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情入境:体会文章意境之美

时间:2022-09-03 05:33:39

入情入境:体会文章意境之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事、物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深刻地挖掘出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感受出作品中的真、善、美,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并从中得到教育。《林海》是一篇能表现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的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这一课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文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文章的内容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自主审美的能力。

创设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但如果教师不能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只作为旁观者,作一般的叙述,学生是不能很好地受到美的感染。如何发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这是教学艺术的更高层次。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由此,语文教师就可以精心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这对于实现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具有重要的作用。

呼唤美的情感 “学生通过理解,经历了作者的情感历程后,便产生了表达情感的欲望,而朗读无疑是最好的表达方法。”――这是最基本的阅读实践。特别是对《林海》这样经典、优质的言语材料,“读”本身就应当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目标、一项任务。本文满蘸着作者欣喜与热爱之情,描画了大兴安岭浩瀚山林的景色。文字优美,情感浓烈,犹如一幅迷人的写意画,从多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中笔者从课题“林海”着眼,从寻找林与海的相似之处入手,抓住文中具体描写“林”的内容,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领略到“林”的浩大、壮美,明白此段运用了形象的比喻,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大兴安岭的林海。如此优美的描写,笔者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后,放手让学生熟读成诵,从中体会到作者对林海的喜爱之情,进而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通过感情朗读,就充分利用了课文的情感因素,沟通了作者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共鸣,受到启迪并释放了自己的情感。

创设美的情境 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最能通过光、色、形、声的丰富变化与组合,唤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在思想上的同步,对于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有着无比的优越性。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能够把学生带入一个美的学习情景中,推动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并加深文章意境美的领会,让课堂气氛轻松,学生身心愉快,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析词品句,引导学生理解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是隐性的,是包含在语言文字叙述之中的,是美的内容与美的语言的辨证统一。因此,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基础上,即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内涵,语言的和谐、回环及多样统一,从而在充满情趣和兴致的学习中,体验课文语言文字之美,领悟课文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合一的意境美。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这样学生想要表现自己的欲望就会变得强烈,也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起来。笔者从中体会到: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相当困难的。学生能以盎然的兴趣主动的学习,要完成学习任务也自然是垂手可得的了。

重视实践,引导学生创造美

学生的美育主要是形式美的教育,但美育除了进行形式美的教育,还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途径。《林海》一课具有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通过自己的精心设计,用形象化的语言去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唤起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审美需要,调动积极性的联想与丰富的想象。

学习完课文后,笔者对学生说:“通过老舍先生的介绍,你认为大兴安岭林海是什么样子?请你把它画出来,作为今天的作业。”学生们听到之后反应很强烈,他们全部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有的迫不及待地准备材料着手绘画,有的拿起课本朗朗而读,再从课文中找要画的素材,有的三五成群互谈体会,商量怎样描绘……看着一张张兴奋的笑脸,望着一双双充满自豪的眼睛,我知道:他们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美,并通过画再现了美。

孩子们用生花的妙笔,把他们的理解描绘成美丽的图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画中他们打开了想象的闸门,进行了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更深刻、更优美的意境,这不也是一种创新吗?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语文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有丰富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彩。在教材中,教师可以随处可见一些写得相当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形象上,甚至在Y构上都充分表现着美,如能在语文课上由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去细细体味,那么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美的感染力,创造力)会有大大的提高,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t县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新校长如何在“新”上求突破 下一篇:教育是着眼未来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