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喉咙滑过一部中国饮酒史

时间:2022-09-03 11:27:28

他喉咙滑过一部中国饮酒史

私人吃喝史 ・ 饮家

请客的不上洋酒,没有面子;赴宴的不喝洋酒,也是没有面子。

会不会、能不能、懂不懂,一仰头,喝下去就是。

酒顺着喉咙滑下去,面子随之浮上来。

7岁之后,酒,再也没有离开过胡祖信的生命,如水渗入血液般地渗入他生活。这个始终跑在国人饮酒潮流最前面的人,在过去的37年里,阅酒无数。

白酒、黄酒、红酒,五颜六色的鸡尾酒;

果酒、米酒、高粱酒,各色植物做的酒;

国酒、洋酒,国产而贴外国牌子的合资酒;

真酒、假酒,半瓶真酒掺上水和酒精香料的仿真酒;

喝酒、买酒、卖酒、玩酒、品酒、藏酒、戒酒――戒酒?哦,顺口说错了。对胡祖信来说,无酒不人生。

1970年- 1980年末:喝传统

1971年的一天,7岁的胡祖信跟着做中医的父亲赴宴。设宴之人,在酒过三巡后,力劝小祖信喝一杯。顺德当地产的顺德二曲白酒,度数超过50度――那个年代,只有散装米酒和这种酒。

小祖信知道酒辣,不肯喝。那人说:“你自己都不喝酒,以后你老窦(粤语,老爸之意)老了,谁给他买酒喝呢?”小孩子一想,有道理!仰头喝下。

自此,胡祖信和酒的交情开始。

自古以来,顺德素有喝白酒的传统。且不说饭局必有酒,即使自家饭桌,也常是中午晚上一天两顿酒。大人喝时,小男孩就跟着抿几口。久了,一个好的饮酒人就养成了,有酒量、有酒品,最关键的,懂酒道。

到了十多岁,一群激扬的少年,开始到外面的小馆子喝酒了。可供选择的,不外是本地的大曲、二曲、散装米酒,再就是啤酒。但没人介意,那年岁喝的是痛快。无论黄白,喝酣畅了就好。如此这般,一直喝到上世纪80年代末。

1980年末 - 1996年:喝面子

1988年下半年,一种味道奇怪、后劲强大的酒进入胡祖信生活。每次单位的饭局上,他留意到,大家渐渐不再叫茅台,取而代之的,是这种味道奇怪却价格不菲的洋酒。

胡祖信喝的这第一款洋酒是马爹利的干邑。第一口喝下去,说不上来是什么味道,就是跟中国白酒的香气全然不同,不辣。也没多想,就着菜,喝了许多。说不上喜不喜欢。

到1989年,他发现洋酒喝疯了。在他的圈子里,洋酒干掉杜康老师傅的千年白酒,成为第一政务用酒。但凡饭局,必有洋酒。

不单政务,就他所见,先富起来的老板们,在稍正式的场合,也一律洋酒。“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的口号太动人。300多块一瓶的人头马,喝起来的架势,同喝1块钱一瓶的珠江纯生没多大区别。

即使寻常百姓家,年节时,开瓶洋酒,找个感觉,也是常有的,反正普通品牌的洋酒,也就是100多块一瓶。

不喝洋酒,就是没有面子。

请客的不上洋酒,没有面子;赴宴的不喝洋酒,也是没有面子。会不会、能不能、懂不懂,一仰头,喝下去就是。酒顺着喉咙滑下去,面子随之浮上来。

这一切,归功于那场惊醒中国的改革,归功于香港。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的电视台还只有中央一台、中央二台,广东却已可以看到香港电视台。TVB每天向内地传送的,除了许文强、古惑仔,还有生活方式。歌舞升平、令人向往的美好生活方式。

人头马、马爹利、轩尼诗的广告里,年轻有为、兼懂浪漫的商界精英,笑容神秘、美艳如花的明星,端着一杯琥珀色“尽显尊贵”的洋酒,或绅士风范、或妩媚动人地跟观众调情。

已经开放了逾10年的东南沿海,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刚从计划经济里蹦出来的先富们,手里握着一把还冒着油墨香的票子,正不知道如何是好。哪里经得起如此。

洋酒遂风行。胡祖信生活的顺德,也歌舞升平了。

1996年,他开了顺德第一家酒吧。

1996年 - 2000年前后:喝门道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胡祖信没费多少力气,就尝到了甜头。“营业不到一年,投入的成本就全回来了”,他自己都意外。

然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被作为政务商务用酒的洋酒洗礼了好几年的人们,如同胡祖信一样,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么大碗饮酒、大块吃肉的做法,好像不适合洋酒。需要找到一种新的喝酒方式,它属于有着特殊香味的洋酒。

胡祖信的酒吧,应他自己之需,应“酒势”之需,来得适逢其时。它为洋酒提供了新喝法、新环境、新氛围。这对中国人的饮酒习惯来说,是革命性的。

“以前喝洋酒都是疲于应酬,自己开了酒吧,才开始学着品酒。”他也是摸索着前进。

慢慢地,他会为前来的客人,介绍白兰地、威士忌、黑方、金酒、龙舌兰各有什么不同;哪款白兰地口感清淡哪款香醇些;墨西哥龙舌兰喝完一口,要舔点盐和柠檬才正宗;甚至,他会亲手为客人调杯即兴的鸡尾酒。

他自己更多喝威士忌,“因为在国外的酒吧里,喝得最多的,就是威士忌,这才有酒吧的味道。”

他看不惯外面酒吧里,学港台的时兴喝法:红酒里兑上雪碧,还嫌不过瘾,再加两粒话梅;干邑(威士忌)里兑上可乐或其他软饮,补充甜味;就是白酒,都要加上话梅和冰。

他的酒吧里时有客人跟着学,他就跑过去跟人家说:你这样喝呢,喝的当时是甜一些,口感舒服一些,但是回味时,就只有酸了。这款酒呢,是法国的××庄园,19××年的出品,如果你慢慢品呢,喝完过一会,嘴里会有×××的香气。

学是要有过程的。刚从比赛谁能一口干掉整瓶XO里出来的人们,对如此庞大复杂酒文化的领悟,需要时日。

也因为不懂,时有惧怕。这惧怕曾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

洋酒的一时兴起,让一拨没能先富却急于求富的人,以为找到了商机。假酒遂行于市。

那时候,电视上时有打击假酒的新闻出现。用瓶真的次等洋酒,兑上水、酒精、香料,做成近似真上等洋酒的味道,不内行的人,很难分辨。一时间,白酒再次占据人们心房。茅台、五粮液、剑南春之类又成为饭局的青睐之物。直到上世纪结束,由于酒类商检等政策的规范,这股风潮才平缓下来。

2000年至今:“花钱喝”变“赚钱存”

“红酒、威士忌之类洋酒的市场,其实到2000年以后才开始成熟。”胡祖信从他的酒吧客人身上看出这一点。

来店里的客人,已经不再需要胡祖信或者服务生的指点,而是娴熟地把手往酒架上一指,或者直接报上品牌名、系列名,甚至年份、产地、庄园名。

若有新来的好酒,服务生会给些推荐。客人品一口,说,这款口感的确不错,但是余味不太适合我,谢谢你,有好的再给我推荐;或者,你怎么知道这款酒跟我很搭?给我拿一瓶。

“客人已经懂得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酒,而不再为面子、酒吧特有的氛围或者某种情调而喝。”

近几年,酒吧也常请一些国外酒庄的老板来给客人介绍洋酒文化,比如如何欣赏一杯波尔多地区的上好红酒;干红配红肉,干白配白肉;加拿大安大列省的冰酒同奥地利的有何不同。

有进步快的学生,已经开始把酒当期货收藏了。一瓶100美金的红酒,并不拿回去,只是放在免费保存的酒窖里,只等着,数月后,变成120美金。直接把花钱的喝酒,变成赚钱的投资酒。

喝了30年的胡祖信,至此,已更关注饮酒的健康。“喝醉在我这里是被尽可能地禁止的。”他也开始偏爱对健康益处良多的红酒。

若是寒冷的冬季,店里还会烫些陈年花雕,10年陈的80块一壶,30年陈的贵一些。胡祖信近几年特别喜欢花雕。这大约是因为父亲是中医,也因为阅历。他以为,“只有花雕最像红酒,一样地有韵味。”

胡祖信近40年的饮酒史,像折射出中国人近30年饮酒史的一滴酒,也从烈性的二曲到内敛的花雕。回头望去,他只觉人生好长,幸始终有酒伴身旁。正如电影《东邪西毒》里西毒那句经典的对白:水越喝越寒,酒越喝越暖。■

上一篇:企业主:市场需求萎缩,非牛人可改变 下一篇:“韧”就是在煎熬中历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