——科学主体、知识的生产模式和科学规范都表现出了全新的特征。

(一)科学主体的改变

“科学研究工作主要由科学主体来承担。科学主体包括科学个体和‘科学共同体’。”〔3〕

首先,作为个体的科学工作者发生了变化。通常人们把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过程中的科学主体变化概括为科学家形象从“绅士”沦为“俗人”〔4〕。因为学院科学时期,从事科学工作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上流绅士,他们有资金基础,只把科学作为一种个人业余的兴趣爱好,因此保有对科学真理的纯粹追求;而随着科学的日益体制化,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职业,科研工作者以此为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手段,因此需要根据投资主体的要求来选择研究课题,这同样与后学院科学追求效用的R&D知识生产模式相适应。

科学主体所发生的改变不止如此。一方面,科学工作不再是“业余选手”所能胜任的工作。随着科学的高度专业化,分科的细致化,科学工作只能是经过专门知识的系统训练才能够从事的工作。另一方面,科学家的人数成指数倍增长,根据美国科学计量学奠基人普赖斯通过《美国科学家》57年的报道数字统计,科学家人数在五十多年间增长了六倍,发表的科学论文和书籍也表现出了相应的爆炸式增长态势〔5〕,反映出更多的人开始投身科学事业,科学研究不再是社会生活中少数精英手中的“玩具”。

其次,科学共同体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学院科学时代的科学家是以独立工作为主,根据共同遵循的学术传统,形成一种松散的“无形学院”;而后学院科学时代R&D的知识生产模式,科学家的单打独斗已经不能胜任,需要跨专业多领域专家的共同协作,因此,从事大型科研项目的已经不是一个单独领域的专家的孤军奋战,多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推动了科研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学院科学时期科学共同体并未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而是松散的,它们没有严格的统一管理,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也没有规律而正式的学术交流,科学家们自愿的结合在一起进行非定期的讨论。并且科学家们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承认和奖励机制也多数是荣誉性的,取得突出成绩的科学家只意味着知名度的提升和科学共同体内部承认的权威;后学院科学时期不仅科学共同体有了严密的组织和特定的办公地点,进行定期的学术交流。同时,由于科学共同体队伍的扩大,行政性的管理已必不可少,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行政权力逐渐取代学术权威,成为科学共同体的领袖。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

首先,从研究动机来说,后学院科学从事研究的功利性替代了学院科学的自主性。学院科学时期,从事科学研究是有闲阶层的业余爱好,因此科研过程完全是自发的,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完全根据自己的时间节奏来品尝一种探索之乐;然而,后学院科学时科研人员更多的是因为工作生活的需要,根据所属科学共同体或所在科研项目的整体需要来确定研究课题,并要在规定时间内达成相应的工作量要求。

其次,从知识生产的形式来说,后学院科学的跨学科集体协作替代了学院科学科学精英的孤军奋战。学院科学时期科学家们多数是独立的开展工作,虽然也有偶尔的交流,但是是非定期的,非正式的;而后学院科学时期科学开始建制化,并且多领域的科学家可能共同为同一工程项目服务,因此知识生产已经成为多领域专家的共同协作。

再次,从研究内容来说,后学院科学以应用性知识为主代替了学院科学纯学术性的研究。学院科学时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并不以经济利益和应用的效能为出发点;后学院科学时期,科学知识的应用性更强,因此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提出的官、产、学三螺旋理论很好的概括了这种新型的知识生产模式。在三螺旋结构中,科研内容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双重干预,根据企业的利益决定研究重点,根据国家宏观科研体系规划研究内容,因此,形成了以应用为导向的研究内容。

(三)科学规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比默顿和齐曼的科学规范,科学评议、科学承认和科学精神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科学评议的多维度。在学院科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学术评议的科学评价模式,并不断规范化。这种评议形式初步体现了民主的原则,但仍然是主要由科学界的精英为主导,体现了科研分层的权威结构。而在后学院科学的知识生产模式下,由于知识功能的改变,产业化大科学的形成,科学评议过程中政府、企业和普遍社会公众的影响都在介入,尤以政府和企业的作用为大。因此,参与评议的主体增多,考量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科学承认的功利性。学院科学时期,科研机构的建制化尚不完善,提倡知识的公有性,反对知识保密,对于科研成果的承认形式主要是专业的内部承认;后学院时期,科技政策更加完善,对于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纳入了法律程序。科研的成果不再无私的与普遍社会公众共享,科研成为赞助者谋利的重要手段,为了激励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在科学承认的同时也会附带经济上的刺激。

科学精神的多元化。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产生的影响日益巨大,其所带来的负效应也日益显现。使得科学家在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选择伦理规约下的正确研究方向,自觉拒绝有悖伦理和人类道德的研究。另一方面,由于科学优先权的争夺,科研奖励的刺激,科研压力的作用,科研中的急功近利和学术造假之风也开始抬头。

三、对比后的几点启示

从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二者的对比过程中,可以的出一下几点启示:

第一,科技的发展决定着科技的组织形式和从业规范,科技的组织和规范反作用于科学知识的生产。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功能的丰富,相应的科学的建制化日益完善,组织日益严密而规范,科学主体职业化,从业规范也随着知识功能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同样,这样的组织和规范也作用于科研主体及他们的知识生产全过程,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带来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学术不端之风的兴起。

第二,二者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的差异。学院科学与后学院科学虽然是一脉相承的,在对象上没有差异,但是二者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却存在着不同。“前者主要采取功能—分析的方法对科学的体制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者则采取描述的方法,以自然主义立场研究科学知识本身以及科学的社会关系。”〔6〕

第三,后学院科学没有完全摆脱学院科学的特点,而是作为一种趋势逐渐从学院科学中分离。不仅科学的技术和工艺,科学的事实和依据没有改变,并且部分科学规范应用至今。并且从科学主体上来说,良好的教育依然是从事科学事业的基础,科学的组织活动仍然是科学活动的必须;在科学生产方式上,虽然从学院时期一名科学家可以研究多个领域,转变为现在的多名科学家共同研究一个领域甚至课题;科学规范方面,科学承认和评议等制度都在延续,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展现了更多的时代的特征。因此,虽然后学院科学比之前者内涵上有变化,但是却延续了科学的本色,科学作为一项事业蓬勃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齐曼. 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2008,(80).

〔2〕 丹皮尔.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9-130).

〔3〕 高嘉社.科学社会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70).

〔4〕 缪成才.默顿和齐曼的“科学共同体”比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12):95-100.

〔5〕 Price. D.J.Science since Babylon(enlarge edition)

〔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2,(38).

〔6〕 缪成才.默顿和齐曼的科学观比较〔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01):64-68.

〔7〕 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8-9).〔责任编辑:侯庆海〕

上一篇:黑夜里那寻找光明的眼睛 下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