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琪罗的力量

时间:2022-09-03 12:04:15

在这之前,艺术经历了黑暗时代(中世纪)的孤寂尚未成熟;在这之后,艺术是建立在巨人肩上的嬉戏没能再有激动人心的时刻;在这之前,开路者披荆斩棘,在模糊里我们看见了艺术的雏形;在这之后却是一群一味崇拜却不知所云的复兴者……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这是建立在自由之上的以人为中心的时代。“文艺复兴”的原意是“在古代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其变化的思想基础就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就是在这个要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的因素最先在意大利萌芽,市民阶层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所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首先发生在意大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罗马作为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代作品的不断新发现和发崛,激励着人们对古典艺术研究的热情,而以典雅、宁静、优美的理想化的人体雕塑著称的传统文化,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米开朗琪罗就是从中受益最多的艺术家之一。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诞生了为众人所熟知的文艺复兴艺术三杰,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中,我最钟爱于为雕塑而生的米开朗琪罗。人们都说艺术家是孤寂的,艺术家有着自己的不同他人的生活方式,艺术家总是自我的活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纠葛中,艺术家不屑于同芸芸众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却又有着那样强烈的被得到认可的心态。在我看来,米开朗基罗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人,兴许这才是最为真实的,最为真实的人,最为真实的人生。不遮盖自己的嫉妒厌恶,不掩饰自己的欲望和自我炫耀的心理。理想、现实、悲剧式的激情,或许你还不了解什么是浪漫主义,可是在我看来,这就是,用一生抒写对一件事情的执着,无论贫富和康健。这区别于游戏艺术的心态,不是娱乐,而是无论任何困境压力,坚持不变的做一件和精神谈话的事情,直至完美无缺。

米开朗琪罗,1475年3月6日出生于佛罗伦萨,酷爱艺术的他被当时意大利最富有的家族美第奇家族中的洛伦佐美第奇所发现,对他爱护有加。这个14岁的少年出入洛伦佐的宫殿,学习、观摩大量的艺术品,并与当时最有名望的人文主义学者、诗人交往相处,这对一个少年的技法、视野及价值观的影响不言而喻。活到89岁的他,度过了70余年的艺术生涯,经历人生坎坷和世态炎凉使他一生所留下的作品都具有戏剧般的效果。而他把这种痛苦转换成了一种力量,一种巨大的反抗的力量被诉诸在他的作品之中。

让我们先从他的作品题材上看,自然界之物似乎完全被他驱出艺术国土之外,从《大卫》到《摩西》,从《创世纪》到 《末日审判》无不是以人为主题,只有人的主题才能传达出最完美的结构,也只有人的主题才能表现出最完美的力量的迸发。

力量作为评价一件艺术品完美于否的要素之一,贯穿了古典艺术作品的方方面面,早至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理想和完美的人体、肌肉、骨骼,是每个艺术家所追求的。而米开朗琪罗将这种力量赋予了更多层含义。是在矛盾和痛苦挣扎中的爆发,是对完美不懈的追求。

《大卫》就是最好的例证。以《大卫》为题材的作品并非只有米开朗琪罗所著。但米开朗琪罗所作的却是独一无二的完美之作。他不同于贝尔尼尼的大卫神情紧张,也不同于多纳太罗表现喜悦的大卫。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人体肌肉动态所带给观者的单纯力量的满足,而是将力量作为载体,在这之上承载着一个爱国者对战斗胜力的决心和信心。人物内心世界的刚毅、自信和雕塑所表现出来的人体固有的力量完美结合。不失古典艺术的肃穆典雅之美,又表现出比古典作品更强的力量。作为米开朗琪罗的早期作品,可以看到一个还沿未完全被基督教的悲观主义所渗透的年青艺术家对家乡的热爱。

当力量达到极限,当对于男女的描摹建立在肌肉和骨头之间时,当雕塑已然不是石膏而是流淌着血液的躯体时,当作品满足了自我的期望值而觉得无人能超于时,当一切阻碍、困扰、危险都被幻化为前进的动力时,艺术家所享受的便不光光是艺术所带来的金钱财富荣誉,更多的同是自己的灵魂进行的殊死搏斗。

再看其中年时期的作品《摩西》,他表现了盛怒的摩西对震怒的控制和冷静的判断权衡。这是一种更比《大卫》的的性格的力量,一种正义凛然的英雄的力量。《创世纪》的气势磅礴,《末日审判》中罕见的恐怖的令人战栗的力量……

谈及米开朗琪罗的力量,不得不谈及当时社会所新兴的人文主义和米开朗琪罗所信仰的基督精神共同对其作品的刺激,对其人生巨大的痛苦的折磨。罗丹说:“找寻米氏艺术的精神意义—我们确定他的雕像是表现人类苦痛的反省,不安的毅力,绝望的行动的意志,为了能实现的理想所因而受的苦难”。活在以人为中心,追求理想精神崇尚自由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又是一个虔诚胡基督徒,接受着基督悲观主义的洗礼。或许正因为如此,在人文主义和基督教义的碰撞之下,米开朗琪罗留下了永恒,永恒的经典的艺术品,超越了时空的艺术品。依旧为后人所叹服不已。

上一篇:加强学生课外阅读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下一篇: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提问技巧