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模式”打造文化支撑力

时间:2022-09-03 12:58:19

“云南模式”打造文化支撑力

云南是全国最早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省份之一,较早提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的目标,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被理论界称为“云南现象”。云南在全国已率先建立起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把文化产业纳入“绿色GDP”的统计范畴。

云南是“民族歌舞的海洋、美术摄影的殿堂、文化资源的富矿、影视创作的天堂”,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一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将云南的文化产业发展推上了快车道,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继烟草、矿业、旅游、生物资源开发和水电五大传统支柱产业之后的一种新生经济力量,成为推进云南发展的第六大支柱产业,被形象地称为第六“发动机”。

项目、品牌、会展,一个都不能少

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要顺利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在新一轮加快发展中争取主动,就必须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变文化资源优势为产业经济优势,尽快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着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云南省新的支柱产业。

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说,文化产业发展既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因,又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结果。云南选择的路径是,先发展文化产业然后再搞体制改革。云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

一是政府促动之路。政府作为文化改革的推动者,应革除一切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弊端;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引导和调控产业发展格局与发展方向,建立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建立和壮大公开、统一、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为此,云南省委、省政府通过举办高级研修班、召开研讨会等多种有效形式,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二是项目牵动之路。项目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基本载体,也是发展文化产业最便捷、最有效的切入点。通过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实施,可以聚集资本、整合资源、创新文化,培养具有云南特色的产业集群,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实施产业项目战略,还能够拉长文化产业链。产业链越长,利润越大,越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实施产业项目战略,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要坚持开放带动、市场运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可行性研究。

三是品牌带动之路。云南省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加强策划和包装,优化和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培育了一批国内和东南亚知名的国际品牌。鼓励、支持云南更多的文化产品打入海内外市场,占据市场份额,以文化产品“走出去”带动文化企业“走出去”。

四是要走会展驱动之路。会展业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它自身的壮大,而且能有效地驱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为文化产业发展构建一个宽阔的平台。

《云南映象》叫响全国的背后

发展文化产业是一项探索性、开拓性的工作,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丹增告诉记者,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云南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这个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削弱。同时,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长远发展的趋势看,文化因素正逐步取代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成为决定经济发展后劲的最重要的因素。忽视了文化建设,经济发展最终也快不了。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既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努力推动全省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又要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既要注重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又要注重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必须善于从经济的角度来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效益,通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些载体,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既要博采众长“引进来”,又要面向世界“走出去”。文化产业是一个开放的产业体系。没有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就没有《丽水金沙》的产生,《云南映象》就不可能叫响全国。发展文化产业不能把眼光局限于文化系统内部,也不能仅仅盯着省内市场和国内市场。必须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新形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降低准入门槛,鼓励非国有经济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又要紧紧抓住世界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机遇,利用文化产品及文化消费国际性的特点,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把更多的云南文化产品推向全国,打入国际市场。

既要着眼当前工作,又要立足长远发展。当前,主要是抓好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制定好规划,搞好产业布局,找准文化产业发展的切入点。从长远发展看,要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形成保护、利用、开发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加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坚持以创新求发展,汲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进文化产品多层次开发,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形成既富有云南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产业体系。

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一五”末,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云南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0%,成为云南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把云南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文化大省。

上一篇:土地沙漠化是一个危险警示 下一篇:“云广网络”领跑“数字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