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土木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时间:2022-09-03 03:33:54

综述土木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土木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其内容主要包括工艺流程及施工操作要点,论证了质量,安全,效益对工程的重要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深基坑;桩锚支护

1工艺特点

(1)程序清晰易懂,操作者和管理者容易掌握。

(2)结构可靠度高,抗震性能好,变形易控制。

(3)与后续工序的相互影响较小,施工进度快,节约施工场地。

2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除大开挖外的无承压水、深度>10m的各种土质的支护工程。

3工艺原理

采用人工成孔的方法施工支护桩,根据土质情况确定桩距,随后施工桩顶圈梁,待支护桩达到设计强度后,分层开挖土方,当基坑达到预定深度后,施工预应力锚索、腰梁。这样形成以挖孔桩、桩顶圈梁、预应力锚索为主要支档受力构件,预应力锚索为变形控制构件的复合支护体系。

4工艺流程

基坑放线人工成孔孔桩钢筋笼制作钢筋笼、成孔验收钢筋笼吊装、砼灌注桩顶圈梁施工桩芯砼达到强度的75%土方分层开挖锚索基本试验锚索制作、锚杆成孔腰梁施工锚索张拉验收试验。

5操作要点

5.1施工准备

(1)使施工现场达“三通一平”。四周设置排水沟、集水井和降水深井及回灌观测井。

(2)按施工图准确放线,放出轴线、基坑边线、桩位中心线、桩径、并认真进行技术复核,经有关部门办理签证手续,做好引测桩。

(3)备好钢筋、水泥、砂石、速凝剂等有关原材料及半成品,施工机具及配套设备按机会就位。

(4)确定砂浆、砼设计配合比,做好原材料及焊接试验,验证 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2支护桩

(1)支护桩采用人工挖孔桩的形式。

(2)施工挖孔桩时在锚杆位置预埋一节PVC管用来穿锚索。在孔口预埋一块钢垫板作为张拉台座及腰梁的连接件。

(3)挖孔桩土方外运:在市区施工只能夜间外运,如场地有限,可在孔桩内侧挖一条2m宽的沟作为周转土方用。

(4)基坑边停挖掘机处可考虑采用密排桩。

5.3桩顶圈梁

桩顶圈梁是一条b>2h的扁梁。支护桩应锚固在桩顶圈梁中。此外必须预埋连接角撑的铁杆,在圈梁顶设置观测基坑变形的观测点。

5.4土方开挖

支护桩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基坑土方施工从一边向另一边分层开挖,从开挖开始每天都要进行基坑变形观测,一旦发现变形开始加速就采取紧急加固措施。

5.5锚索施工

当土方挖到锚索标高以下0.5m时,施工预应力锚索。

(1)基本试验。因不同土质情况有不同设计参数必须先做基本试验,以确定或修正设计参数。基本试验一般采用破坏试验。

(2)钻孔及清孔。根据设计孔位、孔径、长度与倾斜度钻孔,采用湿作业法,使用地质钻机合金钻头,钻孔直径Φ 150mm,泥浆护壁,成孔后后用清水冲洗。

(3)锚杆的加工及入孔。插入钻孔的锚索要除锈,孔外部分需作防锈层、做法是涂热沥青并用两层沥青麻布包扎,自由端应套塑料管,沿锚索全长间隔1.5m设一对定位支架。

(4)灌注水泥砂浆。按施工配合比将砂、水泥、水在搅拌机中拌合均匀,经过2.5mm×2.5mm的滤网倒入储浆桶,桶内水泥砂浆在使用前仍需快速搅拌,以防砂浆离析。压浆使用JHB-1.2柱塞式砂浆泵,采用重力灌浆与压力灌浆相结合的办法灌浆。做法是:将内径50mm胶管与锚杆同时送入距锚孔底100mm处,用压浆泵(灌浆压力为0.3MPa左右)将水泥砂浆压入锚杆孔内,随浆液的灌入,把灌浆管从孔底朝孔口缓慢匀速拔出,但要保持管口始终埋入砂浆1.5~2.0m,当砂浆灌至孔口时,立即减压为零,以免在孔口形成喷浆。灌浆管拔出孔口后立即用制作好的封口板塞紧孔口,灌浆结束。为避免孔内产生气垫,压浆泵仓内始终要有一定量的砂浆。每一个孔要制作一组砂浆试件。

(5)锚索张拉。当砂浆及腰梁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可对锚索进行张拉,张拉程序为:0.1qcon0.2qcon0.4qcon0.6qcon0.8qcon0.9qcon1.0qcon1.1qcon锁定。每次加载程序持续5min,最后一次持续10min。

(6)验收试验。当所有锚索施工完毕以后,抽取总数的5%且≥3根做验收试验。最大试验荷载取锚索向极限值N,以锚头的相对位移和拉断为破坏标准。如果达到N未破坏,可卸载至锚定值锁定,因此验收试验是非破坏试验。

(7)基坑变形监控:土方开挖后每天早晚各观测一次,待土体稳定后,每星期观测一次,一旦发现变形加剧,马上回填反压,并制定处理方案。

6 机械设备(见表1)

表1机械设备表

7劳动力组织

挖孔桩支护结构工序多,要求工序衔接紧凑,因此施工组织安排要合理,各道工序要协调动作。

8质量要求

支护桩及压顶梁应按《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进行验收。预应力锚索按《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进行验收。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凡不合格必须返工,使其达到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

9安全措施

本工艺除遵照《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及有关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现场设专职安全员,检查、监督和落实各项安全操作规章制度。

(2)搞好安全交底、划分安全责任区。

(3)加强安全宣传,做好各种安全警告牌和标记。

(4)各种机械和电器操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配备各种劳保用品。

(5)桩机、钻机的移动、固定和操作,其他机械的操作、电源电器的安全操作等都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

10效益分析

以我公司某商业广场高层商住楼深基坑开挖施工为例做效益分析。正式施工前作了三个方案:一是放明坡开挖方案。施工干扰大,技术和工艺落后,工期无保证,计划投资一千五百多万元;二是采用锚杆及土钉喷射砼复合支护方案。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抗震能力差,由于基坑内有坚石,需要爆破,基坑变形情况不易控制,且土方与支护交替施工,工期不易控制,这一计划投资约一千三百万元;三是用本工艺做支护方案,计划投资一千一百八十万元。

10.1工程实例

该广场为2层地下室,占地面积7700m2,其底板位于自然地坪下10m深处。基坑平面及按本工艺施工的支护范围见图1。

该基础位于覆盖沉积土的山脚,地下水位高,地下3~5m处为含水砂层,以上为回填层,以下为强风化层,其间夹有中风化及微风化层,砂层在水压及土压下,稳定性极差,在支护桩施工中曾出现流砂现象。

在该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曾试图用放坡明开挖和锚杆、土钉、喷射砼复合支护方案,经设计推算、放坡明挖,其边坡为1∶0.67,基坑上口达130m×110m,地界范围不允许,土方来回运输费用大,不经济,雨季施工困难。如采用锚杆、土钉、喷射砼复合支护方案,土方与支护两个工序相互影响工期长,基坑边有旧房,距离近,石方爆破的震动对基坑产生的变形大不安全。实际施工中,采用本方案,基坑变形控制得很好,工期也有保证。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示请以PDF格式查看。

上一篇:水泥砼路面板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下一篇:钻孔灌注桩及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