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 做学校执行力的中坚力量

时间:2022-09-03 09:50:31

承上启下 做学校执行力的中坚力量

近日,在区域城乡教育共同体骨干培训活动中,我在会上做了“谈谈如何当中层”的发言。对学校而言,中层是学校执行力的中坚力量,是承上启下、保证政令畅通的重要环节。如果说高层是决策层,研究“做正确的事”,那么中层就是具体落实与执行反馈,琢磨怎样把“事”做正确;基层就是全面实施,认真“正确地做事”。10年中层工作经验,让我成长,更让我深思。如何看待这个岗位,如何使中层工作发挥最大的效力,我有着自己的理解。

一、耕好“自留地”,创新工作方式

小时候,家里姊妹多、负担重,但我们家的生活过得竟然还不错。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母做好了一项工作:耕好“自留地”,而且是创造性地耕耘“自留地”。工作后,我也学着父亲,把自己负责的岗位、科室当成“自留地”来耕耘,翻土、播种、添料、补水、施肥、收果……

了解现状,翻“土”。拿到一块土地,我们首先得了解土质,适合耕种什么。中层岗位也是如此,我们先得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如目前此块工作的现状是什么?必须要重点进行的是什么工作?前任中层的哪些做法是可以继承的,哪些做法可以创新?前期的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做好了,了解清楚了,就会为后面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且,也有利于初期工作的展开。我把这个调查访问、查找资料、分析研究的过程称之为翻“土”。

合理构想,播“种”。经过第一步的工作,我们已经对“自留地”有了全面的了解。接下来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初步的构想,设计工作方案。这一工作方案要从学校整体工作的需要出发,又要考虑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论证构想,添“料”。经过一、二步的工作,已经有了初步的工作设想,我们还得论证构想,听取领导的见解、教师的想法、学生的意愿。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有待引导的教师和可塑性强的学生。这是一份用心灵影响心灵的工作。工作时,我往往会先去听取教师的想法(点子)、学生的意愿(点子),在这基础上结合学校全面工作的需要,调整好自己所负责工作的思路,再去向领导汇报。这就犹如“自留地”得到了阳光、雨露、肥料等的滋养。

有了工作基础,工作更容易开展。在工作开展的起始阶段,先听取领导、教师、学生的意见,一方面可以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可以把工作计划转化为大家共同的意愿,干起工作来就会轻松很多、省力很多。

推陈出新,补“水”。作为中层,我们要开创性地开展工作,把复杂的事做简单,把简单的事做认真,把认真的事做彻底。这就如耕地,要想获得更好的收成,仅仅靠播种、浇水、施肥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科学地引进“音乐播种法”、“大盆播种法”等创新技术使其果更优。同理,科室工作也要寻找突破口,推陈出新。在我主持教育处工作时,学校开展了多项创新性教育教学活动。如“红领巾奉献月”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奉献,在实践体验中感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首席班主任制”的实施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了团结协作、致力科研的氛围。另外,校报的创刊、学校文化标识系统的运用等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及时总结,收“果”。对于科室的各块工作,要及时小结并新闻。中层管理人员要树立档案意识,引导教师们及时小结、整理材料,作为自己撰写案例、论文的资源档案。“工作不仅要认真干,还要宣传”,科室的工作有机会就争取到上级会议上做宣传,让自己的工作想法得到更多人的指导和认可。如在区教育局的德育年会上,学校的《走在幸福的德育路上》的主题报告,得到了局领导、兄弟学校的肯定。这样的肯定,一方面提高了学校在教育系统的美誉度;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身工作的肯定,能够给自己一种成就感,调动起更多工作积极性。

二、协调各部门,练就“两专多能”

每一个处在中层岗位的人都要“把中层当成一份事业来做”,要保持这份高尚追求,要提升自己的综合修养,做一个“两专多能”的人。作为教师,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作为中层,我们要想在前、做在前,因为我们不仅要面对教育、面对学生,还要面对一位位教师。对于教育、对于学校的工作,中层们要有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提升自己。或教学,或管理,或学生思想教育,你要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一要练就“两专”。

自任学科“专”——让自己成为教学能手。“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中层领导,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教学能手。当走进教师们的课堂时,你是否能给予他们肯定,并能提出帮助他们进步的建议,而且言之成理。让你上示范课,你是否真的有拿得出手的课堂。这些点点滴滴就是教师们信服你的基础。不管是参与各级教学比武还是撰写科研论文,中层都要率先垂范,走在一线教师前列。

分管工作“专”——让自己成为某块工作的专家。当了中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分管的一块工作,要尽快使自己成为这块工作的专家。首先,得通读此块工作的法律、法规,让我们的工作符合上级的政策、法规,符合学校的大局。其次,要了解学校先前此块工作的状况,了解前期的工作进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最后,能多读此块工作的相关书籍,多向校长、校级领导及相关的专家请教。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让自己尽快摸清此部门常规工作的路子。

二要塑造“多能”。

领悟能力。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要弄清楚它的目的和意义。中层们在制订工作方案、规划活动流程时,往往没有太多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如何才能把工作安排得妥帖,把具体的事情落实好,都需要自己去“悟”。想好了做一件事,胜过草率地做十件事。

计划能力。计划的制订要有轻重缓急,要列出行事计划,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楚。立足今天,着眼未来,不断理清明天、后天、下周、下月,甚至下学年的计划。做计划要掌握关键性问题,决不能因琐碎的事而影响主要工作。月工作安排便签、周工作安排便签、工作台账都是我的工作小贴士。

协调能力。中层在工作中常常会碰到需要多部门合作完成的事情,这要求我们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首先是要能促成各科室之间通力合作,活动尽量少而精,追求高质量。其次是记得感恩,感恩领导、感恩前辈、感恩同事、感恩家长,感恩一切帮助我们的人。最后是事事全力以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以此带动下属,带动教师。

判断能力。工作方案的执行不可能完全走向预设之路,随着变化的情况,中层要准确判断,冷静处理,并将结果及时向领导汇报。

创新能力。事事开动脑筋,创新工作方法。中层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三、寻求最优发展,个人与组织同成长

中层所处的位置决定了我们在工作中需要“零距离、全方位、多角度”提升自己,调动同伴,互助合作,共同成长;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学校;成就学生、成就教师、成就学校,还成就自己。

10年的中层工作是我教育生涯的一段难忘经历,也是提升个人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担任大队辅导员、团支部书记、教育处主任的过程中,我创造机会,培养了一批批大队干部,给予各种机会让他们成长;与班主任常探讨、重实践,提升他们的班级管理能力和育人水平。在担任校务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的过程中,我急教师所急、想领导所想,全力做好指导、服务和参谋工作。

中层工作,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做中层是教师成长的高速路”,让我们把握这条“高速路”,不断锤炼自己,吸取前人工作的精髓,为我所用,在这个承上启下的位置上踏实走好每一步。

作者单位 浙江省金华市金师附小教育集团

上一篇:打造“四高”校长队伍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下一篇:高效课堂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