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变性异哮喘52例诊治体会

时间:2022-09-03 01:36:39

咳嗽变性异哮喘52例诊治体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14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142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主要是难治性咳嗽,夜间加重,持续时间长,患者多在院外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并使用抗生素治疗。2008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CVA患者52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主要是难治性咳嗽,夜间加重,持续时间长,患者多在院外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并使用抗生素治疗。2008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CVA患者52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咳嗽变异哮喘患者52例,均符合咳嗽变异哮喘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17~45岁,平均35岁,患者发病病因有明显季节性,冬春季加重,夜间早晚加重,常常因夜间剧烈咳嗽,不能睡眠,加重时可闻及高调的哮鸣音。

2008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咳嗽变异哮喘患者52例,均符合咳嗽变异哮喘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17~45岁,平均35岁,患者发病病因有明显季节性,冬春季加重,夜间早晚加重,常常因夜间剧烈咳嗽,不能睡眠,加重时可闻及高调的哮鸣音。

诊断标准[1]:①无明显诱因咳嗽≥2个月,夜间及清晨常发作,运动、遇冷空气等诱发加重;②查体无阳性体征,肺功能正常,胸片正常,五官科检查未见异常;③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即组胺或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阳性,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5%);④抗生素或止咳药物无效,使用支气管解痉剂及皮质激素有效。

诊断标准[1]:①无明显诱因咳嗽≥2个月,夜间及清晨常发作,运动、遇冷空气等诱发加重;②查体无阳性体征,肺功能正常,胸片正常,五官科检查未见异常;③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即组胺或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阳性,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5%);④抗生素或止咳药物无效,使用支气管解痉剂及皮质激素有效。

治疗方法: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悬液1mg+沙丁胺醇溶液1ml+异丙托溴铵溶液2.5ml,采用氧驱动雾化装置,氧流量4~6L/分,3次/日。每天同时给予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早晚各1喷,待病情稳定后停止雾化治疗,每天吸入舒利迭维持治疗。

治疗方法: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悬液1mg+沙丁胺醇溶液1ml+异丙托溴铵溶液2.5ml,采用氧驱动雾化装置,氧流量4~6L/分,3次/日。每天同时给予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早晚各1喷,待病情稳定后停止雾化治疗,每天吸入舒利迭维持治疗。

结 果

结 果

本组患者2天内起效15例,3天内得到控制23例,4~6天内控制12例,7~12天内得到控制2例。

本组患者2天内起效15例,3天内得到控制23例,4~6天内控制12例,7~12天内得到控制2例。

讨 论

讨 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指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是我国引发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这类患者咳嗽呈难治性,多为持续性干咳,常伴胸闷,往往夜间和清晨加重,运动后及吸入冷空气后咳嗽加重,但无呼吸困难及喘鸣,一般无痰,无发热,有过敏史或家庭过敏史。用一般的止咳化痰药和抗生素治疗数周无效。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而支气管舒张剂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本组试验采用布地奈德、支气管舒张剂、M胆碱受体拮抗剂进行雾化治疗,效果明显,并用舒利迭序贯治疗,患者咳嗽变异性哮喘控制率100%。临床上患者症状以夜间和清晨为主的反复咳嗽,缺乏明显肺部体征,应用抗生素和止咳药无效,且有家庭史、过敏史或吸烟史,并排除其他引起咳嗽的疾病,应考虑本病,并给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生活和学习状态,提高患者对治疗此病的信心。并在此强调哮喘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及激素时,是一个可防可控疾病[2]。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指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是我国引发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这类患者咳嗽呈难治性,多为持续性干咳,常伴胸闷,往往夜间和清晨加重,运动后及吸入冷空气后咳嗽加重,但无呼吸困难及喘鸣,一般无痰,无发热,有过敏史或家庭过敏史。用一般的止咳化痰药和抗生素治疗数周无效。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而支气管舒张剂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本组试验采用布地奈德、支气管舒张剂、M胆碱受体拮抗剂进行雾化治疗,效果明显,并用舒利迭序贯治疗,患者咳嗽变异性哮喘控制率100%。临床上患者症状以夜间和清晨为主的反复咳嗽,缺乏明显肺部体征,应用抗生素和止咳药无效,且有家庭史、过敏史或吸烟史,并排除其他引起咳嗽的疾病,应考虑本病,并给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生活和学习状态,提高患者对治疗此病的信心。并在此强调哮喘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及激素时,是一个可防可控疾病[2]。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钟南山,徐军.哮喘病发病机制及诊断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5,18(3):138.

1 钟南山,徐军.哮喘病发病机制及诊断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5,18(3):138.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9.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9.

存入我的阅览室

上一篇:口服氯化钾缓释片对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 下一篇:手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12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