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用药特点与合理用药

时间:2022-09-03 09:55:06

儿科用药特点与合理用药

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生理上不同与成人,小儿合理用药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就小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合理用药的原则阐述如下,并对不合理用药剖析,以引起重视小儿的合理用药,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

1.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小儿一般指新生儿、乳幼儿及儿童,小儿的体液占体重的百分比远比成人大

(其中主要是细胞外液变化较大),而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则较成人为低,各时期其身体各部分,包括各脏器的生长发育程度不同,其药代动力学特点也与成人不同。

1.1 药物的吸收

胃可暂时贮存药物,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婴幼儿的胃酸浓度低,排空时间长,肠蠕动不规则,如青霉素等抗生素在成人胃内可被分解,但对新生儿则可很好被吸收,新生儿肌肉量少,末梢神经不完善,肌肉给药则吸收不完全,同时婴幼儿体表面积与体重之比较成人约大两倍,且皮肤通透性高,皮肤用药可致不良反应。

1.2 药物的分布

药物被吸收后向各脏器分布,由于新生儿体重的75%是水,到出生后六个月体内水分才急剧减少,以后则徐徐减少到接近成人值,固应看到,主要在细胞外液分布的药物在新生儿和幼小儿童或成人为大,婴幼儿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游离型药物较多,且体内存在较多的内源性蛋白结合物,如胆红素等,固与血浆蛋白结合力强的药物如苯妥英、璜胺等能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蛋白,使游离型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新生儿的血脑屏障不完善,多种药物均能通过,以致毒性增高。

1.3药物的代谢

药物代谢主要脏器是肝。小儿肝脏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肝脏药物代谢酶随年龄增长而渐趋完善。新生儿微体氧化酶则发育、氧化作用低,葡萄糖醛酸不足使药物代谢过程受到障碍,像氯霉素等须在肝中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被排除体外的药物,新生儿若大量给予有可能引起中毒反应,导致灰婴综合症。

1.4 药物的排泄

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而肾功能随年龄增加而变化。如肾血流量,新生儿期只有成人的20~40%,出生后两年大致接近成人值,又如肾小球滤过率按体表面积计算,在4个月时只有成人25~50%,两岁时接近成人值,而肾小管最大排泄量,在出生后一个月内很低,在1~5岁接近成人值,肾最大浓缩力,乳儿期只有成人一半,稀释力也是新生儿最低,出生后两个月几乎达成人水平,由此可见,新生儿、乳儿期肾机能显著低下,随年龄增加而机能增强,所以主要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排泄的药物必须注意其体内蓄积问题。

2.不合理用药产生的原因

2.1临床医生因素

临床实践中忽略个体差异,对患者的生理条件、病理条件、遗传因素等了解不够,将药物放在决定性位置,而致使偏激用药、用药剂量过大或不足,另外,为避免医患冲突而怕担风险及迎合患儿家属要求,导致随意加大剂量,滥用抗生素等不合理用药现象[1]。

2.2家庭和社会因素

由于经济文化,生活环境等导致家长的错误用药心理,有的家长就医心切,同时请不同专家为患儿诊疗,导致重复过量用药,有的受广告诱导,超量服用各种保健品,或小病大治、保全用药,误认为抗生素可包治百病等,还有营养药、补药随意应用等等[2]。

3 合理用药的原则

3.1明确诊断、合理选择药物

一般儿科病情急,发展快,多变化,因此用药应及时、恰当,患儿常有多种疾病存在、互 相影响,因此必须明确诊断、明确用药目的,合理制定给药方案,严密观察药效及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

3.2合理选择小儿用药量

许多药品没有小儿专用剂量,普通常用的方法是由成人剂量来换算,多数仍按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小儿剂量,这种方法有时非常危险,易引起中毒。

根据血药浓度监控来确定剂量是较好办法,但实际中有困难。另外,乳儿对巴比妥类药物如洋地黄制剂、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药的敏感性比成人低,用药应予以注意,而白喉、破伤风抗毒素、蛇毒抗毒血清等则一般与年龄、体重无关,临床应用时均可按病情需要决定其使用量[3]。

3.3合理用药的时间与次数

为了维持一定血药浓度,以达疗效,需按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长短决定给药次数。根据小儿胃肠生理特点,决大多数药物宜饱腹服用,而驱虫药则宜于空腹或半空腹服用,使药物迅速入肠,保持较高浓度,发挥较大疗效。

3.4合理的配伍

合理的配伍可增加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但有些药物由于各自的理化特性,相互发生中和、分解、沉淀等反应,可增加药物的疗效或增强原有毒性等。如林可霉素与希刻劳联合用药属拮抗配伍,林可霉素是快速抑菌剂,希刻劳是繁殖期杀菌剂,两药联用,疗效降低,副作用增多,应避免应用。

3.5积极开展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的核心是合理用药,是从医药两方面研究药物对人体作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的一门学科。不合理用药有多种因素影响,医师对药物药效学、药动学不熟悉,医药缺乏配合,药师临床药学知识贫乏等,因此必须开展临床药学研究和药物不良反应检察及临床用药监护,促进合理用药。

总而言之,儿科用药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与探讨的特殊领域,要树立高尚医德,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观念合理使用药物,最大限度发挥药物治疗作用,杜绝不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戴自英实用抗菌药物[M]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53

[2]林莉浅谈儿童应用成人药品的危害[J]海峡药学 2000.12(2):119

[3]谢惠民新生儿和老年人用药 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637

上一篇:创伤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康复 下一篇:喹诺酮类和头孢类抗菌素治疗11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