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个科学家

时间:2022-09-03 09:41:57

宝宝是个科学家

一个科学家认为对自己最有益的影响并不是所接受的学习知识,而是自己人生最初的研究经历。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威哥里伏斯回忆幼年的一件往事:“我五岁时,获得了一生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我把一只毛虫关在瓶子里,它吐丝作茧,几天后,在我仔细地惊奇地观察下出现了一只蝴蝶。”宝宝正处于这个最初的阶段,他会是个未来的科学家吗?

星期六的中午,妈妈见小米端着一杯热水走向阳台,“你要做什么?”“给花浇水。”“不能浇热水,要浇凉水。”“喝凉水会拉肚子的。”“花不会拉肚子,不许浇热水,如果花死了,妈妈就不给你买了。”一听花要死了,妈妈又不给买了,小米就不再浇热水了,当然她也没再问为什么花不拉肚子,结果花活了,孩子科学探究的火苗却熄灭了。其实,如果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既可以让花活下来,也可以满足孩子的探究欲望。

宝宝天生是个科学家

最近的学习理论研究成果发现,孩子的知识来源并不是成人耳提面命传授的直接结果,而是他主动积极建构的成果,这就是说,孩子成长的最初几年,任何外来的知识他都不“认可”,只有通过他自己的研究和探索,觉得与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对上号”了,他才会“认可”外界教给他的知识。例如,家长告诉他:“不要往地上撒水,要不然地上就湿了。”果真是这样吗?那得试试看!于是他“故意”往地上撒水,然后还在地上踩一踩,检查地上是不是确实湿了。他可能要反复“实验”很多次,最后发现是同一结果,他才会真正把这个“研究成果”定位为一个可靠的知识。可是家长常常把孩子这种“严谨认真的研究”看成是“无所事事的玩耍”,把孩子“探究”出来的知识看成是自己反复说教的成果,或许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是这样,但是人生最初的几年绝不是这样。

每个孩子都是从这段“研究经历”走过来的,他“发现”知识的过程是与博士研究生一样的。首先他对事物具有同样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凡事爱探讨个究竟,不像我们普通成人懒于质疑和思考;其次他不接受现成的知识,非得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反复尝试才会真正认可知识,就像研究生依赖实验、尊重事实、求得真知一样;最后他同样地不盲从权威,也善于“超越自己”,如果发现下次实验结果与以前不同,他很可能就会以前的结论,这种勇气与严谨是科学家的素养,是很多普通成人所缺失的。

孩子生而具有的这种研究热情和研究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弱。虽然后来他知识积累的速度和广度可能呈几何级数增长,但是他的“研究意识”越来越淡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少了。这与成人的错误观念和做法有关,如果成人把孩子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孩子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做研究;在做法上鼓励孩子被动听讲、背诵和练习;在评价上聚焦孩子获得知识的结果,而不在乎他是否是通过什么样的优良方式获得了这些知识,也就是说不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方式和过程,以至错过了培养孩子探究能力发展的时机。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威哥里伏斯曾深情地回忆起幼年的一件往事:“我五岁时,获得了一生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我把一只毛虫关在瓶子里,它吐丝作茧,几天后,在我仔细地惊奇地观察下出现了一只蝴蝶。”可见,一个科学家认为对自己最有益的影响并不是所接受的学习知识,而是自己人生最初的研究经历。

探究是最有价值的学习方式

宝宝的学习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模仿他人、成人强化训练、自主探究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让孩子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自主探究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是最有价值的。因为模仿和训练都是成人的单向灌输,宝宝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他学习的内在动机没有激发出来,自愿学习的习惯没有培养出来,但是因为这两种方法具有简单易行、见效快的特点,所以成人对它们容易形成依赖。自主探究以好奇心为驱动,宝宝在探究中会自觉地产生很多问题,并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因而孩子爱动脑、爱动手,这对他以后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因为宝宝在动手尝试中会出现错误,学习结果见效慢,家长又觉得问题很容易,没必要探索,就直接给孩子提供答案,忽略为孩子提供探究的环境和材料,长久下去,孩子养成凡事依赖大人给现成答案的思维惰性,主动探究的热情就越来越弱了。

激发宝宝探究能力的方法

接纳探究中的尝试错误

宝宝对事物的认识比较表面和肤浅,常常抓不住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所以他们在尝试中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小米在探索行为中出现的错误就很常见和典型,她以为植物与人的生理和生命现象是一样的,但是妈妈没有接纳小米的尝试错误,她不但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答案,并警告错误行为将导致的严重后果,结果孩子吓得不敢探究了,其实正确答案并没有经过她的观察、操作和思考,只是书本知识经过妈妈的口授直接搬进她的记忆里,孩子的思维并没有得到发展。家长其他拒绝孩子尝试错误的教育行为还有:责怪孩子把环境弄乱了,把衣服弄脏了,把玩具弄坏了,把物品弄破等等。

为宝宝提供探究的环境

探究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而孩子的“研究经费”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通常成本很低,关键是家长没有意识到怎样为孩子提供探究的环境。小米的妈妈可以建议与孩子一起做一个小实验,一盆花浇凉水,一盆花浇热水,然后每天用相机把两盆花的长势拍下来,也可以让小米画下来,经过几天以后的比较,小米就会发现两盆花的不同结果。这个科学现象很简单,却是孩子自己的观察、发现和总结,她从中获得的探索素养比生活常识本身更有价值。类似的生活情景也是如此,例如一个孩子把花盆里刚种的几颗蒜头都连根拔起来了,他的目的是想看一看蒜头长大没有,希望他长得快一点,这时候,妈妈不要用“拔苗助长”的故事警告孩子,而是为他提供相应的实验环境,让他比较是“拔苗助长”还是“拔苗助死”,孩子从中获得的收益要比干巴巴地听故事好得多。

为宝宝提供探究的材料

孩子的探究对象无所不在,有探索习惯的孩子对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喜欢把玩,包括一些花草树木、虫虫鸟鸟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既然有现成的高科技玩具,就应该让孩子玩,这样孩子的起点更高。高科技的电动玩具确实比较安全,富有童趣,但是它除了比较昂贵外,孩子的操作和参与空间比较少,所以很多高科技玩具不能长时间吸引孩子,很快就被孩子玩腻了而被家长束之高阁。可见,家长不要为孩子提供太多的现成玩具,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需要动手动脑的玩具或材料,例如七巧板、积木、拆装和插拼玩具、橡皮泥等玩具和材料,还有水、沙、泥、土、石子、树枝、树叶等自然物,以及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这些玩具和材料没有固定的玩法,孩子需要探索研究才能玩出花样来,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由探索精神。

做宝宝探究活动的配角

探究活动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孩

子具有不断追问的思维连贯性和克服困难、动手尝试的意志,有的孩子常常坚持不下去而中途放弃。孩子这时候不但需要家长的鼓励,还需要家长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把探究活动进行到底。例如孩子想用积木搭一座高楼,搭到一定高度以后,没有足够的合适木块充当“栋梁”了,拆了重新搭建,孩子又不乐意,于是有的孩子就放弃了,留下一座没有完工的“烂尾楼”。这时候家长就可以过来鼓励孩子:“工程没有完工就不干了,多浪费呀,我们想想办法吧。”接着家长启发孩子在家里找一找有没有木块的替代品,怎样保持高楼的平衡,还可以做什么“装饰”或者“装修”,支持孩子完成一个小建筑师的作品。

妈妈避免女性思维偏好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男性擅长理性思维,女性擅长形象思维,大多数孩子被妈妈教养的时间比较多,孩子的探索行为主要发生在动植物、风、光、水、沙土等自然现象领域,而大多数妈妈对社会现象感兴趣,不太喜欢探究自然现象。当孩子对一些自然科学现象感兴趣并求助妈妈的时候,有的妈妈却对此不以为然,有的妈妈甚至会对小虫子等动物和黑暗现象表现得过分紧张,这对孩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暗示性。这样就不能给孩子提供及时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以至孩子坐失发展的机会,所以,妈妈要克服自己的不足,与孩子一起欣赏与研究瓶瓶罐罐和飞禽走兽,和他一起爱科学、“玩”科学、学科学,发展孩子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养成文明探究行为习惯

探究虽然是孩子最有价值的学习方式,但是它也不能特立独行地不管他人的利益或公共环境的维护。有一个男孩子的思维平时特别活跃,但他经常把自己的探索发现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把口香糖粘在女孩子的头发上,当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说:“我是想研究口香糖粘不粘头发。”却不接受这给同伴带来不便的事实。他的不文明探究行为平时得到了妈妈的无原则保护,一次他把沙包扔到别的小朋友身上,人家哭了,妈妈解释说:“他在研究抛物线,不是故意砸你,别哭了。”在公共环境也有类似情况,一个单位在外面摆好了新颖的展板,一个孩子对此很好奇,他就拿起手中的笔在上面画,家长在旁边视而不见。其实,不仅是孩子的探究行为,即使是成人的科学研究行为,也都要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以不侵犯他人和公共环境的利益为前提,这才符合科学探索是为人类谋福祉的崇高愿望,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文明探索的好习惯。

上一篇:8妙法轻松告别腹胀 下一篇:8大因素会夺走你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