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细羊毛产品设计与过程控制

时间:2022-09-03 11:40:35

拉细羊毛产品设计与过程控制

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批量生产拉细羊毛产品十多万米,物理性能均能达到国家标准优等品水平,成品一等品率为99%以上,结辫为O.25%。其可靠的工艺、稳定的产品质量在业内有较好的口碑。本文通过该厂技术人员在生产实践中的技术总结,对拉细羊毛产品的总工艺设计及生产过程控制形成了较成熟的推广经验。

拉细羊毛技术的发展,充分展示了羊毛纤维的优良的特性,赋予了毛纺面料如丝般柔滑的手感,珍珠般圆润的光泽,产品呢面细腻,档次有了较大提高。但拉细羊毛自身的物理特性:纤维表面光滑,鳞片少。长度长,细度细;纤维的拉伸性能比普通羊毛低,纤维上染速率快。以上因素决定了拉细羊毛大批生产难度较,质量较难控制。公司自2DC2年就针对拉细羊毛进行产品研发,经过几年的技术经验积累,现能大批稳定生产。

拉细羊毛总工艺设计

拉细羊毛混合比例

拉细羊毛与其它纤维混合比例少,产品外观风格、手感与常规产品差异不大,混合比例过高达70%以上,生产难度大,稳定性差,尤其是色光较难控制。我公司掌握拉细羊毛的混合比例在30%~50%。这样即能满足产品风格要求又能使产品质量稳定易于控制。

单纬纱、股纱纱支及捻系数设计 拉细羊毛长度离散较大.纤维较难控制,容易使纱线条干恶化一粗细节明显。在计算纱支截面根数时股纱控制在34根~35根,单纬纱控制在60根~62根。捻系数也应选择较常规产品大,见表1。

织染总长、幅缩设计

拉细羊毛线密度高.受力回缩性较大,所以在设计总长、幅缩时要较常规产品大。缩率设计见表2。

总紧度纬经比设计

拉细羊毛手感柔软、滑糯,面料易出手感、光泽。故在设计总紧度时将产品服用性能放在设计首位。为确保面料折皱恢复角大于300°,折裥持久性大于3级,起毛气球达到国标4级及以上,总紧度、纬经比设计都较常规产品大。见表3。

批量拉细羊毛产品物理指标

以上产品物理指标都达到了国家颁布的优等品标准,证明产品设计参数合理,满足了服用性能要求。

生产过程控制

条染复精梳质量控制

染色控制.因拉细羊毛上染速度快,染后收缩较大,决定了染色毛团易产生色花,缸差大的现象。条染通过控制毛团导条重量在2KG/个以下,起染温度控制在30cc以下,分两次加入醋酸;缓染剂用量略大于正常毛染用料,化料充分:操作严格按工艺要求持行等措施。使染色质量,色光的重现有了提升:色花控制在1缸/20缸以下.缸差大于等于3级。染色工艺见图1。

复洗工艺控制:复洗每开深色毛团240公斤,必须换水次,中浅色每开360公斤,须换水一次。为了保证针梳生活好做,减少毛粒产生,平平加及抗静电剂浴比较正常产品多0.5%~1%,复洗下机回潮控制在26%以内,色条干湿磨牢度控制在3~4级以上。

复精梳工艺控制针、精梳工艺路线选用国产生产线。混条为确保条干均匀,拉细羊毛和羊毛混合后,至少要梳理两遍,否则毛条粗细节较明显,影响后道质量。精梳隔距28,精梳喂入小于170克/米,下机毛网搭接良好,毛粒控制在0.4~0.6个/克。成品毛粒控制在1个/克,回潮掌握偏上限20.5%~21.5%。

纱线质量控制

前纺质量控制:前纺质量控制关键点为提高条干均匀度,为此要确保自调匀整运行良好,前纺总并和次数控制在1万次左右。另外前纺的试验频次要加大,尤其是头针及四针的重量控制及重量不匀率控制非常重要。前纺工艺制定的原则为小牵伸、小张力,避免纤维损失过大。前纺工艺流程为:国产生产线―混条―头针―二针―三针―四针―FB441(一)―FB441(二)。末道粗纱CV值控制在7.5%以内,不匀率控制在2.0以内。

细纱、并捻筒重量控制.由于拉细羊毛长度离散大,纤维难控制,故我厂在细纱生产时选用意大利COGNETEX四罗拉细纱机,在每次上机前为确保细纱条干都调试设备,更换皮辊、皮圈,并要求钢丝钩每四个班更换一次。因截面根数设计较高,生产也较重视,cv值水平较好,尤其是生产110支股纱及60支单纬细节在700只/km以下粗节180只/km,毛羽值3.5左右。重点是机型的选择和设备的调试。

织造质量控制

因拉细羊毛纱线的拉伸强力及拉伸伸长较正常羊毛产品弱,故在织造时经纱易断,坯布断头小缺疵点多,且织造效率低下,通常在60%~70%之间。为此在经纱整经倒轴时加冷浆剂,提高经纱强力。织造采用小张力、小开口的工艺配置,织机车速控制在330rpm以内。拉细羊毛产品的布边常出现边松的现象,为染整的加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厂将布边组织选用1/3重平组织,边松问题得到了改善。

染整、修布质量控制

拉细羊毛开发的产品纱支高,且采用单纬织造,故生产2/2、1/2斜纹组织的产品如果控制不好撕破强力,很难达到国家标准。为此修补的 次成功率及染整湿整工艺制定尤为重要。湿整工艺流程:生修刷毛一烧毛双煮一洗呢 双煮一中检。烧毛程度弱,可以加强剪毛以弥补烧毛不足。双煮温度控制在85℃时间,煮呢半小时,洗呢温度42℃,洗呢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修补加大抽查力度,确保一次成功。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撕破强力指标达到了国标,满足了服用性能的需求。此大类产品的染整疵点主要是蒸呢印,一般的解决方式是根据产品的风格及重量调整蒸呢强度、蒸呢循环方式来解决。

上一篇:大朗毛织迎接新提升 下一篇:分析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