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谷甫:鸟虫篆痴人

时间:2022-09-03 01:20:37

徐谷甫先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活跃于上海印坛的著名篆刻家。笔者虽然学印日短,但每每同师友论起“鸟虫篆”,无不论及谷甫先生之作,推崇倍至之心可算是仰慕已久了。

徐谷甫先生于印学的造诣深厚。如今所见的佳作,不仅在于那一份传统篆刻家所恪守的工稳:分朱布白之间恬静秀丽,汉白元朱皆见其深厚的传统基础,更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师古而不泥古,他的鸟虫篆于方寸之间遣字布势变化自如,又别开生面妙趣天成,可谓“添仓颉之妙,阐六书之意”,实乃海上印坛的一朵奇葩。

徐先生于印学一道,不仅精于治印,更贵在尽心于学术。他先后编(合)著了《两周金文选》、《商甲骨文选》、《秦汉金文选》、《古陶字汇》等五本专著。特别是他十多年前编纂的《鸟虫篆大鉴》,问世至今已再版七次,可见实是一部篆刻家案头必备的参考书籍。

然而徐谷甫并未就此驻足。古语道:“十年磨一剑”,今日又有新著《鸟虫篆全书》剑成问世。这是他自1994年远赴捷克的布拉格,除了授课、举办展览外,不遗余力地投入对鸟虫篆的创作研究,同时大量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由于上古鸟虫篆存字有限且器物零散无多,先生又将收辑方向由上古引伸到近今印人的作品之中。释读考据,去芜存菁,其功在当代、利于后世之德则不是此地的只言片语所可以记叙的了。

鸟虫篆文字,作为精意美化过的篆字,显得神奇诡秘且更具情趣魅力。正是由于许多如徐谷甫先生一样的篆刻家对其不断地开拓与创新,终于使其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理解,并且更由于它的图案化,象形化,竟使之风靡于中国而时兴外邦。其间真味犹如梅兰芳在纽约演出京剧,廖昌永在维也纳唱中国民歌一样,真正的艺术是无所谓国界的。不同的文化背景或许使他们无法辨识印文,但分朱布白间的节奏,鸟虫玄繁之诡趣是可为所有人所激赏的。

如今《鸟虫篆全书》问世了,面对这部编纂十数年,厚逾千页的印坛、辞坛巨著,笔者不禁要感叹:一幅《双桥》成就了陈逸飞,一份APEC会议的国礼印章成就了韩天衡,今日这部“十年磨一剑”的心血大作《鸟虫篆全书》也必将成就一个徐谷甫。

上一篇:达利上海疯狂秀 下一篇:这个星球上的人类最爱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