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苹果引领农民走上致富路

时间:2022-09-03 08:35:47

小苹果引领农民走上致富路

中秋时节,丹桂飘香,在沭阳县华冲镇东园村的苹果园内,果农正忙碌着搬运苹果。我种了2.5亩地红富士苹果,按一亩平均产量11000斤,每斤5元,一年下来能赚10多万元。果农王伟一边采摘苹果,一边兴奋的计算着今年的收益。

沭阳县华冲镇东园村以前是有名的贫困村,如今已经成名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该村种植的“红富士”苹果以色泽鲜艳、香甜可口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吸引周边地区的连去港、淮安、山东等地的客户慕名前来购买。

华冲镇东园村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合“红富士”苹果树生长的特点,所产出的苹果以甜、脆、口感好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苹果成为当地主导产业,十年前就曾获得江苏省优质苹果奖。近年来,沭阳农商特别注重扶持当地特色,针对苹果产业初期投资较大,果农起步阶段往往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钱。针对这一特点,沭阳农商行通过发放扶贫贷款,支持特色农业发展。该行围绕上级“让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不在贷款难”的工作要求,明确了农商行新一轮农村信贷工作目标和重点,切实化解农民“贷款难”和农商行“难贷款”的两难问题,立足支农、支小、支微,在沭阳农商行的帮助下,很多农户通过小额扶贫贷款致富,并带动一大批周围农户,形成一带一、一帮一的良好氛围。目前,华冲镇东园村220户苹果户在农商行的贷款支持下走上了致富路。

“2010年,我在农商行扶贫贷款的支持下,种植了30棵苹果树,今年发展到80多棵,先期种植的苹果今年开始挂果了,第一年产量不高,以每棵600元计算,今年年底预计收入达20000元,我家以前是村里的困难户,不过我相信不到两年,我就脱贫致富奔小康了。”果农刘长春信心十足地说。

为方便农户贷款,沭阳农商行通过“阳光信贷”对有劳动能力、信誉较好、且有致富项目的贫困农户,直接建档授信。同时在推进和完善支农措施上下功夫,创新信贷支农方式,开展小额贫扶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大学生创业贷款、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等品种进行深入推广。

“我们村里几乎家家都有苹果树,尽管种植苹果周期长,一般都要有5年的生长期,但苹果效益高,一棵苹果树收入1500块钱,除去农药、肥料成本200元左右,纯利润达1300元。我家去年100棵苹果树,纯利润达12.5万元。我们这里的土质好,适合种植苹果,而且我们上的都是有机肥,苹果好吃又好卖。”东园村村长孙玉超兴奋地说。

今年以来,为扩大扶贫小额贷款投放数量,沭阳农商行对全县38个乡镇和451个村,人均年收入4000 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采取以财政担保金为主的扶贫小额贷款投放机制,实行集中授信、服务上门、设立专柜、专人发放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扩大扶贫小额贷款投放规模。今年1—8月份,全县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8亿元,受益贫困农户51093万户,连续多年遥居全省第一。调查显示,90%以上的贫困户已把资金用于种养项目,如购买化肥、地膜、良种,种植蔬菜,发展食用菌,栽培花木、饲养猪、牛、羊以及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脱贫项目,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沭阳农商行董事长许尔波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强信贷的“造血”功能,才能让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如鱼得水”。

如今,在沭阳农商行的大力支持下,华冲镇东园村的苹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到2012年底,全村苹果面积达620亩(挂果面积480亩),苹果总产量1600万斤,收入800万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10000元。苹果产业已成为华冲镇东园村的支柱产业,引领农民走上致富路。

(作者单位:沭阳农商行)

上一篇:五台县农民靠“信贷”鼓了“钱袋” 下一篇:中国金融业的未来:监管者需把握好金融创新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