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书论双语翻译及多元解读

时间:2022-09-03 12:40:59

中国经典书论双语翻译及多元解读

摘要:关于中国历代书法论文的选编和译注不乏研究者,无论选编还是注译,大多整篇选编和翻译,一般读者望而生畏,故不利于中国书法艺术理论和技法的普及。本论文选取中国经典书论的经典语段进行双语翻译和解读,想通过一斑而窥全豹,为探讨中国经典书论的双语翻译及多元解读提供一种可能。这将有助于中国书法艺术理论的传承和普及,同时,也是响应文化强国的口号并有益于广大书法艺术爱好者的一项善举。

关键词:中国经典书论;双语翻译;多元解读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21-03

1.关于中国历代书法论文的选编和译注不乏研究者,如: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历代书法论文选》、《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戴丕昌的《古代书论选译》,洪丕谟的《历代书论选注》。但由于中国历代书法论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无论选编还是注译,大多整篇选编和翻译,一般读者望而生畏,故不利于中国书法艺术理论和技法的普及。本论文选取中国经典书论的经典语段进行双语翻译和解读,想通过一斑而窥全豹,为探讨中国经典书论的双语翻译及多元解读提供一种可能,这将有助于中国书法艺术理论的传承和普及,同时,也是响应文化强国的口号并有益于广大书法艺术爱好者的一项善举。中国书法曾经一度是一门专属于华人的艺术,因为它是以汉字为表现基础、以“唯软而奇怪生焉”的毛笔为表现工具的艺术。中国书法的独特性与学习理解上的难度,使很多西方人在学习接受书法时望而却步。中国书法的独特性也让书法的外推一度成为了一个难题,在中国的众多艺术门类之中书法成为受西方人关注最少的艺术。书法的这种特殊地位本身就暗示了其对外传播交流的迫切与重要。如果西方人对于中国书法始终处于无知、畏难和误解之中,中西文化的整体交流都将会大打折扣。关于中国书法艺术理论的英文翻译至今还没有一本像样的权威的专著。林语堂在1935年出版的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中有一节以“中国书法”(Chinese Calligraphy)为研究对象,向西方人粗略地介绍了中国的书法艺术。蒋彝在1938年出版的《中国书法》,是第一部用英语向西方世界广泛传播中国书法的书籍,以帮助那些“不需要学习中文就能欣赏书法……即使没有熟悉的观念,人们也能凭借对线条运动的感受和事物结构组织的学识来欣赏线条的美”(蒋彝:《中国书法》),因此,一度成为欧美大学教授中国书法的指定教科书。但是,这些书都是以欣赏为主的抽象性的介绍,缺少明白的具体的例子,本文研究将为中国艺术的海外传播提供一个可资参考例子,有助于中国书法艺术的海外传播。

2.如何让中国经典书论以比较易懂的语言和形式让普通书法爱好者和海外学者轻易接受?这始终是个难题。这里有几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首先,古文翻译白话的问题。中国经典书论绝大部分是由文言文(古文)写就的,时间跨度大,年代久远,要让当代书法爱好者读懂,需要准确、通达并且文雅的翻译,这并不是件易事。它要求翻译者有较高的古文功底,有良好的现代白话文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还要对书法艺术有一定的造诣,不说是个书家,至少会欣赏书法艺术。这三者皆备,不能不说是个高要求。其次,中文翻译英文的问题。虽说中文翻译要求高,但还不至于做不到,但英文翻译就更困难了。它要求翻译者不光懂英文,将现代白话文翻译成英文,还要此翻译者懂古文,这样才能不仅只看白话,还要将古文的神韵翻译出来,当然最好也要懂得书法艺术。比起中文翻译者,英文翻译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纯熟的英文,而且还要具备中文翻译者所该具备的素质。再次,文字翻译书法的问题。仅是文字翻译,似乎于文字工作者而言,还不是最难的。但要将文字翻译成可感的书法,也就是将抽象的文字翻译成具象的书法,那非得书家不可。而此书家,也非得要懂古文不可。以上三个棘手的技术问题,靠一个人全部解决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是个巨大的工程。因此,本研究课题组联合中文、英文和书家共同做一次尝试,以下呈现给大家的就是这样一种尝试,希望能够为中国经典书论的双语翻译和多元解读提供一种可能。尝试一:【原文】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东汉·蔡邕《笔论》。【白话翻译】书法,乃一种遣散的艺术。要想写好字,先遣散怀抱,心无挂碍,任情感性灵恣肆,然后书写。如果为事势所迫,即使有用中山兔毫为材料制造出来的最好的毛笔,也写不出好字来。【英文翻译】Calligraphy means an art of cleaming the mind. Beautiful handwriting comes before removing the distractions and flying the emotional spirituality. One fulled with destractions cannot show the art work of calligraphy even in the best Chinese writing brush pen in the word.

【书法解读】蔡邕(133—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结构严整,点画俯仰,体法百变,有“骨气洞达,爽爽有神”的称誉。此乃书之为艺术其大要。后世善教人习书者,无不以此为基本要求。“散怀抱”是指老庄的虚静状态,无思无欲。创作之前要进入这个状态,才能到达“物化”境界,也就是物我合一,人与书通。此乃中国美学的创作前提:虚静无欲,无欲则万物通。

尝试二:【原文】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东晋·卫铄《笔阵图》。【白话翻译】用笔有力,字就写得刚健;不善于用笔的人,写出来的字就显得肥胖。多骨而少肉的字,叫做筋书;多肉而少骨的字,叫做墨猪。字写得力道足而富有筋骨的人,书艺高超;字写得无力道无筋骨的人,书艺差劲。【英文翻译】The Character will show its own virile when created by a person who is good at transmitting the power to the one he writes properly through using the brush. The character showing the strokes of puffiness only comes under the tip of a writing brush without power given by its user. The vigour of character stroke styles likes a person who is of strong bones and muscles. The character strokes showing no power looks like a weak fat black pig. People whose handwriting with vigour should be superb skill in writing and vice versa.

【书法解读】卫铄(272—349),东晋女书法家,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世称卫夫人。工书,隶书尤善,师锺繇。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书。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瓘在《书议》中,始将“风骨”引入书法评论中。他说:“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又论草书说:“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骨”是指字的表现力,也就是说,字应该写得刚健有力。

3.中国书论经典文献卷帙浩繁,要想将历代书论统一梳理,整理出更加精练的经典语段,然后加以英文翻译,然后再配上书家的书法解读,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没有十年八载,没有一个专家团队那是很难完成的。仅靠几个书法爱好者在业余小打小闹是不成体统的。本文仅仅是一种尝试,提供一种探讨的可能性,希望有机构或组织能呼吁或发起这样的工作,为中国书法理论的继承和普及,以及海外的传播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3]戴丕昌.古代书论选译[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4]洪丕谟.历代书论选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5]王韵殊,李新会,卫东海.历代琴棋书画论选译[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6]蒋彝.中国书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

[7]王世征.中国书法理论纲要[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陈锦(1976-),浙江乐清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史教育。

上一篇:关于教育超越性问题的争论与研究述评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